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句话本身没有错,可是我更愿意这么理解:在该吃苦的时候有能力吃苦,有勇气选择吃苦!或者有句话这么讲:别在最应该奋斗的年纪选择安逸!应该吃苦没错,但要在应该吃苦的年纪吃苦,应该奋斗的年纪吃苦!

现在孩子的压力普遍都比较大,各种补习班兴趣班应接不暇,整的孩子身累心也累!搞著搞著,孩子好像都成为了学习的机器!

我觉得我们的教育是不应该这样的,人的一生最重要的是快乐,悲哀的是,这些学习的机器从一开始就失去了快乐的权力!

社会需要的不仅仅是学习型人才,更多的是综合型人才!我觉得孩子会玩也是一种优势,会玩并且从玩中收获快乐和成就,这是一件多美好的事呀!我的一个发小小时候很皮,喜欢拆各种电子产品和交通工具的零部件,几乎家里所有东西都被他拆过,后来他在物理机械方面做得越来越好,还有了自己的工作室,他经常笑称:这是自己玩出来的人生!

当然,玩的对象也很重要,比如游戏,这种东西最好不要让孩子沉迷进去,不然会玩过火!

在鼓励孩子玩的过程中,家长要耐心地加以指导,加强与孩子的互动,多沟通多交流,教育孩子在该玩的时候玩,该学的时候学!


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句话很有道理。人这一生,只有在不断的经历、磨砺、摸索、实干、一次次的失败打击中成长。换句话说,好多成功的人士都是被逼出来的。只有遭受了常人不能受的罪,常人吃不了的苦,才能活出个人样子,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成功的。

由于现在社会的种种因素,呼吁学校给学生减负,的确学校现在也顺应了民意,适当的给孩子减轻作业负担。当出现了这项政策,就出现了两种人群:一种是顺应了现在的说法,让孩子使劲的玩,还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另一种人群是:比较有远见,看著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为了让孩子将来以后在社会上占有一席之地,为了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玩命的给孩子增加家庭式的作业。

不管是什么样的人群,不能评判对于错,因为他们的心态不同,生活方式不同,所想要的结果也不同。所以根本没必要去批判谁对谁错。

如果想要孩子出人头地,成为高素质的人才,那种让孩子使劲玩的思想一般很难实现。现在不努力读书,以后换来的将是低等的廉价的劳动力。除非从小培养孩子的一技之长,也许还有希望。毕竟技能太单一,社会变化速度太快还是让孩子多读书吧。只有海量的读书,慢慢的提升内涵,人要跟上时代的进步,才不被社会淘汰,只有顺应了社会的发展,才能赢得一个好的人生。


你好,作为一个一年级家长,我觉得是现在大家对学校教育理解的偏差。

苦与不苦,在于孩子她是否喜欢,喜欢就不觉得苦,不喜欢的那就是苦。

6岁多的孩子,她的理解能力,专注力还处于一个初级阶段,大多数孩子对时间没有概念的,同年龄的男孩比女孩的认知要晚成熟。部分孩子存在幼儿园没学过幼小衔接的内容,学习起来吃力,达不到老师要求(可能是课堂纪律,书面作业,拼读,朗诵,背诵的问题),老师会第一时间转告家长,家长就会觉得自己孩子学习有问题,加强孩子的学习负担,我就知道一同学家长因为老师常点名自己的孩子,还带自己孩子去测试智力!?家长都怀疑自己孩子智商了,你说孩子他怎么想呢?男孩子课堂坐不住,回家就练静坐,每天晚上作业做完后大人陪著他坐,手指都不能动一下。。。多数家长没有理解老师的意思,学校发现问题,马上跟联系说明,是让家长找到根源解决问题,而不是以家长的权威去镇压孩子,课堂不专注的孩子多半没有时间概念,专注力可以训练,时间概念可以给孩子说明,找到正确的方式引导孩子融入小学生活。

对于教委的减负,一二年级没有家庭作业,我觉得是有必要的,现在教育方式不一样了,应试教育,高分教育出来的孩子不一定很好的适应社会,比如最近的发生研究生工作不适应社会而自杀的事,成绩好,心灵脆弱。。。6.7岁的孩子大多只知道玩,玩也是需要大人引导著玩的(一起运动,一起做食物,一起做家务等等),比如我家小孩喜欢运动,那么我现在就是陪她各种运动的(跳绳,拍球,跳远,广播体操,跑步,羽毛球)有互动的完成,给她说我知道的各种注意事项,其实我是一个懒人不爱运动,因为我的陪伴她也更喜欢运动,促使我跟著锻炼了。有空也去专业运动场体验,看看孩子的不足,自己在家练习(比如前空翻就在家里床上学会了,现在可以翻回来了)。运动也是培养孩子专注力,毅力的重要方式。在运动游戏过程中,小孩既锻炼了身体,又增加了亲子关系。在这个过程中也无形的增加了孩子的自信心。

