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井虾仁」一听就知道是道传统的杭州名菜,龙井虾仁因因选用清明节前后的龙井茶和虾仁制作而得名。下面就来介绍一下这道口感特棒,味道鲜美的龙井虾仁吧

1??:取个碗,放入龙井茶,倒入沸水泡一分钟,泡一分钟后倒出茶水备用

2??:用新鲜大虾,去壳取出虾仁,用清水反复洗个3.4次,然后沥干水分,加盐,鸡精和蛋清搅拌均匀,放入干淀粉,让虾仁上浆

3??:炒锅上火,用熟猪油,等锅四五成热时,倒入虾仁,炒15分钟后,取出沥油

4??:炒锅内留少许油,开火,将炒过一次的虾仁再次倒入锅内,然后倒入之前准备好的茶水和茶叶,翻炒几下,就可以出锅了

这样新鲜美味的龙井虾仁,就完美的出锅啦??????


龙井虾仁是杭州最有代表性的特色菜,不但好吃,而且还特别的好看,清香的西湖龙井茶香混杂著虾仁的爽弹口感,特别的诱人。

说到龙井虾仁,其实这道菜还有个典故:传说乾隆皇帝有一次微服私访,来到杭州的一家茶农家里讨茶喝,喝到地道的西湖龙井,特别喜欢这个茶的味道,所以临走的时候偷偷地抓了一把茶叶在手里。随后来到城里的餐馆用餐,就让店里的店小二把他拿来的西湖龙井泡一下,就在这时候,细心的店小二,不小心看到了乾隆衣服的一角漏出来的龙形图案,就立刻去后厨报告老板,而此时正在做菜的老板就把店小二的茶叶误当做葱花放到菜里边,没想到乾隆吃到这个龙井虾仁大加赞赏,这道菜也成为杭州特别有名的特色菜!

下边就说说龙井虾仁的具体做法:

食材备料:鲜虾十个、龙井茶适量、淀粉适量、温开水适量、黄酒适量

1、把泡好的新鲜大虾去掉虾壳,挑去虾线;

去虾线的时候注意从虾壳的尾部,挑开以后,轻轻扯出来就可以,为了菜做的更好看,虾线一定要抽干净!

2、把去掉虾线的虾仁用清水冲洗干净,冲洗到发白色就可以;

3、这一步就是要腌制虾仁,这一步很关键,影响著整道菜的味道,葱姜拍碎,拍出汁液,放在黄酒里边泡起来,然后把虾仁放到盛有黄酒搅拌,并放入少量的淀粉,然后把虾仁放在碗里腌制一小时。

4、还有个重点工作就是泡龙井,不要用开水泡,因为太热的水都会让茶叶变形,影响美观,泡一分钟,然后留下些许好看的茶叶和茶汁液。

5、炒虾仁,炒虾仁的时候,别用过热的油温,不然会影响虾仁的颜色,翻炒到泛红色就盛出来。

6、把茶叶也放进去,然后放少许黄酒,轻轻地翻炒就可以出锅了!

就这样一锅好吃又好看的龙井虾仁就做好了,是不是很简单呀!


龙井虾仁,顾名思义,是配以龙井茶的嫩芽烹制而成的虾仁。是富有杭州地方特色的名菜。

用料:蛋清1/3左右,龙井茶叶一小撮,虾仁150克,料酒一勺,盐少许,葱姜适量。

做法:切好姜蒜。虾仁里加入盐,料酒,葱姜,蛋清。抓匀,腌制20分钟。

用80度左右的开水泡著龙井茶,过滤茶叶后加入适量淀粉搅匀。

热油锅中划入虾仁翻炒几下。用茶水淀粉勾芡,收汁出锅。


首先准备食材:虾仁,龙井茶

按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1.鲜虾剥去下课挑出虾线。虾仁用清水反复清洗直至虾仁雪白,滤干水分待用。

2.将葱姜拍破,放入黄酒中浸泡;虾仁盛入碗中,加少许黄酒搅拌至有黏性时加入水淀粉,静置1小时使得虾仁入味;将龙井茶用85-90℃水泡开约1分钟,捞出少许茶叶,剩下茶叶和茶水备用。

