艾滋病、乙肝和丙肝通过血液

性接触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

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传播

您是否真的了解呢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我们这就一起去

深入了解它们吧

今天咱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讲起:

切断共同传播途径 预防三种传染病

1

艾滋病、乙肝和丙肝的危害

——艾滋病的危害

有些人“谈艾色变”,它可怕在哪呢?

完善的免疫力在人体和生活环境中各种各样微生物之间筑起一道坚固的防线,而“艾滋病”则像一枚火箭,精准地瞄准人体免疫力,一击即中,免疫力被病毒摧毁,各种微生物乘虚而入,这就是艾滋病毒对健康的危害,使人体失去了对环境中微生物的抵御能力,使人体健康岌岌可危。

——乙肝和丙肝的危害

这两种传染病主要损害人体的重要器官—肝脏。肝脏位于右季肋部,它柔软、富含血液,被肋骨包绕着。

肝脏很内向,虽然你感受不到它在工作,但它却是人体最热闹、最复杂的“化工厂”。它的功能复杂、繁多,能够合成人体所需蛋白质、糖原等,分解吃进去的脂肪,排出氨等毒素。

而乙肝、丙肝病毒却可以导致肝脏停工:人体所需的蛋白质不能被合成,造成肝腹水;脂肪不能消化,造成腹胀;氨毒素不能排除,造成肝性脑病。

人体一旦感染了乙肝、丙肝病毒,病毒会长期生活在肝脏中,破坏肝细胞,导致肝脏炎症、肝硬化、肝癌,最终导致肝脏功能丧失。

2

艾滋病、乙肝和丙肝的传播途径

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通过一定的方式进入新感染者的过程;传染病主要的传播途径有: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传播、虫媒传播、血液传播、性途径传播、母婴垂直传播等。

(1)艾滋病、乙肝和丙肝的第一传播途径是血液传播。

血液传播是指:输血或血制品,以及含有病毒的血液经破损的皮肤、粘膜,也就是“伤口”,进行传播。

生活中,注射、打针、手术、牙科、纹身、纹眼线、纹眉等会产生伤口、出血的操作都有可能传播艾滋、乙肝和丙肝病毒。所以说,千万不要去没有卫生许可证和医疗资质的诊所,做那些会产生伤口、出血的操作。

(2)第二个传播途径是“性途径”。

这里的性途径特指无防护的异性性行为和同性性行为,同性性行为包括男性和男性之间、女性和女性之间的性行为。

这里的“无防护”指的是没有使用“安全套”等防护措施。有些“一夜情”就属于这样的高危行为,两个人在互相不了解身体健康状况的情况下发生性行为。假如对方是艾滋病或乙肝、丙肝的携带者或患者,他的唾液、精液等体液是含有病毒的,通过粘膜等的密切接触以及体液交换就极有可能感染病毒。

(3)第三个传播途径是“母婴垂直传播途径”。

这是指患有艾滋病、乙肝或丙肝的母亲,极有可能在怀孕时发生宫内感染,生产时发生产道感染,以及在哺乳的过程中,使婴儿感染上与母亲相同的疾病。

这就是为什么,艾滋病、乙肝或丙肝常会出现一家人多人患病的情况,很多人因此误认为艾滋病、乙肝、丙肝是遗传病。事实上,这种现象应该叫“家族内的传染”。

3

艾滋病、乙肝和丙肝不会传播的途径

1、艾滋病、乙肝和丙肝病毒不通过空气、水或食物传播,所以 咳嗽、吃饭、触摸不会传播。

2、含病毒的血液或体液接触完整的皮肤是不会传播的,所以公共设施和一般社交礼仪不会传播艾滋病、乙肝和丙肝。

3、艾滋病、乙肝和丙肝病毒不会通过“虫媒传播”传播。

只有足够多的病毒一次性进入人体,才会造成艾滋病、乙肝或丙肝病毒的感染,而艾滋病、乙丙肝病毒在这些昆虫体内不能生存和繁殖,加上一只蚊虫能携带的病毒量极少,所以,蚊虫叮咬是不会传播艾滋病、乙肝和丙肝的。

4

正确预防艾滋病、乙肝和丙肝

现在我们已经明确了艾滋病、乙肝和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只要能切断这些传播途径,就能有效预防疾病。

这三种传染病传播途径中“血液”、“伤口”是常用的关键词,因此,针对血液传播的预防方法有:

1、不在非医疗场所做会产生伤口、出血的操作(纹眉、纹身、打耳洞等);

2、会产生伤口、出血的操作应使用一次性用品;

3、到正规医疗机构就医;

4、正确使用安全套;这是与艾滋病、乙丙肝病毒传播途径中还有无防护的性行为对应的预防方法;

5、母婴阻断技术的应用:怀孕后应及早到传染病专科医院诊治;进行个性化的母婴阻断治疗;阻断成功率可达90%以上。

6、通过疫苗接种来防控疾病。但目前,艾滋病和丙肝没有疫苗,只有乙肝可以通过接种乙肝疫苗来保护新生儿和高危人群,成效显著!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