现在我考虑的不是小孩成绩如何,更多的是快乐学习,综合能力的提升。当然也有报两个培训班,这也是我针对孩子需求来报的(口才班孩子腼腆,不爱说话,拉丁,形体),一周一节课,都在周六完成,没有要求多专业,只是一种个人培养,费用支出也不大。对于小孩喜欢画画的情况,我没有报班,因为大多培训机构都是照著画,费用也不低。现在她喜欢画什么就画什么,画得好不好不是那么重要,她画得开心就好。如果小学毕业后,她还这么喜欢画画,那时再花钱进行专业学习,那时她的理解能力各方面才能学好各种技巧。现在很多培训机构夸大了从娃娃抓起。不仅交了钱,孩子也没学到实际有用的东西。

我家小孩写字不行,上小学了,也花了大力气陪著练习拿笔姿势,坐姿,陪著就写得好,不陪也是应付做完交差。对这也是著急上火了一段时间,整得大人小孩都疲惫。现在对她的要求就简单多了,先把衡和竖写直就好,这是我的底线。每天练一篇字帖上的笔画就好,循序渐进的过程,切不可操之过急。


谢谢邀请。很多家长为了培养孩子成才,可谓费煞苦心,学校作业布置得少,甚至没有家庭作业,就担心孩子不能成才,更有一些家长,为了让孩子成才,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培训班,美其名曰「先苦后甜」。其实孩子成才与否,与家庭作业的多少没有任何关系。

我曾经看过的一个电影《新大头儿子与小头爸爸2:一日成才》,里面的故事情节就是一个很典型的案例。大头儿子非常聪明,但是也很爱玩,并因此耽误了学业。围裙妈妈跟其他家长一样,非常著急,带著大头儿子疲于奔命在各种培训班之间,绘画、体操、奥数、书法、音乐、舞蹈、跆拳道、围棋,就像是赶场子。后来,还加入了王博士的一日成才计划。

大头儿子被改造的智商爆表,变成了热爱发明的「小爱迪生」和受人瞩目的天才,诺贝尔奖全包,上知天文下晓地理,数理化全能,破解宇宙奥秘,造福全人类。然而,他给邻居制造了很多麻烦,还变得冷漠无情,自私自利,一门心思只想做研究。为了所谓的成材,他牺牲了最珍贵与最值得回忆的天真,牺牲了与家人、小伙伴们共度的欢乐时光,淡漠了亲情、友情,成为了没有感情、没有温度、没有生气的「成功之子」。

后来,小头爸爸注意到站在聚光灯下的大头儿子很久没有笑过,他很后悔为了让他的儿子成才而使其失去了自我,他跟大头儿子说:「儿子,爸爸妈妈错了,我们对不起你,我们把自己的焦虑强加在你的身上,忘记了快乐成长比什么都重要。」

电影的情节也许有些夸张,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确实和围裙妈妈一样,希望孩子能够速成天才。但是家长千万不要忘记养育孩子的初衷,一味的追求让孩子早日成功,往往忽略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真正需要什么。

总之,培养孩子成才需要理智,成功的路不止一条,成功的定义也是因人而异的,做一个简单、开明的家长,教育出一个单纯快乐的孩子,反而能让家庭更和谐,孩子的未来也会更加光明灿烂。


家庭作业还是不能取消的。作业少一些可以,不能没有。孩子们天生喜欢玩,在课堂上也不一定完全听讲学习了,回家没作业是不行的,作业少一些,给孩子们留一些玩的时间。共参考。谢邀了。谢谢。


家里有矿,随意玩,反正有足够的资本让他试错,只要不做违法的事情就行,再差也能养他一辈子不是吗?

家里没矿的,听某些专家每天忽悠后这么做的话,那只能是脑有贵恙了……希望未来孩子啃老的时候下手不会太狠吧……


国际歌里有一句真理「从来没有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只靠我们自己。」这是生活的全部。如果不想你的孩子一无所有,那就让他学会生存的本领。越早让他懂得这些越好。


谢谢邀请!

没有作业不等于没有苦吃。让孩子学一种兴趣爱好,光是坚持下来就需要付出很大的自己和耐心,这种就是一种吃苦锻炼的方法。

孩子在交友,完成阅读任务,等平时生活中所遇到的失败,挫折都是吃苦锻炼。

所以作为家长不需要太紧张!


你的观点不是很错误,但意志培养需要的不是一个心急的母亲为孩子的一点得失而谨小慎微,你如果希望孩子吃苦,就有点勇气好不好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