3.起锅烧油,待油温7成热时,下虾仁滑散,迅速出锅,以免虾仁过老。锅中留少量底油,迅速倒入滑散的虾仁和带有茶叶的茶水。

4.烹入黄酒,少许盐,翻炒7-8次,起锅装盘。

5.淡粉翠绿,清鲜无边。


龙井虾仁因选用清明节前后的龙井茶配以虾仁制作而得名,是一道具有浓厚地方风味的杭州名菜。

成菜后,虾仁白嫩、茶叶翠绿,色泽淡雅,味美清口。

制作方法如下

做法一

食材

活河虾600克,龙井新茶5克,鸡蛋1个,淀粉10克,黄酒、盐适量。

步骤

龙井虾仁

1.将河虾挤出虾肉,用清水反复清洗,至雪白,沥干水分。

2.盛到碟中,放入盐和蛋清,用筷子搅拌至有粘性,加入淀粉,腌制1小时。

3.茶用开水泡开,备用。热锅放入油,滑开虾仁后盛出。

4.用葱炝锅,放入虾仁,再加入黄酒、茶叶和茶水,迅速颠炒半分钟即可出锅。 

做法二

食材

新鲜虾仁,龙井新茶或者鲜茶叶,鸡蛋,味精,绍酒,精盐,熟猪油。

步骤

1.虾仁用清水反复冲洗,盛入碗内,放入盐和鸡蛋清,用筷子轻轻搅

龙井虾仁

 拌至有黏性时加入湿淀粉,加味精搅拌,静置,使虾仁入味。

2.将龙井茶用沸水冲泡,1分钟后倒出部分茶汤,茶叶及剩余茶汤待用。

3.将炒锅用中火烧热,倒入猪油。猪油四成热时,将虾仁倒入油锅,迅速用筷子划散。待虾仁呈玉白色时起锅,沥去猪油。将虾仁倒入油锅,倒入剩余的茶叶和茶汤,然后烹入绍酒,翻炒数次,起锅装盘。 

做法三

食材

活大河虾1000克,龙井新茶1.5克,鸡蛋1个,绍酒1.5克,精盐3克,味精2.5克,淀粉40克,熟猪油1000克(约耗75克)。

步骤

龙井虾仁制作材料

1.将虾去壳,挤出虾仁,换水再洗。这样反复洗三次,把虾仁洗得雪白取出,沥干水分,放入碗内,加盐、味精和蛋清,用筷子搅拌至有黏性时,放入干淀粉拌和上浆。

  2.取茶杯一个,放上茶叶,用沸水50克泡开,放1分钟,滤出40克茶汁,剩下的茶叶和汁待用。

  3.炒锅上火,用油滑锅后,下熟猪油,烧至四五成热,放入虾仁,并迅速用筷子划散,约15秒钟后取出,倒入漏勺沥油。

  4.炒锅内留油少许置火上,将虾仁倒入锅中,并迅速倒入茶叶和茶汁,烹酒,加盐和味精,颠炒几下,即可出锅装盘。 

做法四

食材

河虾、生粉、盐、黄酒、龙井茶等。

步骤

1.活虾洗净,放冰箱急冻个把小时,虾身变硬时取出来,去头,捏住尾部挤出虾仁,用牙签挑出肠子。

2.虾仁加生粉和盐以及少许泡过姜葱的黄酒,腌半小时左右。

3.泡龙井茶,平时一杯茶的分量,茶叶约4克,水约放150毫升。

4.起油锅,油六七成热,放虾仁,滑油,划散。

5.倒出多余的油,加入1/3的茶汁以及一半的茶叶翻炒几下,溅几滴黄酒,水干上锅。 

做法五

食材

虾仁160克,龙井茶叶3克,盐2克,蛋清13ml,植物油35毫升,水淀粉5ml。

步骤

龙井虾仁

1.用清水将虾仁浸泡3个小时,中途不断用流水冲洗,冲洗后捞起沥干水份,装入碗中,加入盐和鸡蛋清。

2.抓拌至虾仁有粘性时,加入湿淀粉,腌制1个小时入味。

3.用开水将龙井茶泡开待用。

4.锅内倒入油,烧至四成热。

5.放入虾仁快速滑锅后盛起,倒掉一部分油,留一点底油在锅里。

6.放入虾仁、茶叶和茶水,快速翻炒数秒,即可出锅装盘食用。 

做法六

食材

虾仁200克,茶叶10克,苏打粉4克,碱10克,味精2克,盐3克,淀粉(豌豆)3克,鸡蛋清40克,植物油50克,猴头菇适量。

步骤

1.将虾去克,挤出虾肉,盛入小竹箩里,用清水反复搅洗至虾仁雪白,盛入碗内,放入精盐和鸡蛋清,用筷子搅拌至有粘性时,加入湿淀粉、味精拌匀,放置一小时,使调料渗入虾仁,待用。

