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尿毒症爲何物,直叫人透析換腎。

  據統計,大約2%的慢性腎病最終會發展爲尿毒症,與透析換腎相伴。可令人心痛的是,近半數的終末期腎病患者離開這個世界,並非由於透析或者換腎。讓其與心愛的人陰陽相隔,留年邁的父母淚溼衣襟的,另有他病——心血管疾病。

  腎功能受損,危害無邊。

  肌酐一旦升高,說明70%以上的腎功能已經受損,腎功能受損危害的不僅僅是腎臟,其代謝功能會發生障礙,濾過功能減弱,調節水鈉、電解質平衡的能力減弱等,引起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多種疾病,嚴重可致腎衰竭、尿毒症。

  腎功能受損對於中老年人來說更是一項嚴峻的考驗:研究顯示,66歲及以上人羣中,慢性腎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的機率爲65.8%,是非腎病患者的2倍之多。

  慢性腎病一旦合併有心血管疾病,就會面對腎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雙重威脅,患者的生存率大大降低。而且相當一部分腎病患者在發展爲尿毒症之前栽在了心血管疾病的手上。

  不想讓心血管疾病“死心塌地”賴上你,3件事拖不得:

  第1件事:降血壓——降低腎衰竭風險

  腎病患者常常伴有高血壓出現,加速腎病的進展。一項隨訪7.4年的研究顯示,隨着高血壓的發展,慢性腎病患者患心血管疾病風險也會同步增加。

  研究表明,收縮壓平均降低20 mmHg,腎臟終點事件相對風險降低47%,心血管死亡風險降低39%。

  第2件事:控血紅蛋白——減少心腎負擔

  慢性腎臟病和心血管疾病進展過程中都會伴有貧血發生,貧血會加重心臟負荷,損害心腎功能,不及時治療只能使病情越來越糟糕。

  專家建議,慢性腎病患者血紅蛋白(Hb)水平控制爲 11.0 g/dl(但不建議高於 13 g/dl),並依據患者年齡、具體病情等調整用藥劑量。

  第3件事:糾正鈣磷代謝紊亂——降低心血管死亡風險

  慢性腎臟病常伴有鈣磷代謝紊亂,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研究顯示,血磷每升高1 mg/dl,全因死亡風險增加18%,心血管死亡風險增加10%。

  腎病患者應限制磷的攝入,一般不超過(800-1000)mg/d,必要時可使用鈣磷結合劑,如碳酸鈣、醋酸鈣,含鋁結合劑如氫氧化鋁,使用過程中注意監測血鈣水平。每天鈣攝入總量(主要來源爲飲食)不超過1200 mg。

  參考:醫脈通《慢性腎臟病患者爲何易患心血管疾病?如何治?》

  (注:文中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解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