可侵及许多脏器

以肺部结核感染最为常见

若能及时诊断

并予合理治疗

大多可获临床痊愈

早诊早治 远离结核危害

1

肺结核的传播

肺结核容易流行主要是因为它的传播方式为:飞沫传播。

肺结核是一种呼吸道传播疾病。肺结核病人在咳嗽、打喷嚏和大声说话的时候会喷出带有结核菌的飞沫,这些飞沫可直接进入人体引起结核菌感染。

而且而且!结核菌的生存能力特别强,能在室温和阴暗的环境下存活6-8个月,粘附在尘埃中,传染给他人。

2

感染后易发病人群

您可能已经知道,感染了结核菌的人不一定会发病。

据研究表明:个体在感染结核菌后发生结核病的可能性约为10%!感染的结核菌毒力强、数量多并且身体抵抗力差的时候容易发生肺结核。

可老年人,儿童,营养不良者、重体力劳动的人、糖尿病人等,他们本身的抵抗力就不高,如果和肺结核病人密切接触,就容易发展成结核病。

3

主要症状

咳嗽、咳痰大于两周或者痰中带血是肺结核的主要症状,当出现这些症状时,就要引起警惕,怀疑是否得了肺结核。

疑似肺结核或者确诊肺结核患者需要及时到本地区的结核病防治所或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进行检查和治疗。

4

国家惠民政策

到结核病防治所或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就诊的患者,第一次看病时的胸片检查、痰结核菌检查是免费的;确诊活动性肺结核后的抗结核药物治疗和整个过程中的胸片检查、痰结核菌检查及肝肾功能检查也是免费的。

5

预防要点

1、婴儿及时接种卡介苗

卡介苗是预防结核病的一种疫苗,刚出生的婴儿接种的第一针疫苗就是卡介苗。这可以有效地减少儿童结核病,特别是结核性脑膜炎、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的发生。

2、患者家属及时检查

作为患者的家属也一定要提高警惕,及时做胸部的X线检查,因为家属接触患者的机会多,受感染发病的概率高。即使检查结果正常,也要时刻保持警惕一旦出现咳嗽、咳痰,痰中带血等可疑症状,要及时就医。

3、高危人群预防性抗结核治疗

预防性抗结核治疗也是预防结核病的重要措施之一。对已感染结核菌但没有发生结核病,且近期发病风险较大的人(如受结核菌感染的儿童、青少年、艾滋病及糖尿病患者等),需进行预防性抗结核药物治疗,可以减少菌量,防止或减少已感染结核菌者发生结核病的机会。 研究表明,预防性抗结核治疗的保护率可以达到75%。

4、勤开窗多通风,随地吐痰是陋习

经常开窗通风不但可以使室内空气清新,还可以清除掉含有结核菌的飞沫微粒;有传染性结核病的患者痰中含有大量的结核菌,因此,结核患者要改掉随地吐痰的陋习,这也是防止肺结核传播的一种手段。有痰的时候可以吐到纸巾中,然后丢入垃圾箱。

5、结核病人更应该远离烟草

首先吸烟会导致肺部抵抗力下降,降低对结核菌的防御能力,跟不吸烟的人相比更易于感染结核病。吸烟的人常伴有咳嗽、咳痰很容易掩盖肺结核的症状,而患者吸烟会影响肺结核病的治疗效果。有戒烟意愿请咨询公共卫生热线12320。

得了肺结核

如果不及时治疗

不仅会危害人体健康

而且影响生活、工作

甚至危及生命

下面咱就一起看看

如何规范治疗肺结核

规范治疗肺结核 科学防护保健康

1

在哪里治疗?

首先了解一下肺结核应该在哪里治疗吧!

肺结核患者应在所在地结核病定点医院或结核病防治所接受规范检查和治疗。在结核病定点医院可享受医疗保险的报销政策。在结核病防治所可享受政府的免费政策。

国家主要免费政策包括以下内容:

1、为所有结核病防治所门诊的初诊患者免费提供X线胸片检查。

2、如果胸片异常,或有咳嗽、咳痰超过2周,有咯血的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免费提供痰涂片及痰培养检查。

3、为登记的肺结核患者在治疗期间免费提供X线胸片、痰涂片、痰培养及肝肾功能检查并免费提供标准方案中的抗结核药物。

2

规律治疗

得了肺结核并不可怕,只要按医生的要求服药,坚持治疗至少6~8个月,大部分患者可以治愈。

在治疗期间,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下降、皮肤瘙痒等情况,一旦出现不适症状,需立即到医院就诊,在结核病专科医生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

不规律治疗?有危害!

治疗时间长,需要18~24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治疗费用高,是一般肺结核的十倍以上!治愈率低,甚至导致死亡!耐药肺结核如果传染给其他人,被感染者一旦发病也是耐药肺结核!

肺结核的科学防护方法:肺结核病人使劲咳嗽、咳痰、打喷嚏,或者大声说话的时候,会把带有结核菌的飞沫播散到空气中,这些飞沫被周围人群吸入,会造成感染。

那么,肺结核患者如何避免传染他人呢?

3

应该如何避免被传染呢?

1、接种疫苗

这是一个预防疾病的很有利的武器,我们国家的政策是在新生儿时免费接种卡介苗,这可以有效预防儿童重症结核病的发生,但仍不能完全避免被传染。

2、开窗通风

房间要经常开窗通风,尤其是人员密集的场所,比如教室、集体宿舍等。

3、佩戴医用防护口罩

当要进入较高危险场所时,比如医院、结核科门诊,建议佩戴医用防护口罩。

4、提高机体免疫力

不是每个人都一定发病的哦!被感染者一生发生结核病的机率为10%。

发病与否与机体的免疫力密切相关,当我们的免疫力足够强大,就不会发病。所以,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做到饮食均衡,劳逸结合,保证足够的睡眠,保持愉悦的心情,增强自身免疫力。

一旦患有影响免疫力的疾病,一定要定期筛查结核病。

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啦

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大家多多关注哦

来源: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及释义66条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