2.龙井新茶用沸水50毫升泡开(不要加盖),放一分钟,滗出茶汁30毫升,剩下的茶叶和余汁待用。龙井虾仁

3.芦笋切段胡萝卜切小片分别在开水中煮熟过水。沥干。

4.猴头菇洗净用手分成小朵。也在放了姜 ,盐的水中稍煮至软,捞起沥干。

5.炒锅置中火上烧热,滑锅后下色拉油,至130度左右时放入虾仁,并迅速用筷子滑散,至虾仁呈玉白色时,倒入漏勺沥去油。

6.再将虾仁倒入锅中,迅速把茶叶连汁倒入,烹入酒,倒入刚沥干的芦笋,猴头菇翻炒片刻浇上薄芡汁即出锅装盘。 

做法七

食材

虾仁、茶叶、盐、鸡蛋清、淀粉、葱、黄酒等。

步骤

1.挤出虾肉洗净之后用盐、鸡蛋清和淀粉腌上入味。

2.茶泡开之后留取茶叶和部分茶汤备用。

3.先用温猪油滑开虾仁后捞出,再用葱炝锅,放虾仁、茶叶(带茶汤)、黄酒,迅速颠炒,勾芡出勺。 

做法八

食材

大河虾1000克,龙井新茶1克,鸡蛋清1只,绍酒1汤匙,生粉适量。

步骤

龙井虾仁

1.将大河虾去壳挤出虾肉,用清水反复搅洗至虾仁雪白,滤干水后,盛入碟内,放盐和蛋清,用筷子搅拌至有粘性时,加入生粉、味精拌匀腌2小时。

2.将龙井新茶用滚水50克泡开约1分钟,滗出茶叶30克,乘下的茶叶和茶汁备用。

3.烧热锅,下油,至四成熟时,放入虾仁,并迅速用筷划散,至虾仁呈玉白色时,倒入漏勺滤去油。下葱煨锅,将虾仁倒入锅中,迅即将茶叶连汁倒入,淋入绍酒,翻炒片刻即可。

烹饪技巧

1.炒此菜时一定要时间短,动作快,才能保证虾仁的滑嫩。

2.活虾最好冰冻一下才容易剥壳。 


准备虾仁等食材,切好葱蒜,将虾仁放入碗中,倒入料酒,葱蒜、蛋清,抓匀后静置20分钟。

龙井茶泡好后取水,加入淀粉搅拌均匀。锅中放入虾仁,快速翻炒,加入茶水淀粉,收汁出锅即可。


将虾去壳,挤出虾肉,其方法是一手握住虾的头部,一手捏著虾尾,将虾肉向背颈部一挤,虾仁即脱壳而出。将虾肉盛入小竹箩,用清水反复洗至虾仁雪白,盛入碗内,放入精盐和鸡蛋清,用筷子轻轻搅拌至有粘性时加入湿淀粉,加味精,拌匀,静置1小时,使调料渗入虾仁,待用。  

2/3

  将龙井茶用50毫升沸水冲泡,1分钟后,弃茶汤30毫升,茶叶及剩汁待用。鲜叶用法大致如此。   

3/3

?

  将炒锅置中火上烧热,滑锅后下猪油,至四成热时,倒入虾仁,迅速用筷子划散,待虾仁呈玉白色,倒入漏勺沥去猪油,暗葱炝锅(即用葱炒油锅,用时去葱,留其葱香而不见葱),再将虾仁倒入油锅,迅速把茶叶及汁一同倒入,烹入绍洒,抖动几下,出锅装盘,即成一盘虾仁玉白.鲜嫩,茶叶碧绿、清香,色泽雅丽,风味独特的龙井虾仁。

注意事项

油温一定要够热哦,不然虾仁的鲜


先把龙井茶叶开水泡半分钟,过滤出茶叶然后放入少量凉水中待用。过油按正常炒虾仁,起出待用,然后做汁,倒入茶和茶水,放料酒,盐等,烧开后放入虾仁,大火汁少后出锅。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