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肉是苏东坡发明的吗?

肯定不是。

东坡鱼是苏东坡发明的吗?

肯定也不是。

关于东坡肉,最扯蛋的传说是讲苏东坡流放黄州,见黄州人不懂吃猪肉,于是发明了如今这种肥而不腻的红烧麻将块做法。

事实上,这种东坡肉是民国时代才流行起来的,其发明时间最早不会早于清朝光绪年间。

苏东坡流放黄州期间,确实做过猪肉,他的做法相当原始,相当简陋,跟我们爱吃的东坡肉完全不是一回事儿。

(苏东坡做的东坡肉其实是清蒸猪头)

《苏轼文集》中唯一记载猪肉做法的文章,是一篇很短很短的《蒸猪头颂》:「净洗锅,浅著水,深压柴头莫教起。黄豕贱如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有时自家打一碗,自饱自知君莫管。」说明他用的不是猪腿,而是猪头,他也不懂什么叫红烧,只是小火慢熬,把猪头蒸熟而已。

他也做过鱼,见于《东坡志林》第九卷《书煮鱼羹》:

「予在东坡,尝亲执枪匕,煮鱼羹以设客,客未尝不称善,意穷约中易为口腹耳!今出守钱塘,厌水陆之品,今日偶于仲夫贶、王元直、秦少章会食,复作此味,客皆云此羹超然有高韵,非世俗庖人所能仿佛。」

意思是说他流放黄州的时候,曾经为客人炖鱼汤,客人尝了都说好。后来到杭州当市长,大鱼大肉吃腻了,跟几个朋友小聚,心血来潮,再一次亲自下厨,又照老样子炖了一锅鱼汤,朋友们都夸老苏手艺一流,鱼汤炖得非同凡响,饭店里的厨子学不来。

很明显,他做的这种东坡鱼,只是清炖鱼汤,跟现在的红烧东坡鱼没有半毛钱关系。

《苏诗文集》中还有一篇《煮鱼法》,介绍了更为详细的做鱼方法:

「其法以鲜鲫鱼或鲤治斫,冷水下,入盐如常法,以菘菜心芼之,仍入浑葱白数茎,不得搅。半熟,入生姜、萝卜汁及酒各少许,三物相等,调匀乃下。临熟,入橘皮线,乃食之。」

(苏东坡做的东坡鱼其实是清炖鲫鱼)

鲜活的鲫鱼或鲤鱼来一条,刮鳞扣腮,摘净内脏,鱼腹去黑膜,鱼背抽白筋儿,不腌不炸,冷水下锅,锅里放盐,加入半棵菜心、几根葱白,盖上锅盖儿开始炖煮,不要用勺子翻动,以免鱼肉散开、鱼身走形。煮到半熟,再放入三样配料:姜汁、萝卜汁、料酒。这三样配料按照同样的数量备好,放在一个碗里调匀,然后再倒入鱼汤里同炖。快要出锅的时候,再将陈皮切丝,撒几根在锅里,就可以停火品尝了。

我比葫芦画瓢,照苏东坡的做法做了两次试验,一次是炖鲤鱼,一次是炖鲫鱼。坦白说,只要火候到家,炖出来的汤色挺正的,洁白浓稠如牛奶;汤味呢,勉强说得过去,略微能尝到鱼的鲜甜;所不能原谅的是鱼肉,一夹就散,入口极淡,还有一股土腥气。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