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囚南冠(南冠楚囚)

南冠:楚国在南方,因此称楚冠为南冠。本指被俘的楚国囚犯。后泛称囚犯或战俘。亦作「南冠囚」,「南冠君子」,「南冠客」,「南冠」。

【词语出处】

《左传·成公九年》:晋侯观于军府,见钟仪,问之曰:「南冠而絷者,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使税之,召而吊之。再拜稽首。

【故事大概】

春秋时,郑国在晋的帮助下大败了楚国,俘获楚大夫钟仪。郑国将这个俘虏献给了晋国,但后来郑国又附楚疏晋,晋楚之间发生了战争。

有一次,晋侯到军府视察,看见了钟仪,问人说:「戴著南方的帽子而被囚禁的人是谁?」宫吏回答说:「是郑人所献的楚国俘虏。」想到郑国以往对晋亲近,如今又反目成仇,晋侯十分感概,于是让人把钟仪放出来,召见并且慰问他。

钟仪对晋侯的宽宏大量十分感激,两次向晋侯下拜行礼。晋侯问他家世代所作的官职,他回答说:「是乐官。」普侯说:「能演奏音乐吗?」钟仪回答说:「这是先人的职责,岂敢从事于其他?」晋侯命人给他一张琴,让钟仪演奏,他弹奏起了楚国的民间乐曲,其声伤感。晋侯又问:「你们的君王怎么样?」钟仪回答说:「这不是小人所能知道的。」晋侯再三问他,他回答说:「当他做太子的时候,师、保事奉著他,他每天早晨向令尹婴齐、晚上向大夫侧去请教。我不知道别的了。」

晋侯将这件事告诉了范文子。范文子说:「这个楚囚是君子啊,说话时举出先人的官职,这是不背弃根本;奏乐,奏家乡的乐调,这是不忘记故旧;举出楚君做太子时候的事,这是没有私心;称二卿的名字,这是尊崇君王。不背弃根本,这是仁;不忘记故旧,这是信;没有私心,这是忠;尊崇君主,这是敏。用仁来辨理事情,用信来保守它,用忠来成就它,用敏来推行它。事情即使很大,也必然成功。君王何不放他回去,让他结成晋、楚的友好呢?」

晋侯听从了范文子,对钟仪重加礼遇,并备了厚礼让他回国,谋求两国的和平。

后人用「楚囚南冠」的典故形容困居他乡,怀念故土,或指被囚禁的人。

【附·原文】

晋侯观于军府,见钟仪,问之曰:「南冠而絷者,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使税之,召而吊之。再拜稽首。问其族,对曰:「泠人也。」公曰:「能乐乎?」对曰:「先父之职官也,敢有二事?」使与之琴,操南音。公曰:「君王何如?」对曰:「非小人之所得知也。」固问之,对曰:「其为大子也,师保奉之,以朝于婴齐而夕于侧也。不知其他。」公语范文子,文子曰:「楚囚,君子也。言称先职,不背本也。乐操土风,不忘旧也。称大子,抑无私也。名其二卿,尊君也。不背本,仁也。不忘旧,信也。无私,忠也。尊君。敏也。仁以接事,信以守之,忠以成之,敏以行之。事虽大,必济。君盍归之,使合晋、楚之成。」公从之,重为之礼,使归求成。

weixin.qq.com/r/zi9geOD (二维码自动识别)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