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每位美酒爱好者都会面临的一个问题。对每位美酒爱好者来说,从刚开始把葡萄酒当成偶而为之的欣赏品,逐渐随著品酒功夫的精进,葡萄酒也变为生活的必需品。从对单一酒款、特定酒区的爱好,也会转变成喜欢不特定年份、不同产区及多样葡萄品种的全方位的葡萄酒爱好者。这可能是全世界葡萄酒爱好者爱好的「养成过程」吧。

所以当你一脚跨入葡萄酒的品赏世界,另外一只脚就要开始步入葡萄酒的收藏之旅了。

葡萄酒的收藏,一方面可以给藏家带来丰厚的利润;但另一方面,它提供了藏家永远有继续收藏新酒的资本以及品尝到日渐价昂且求之不易的老酒的机会。

先以投资的利润而言。在国家经济情况一片大好,以及国外奢侈产业推波助澜之下,中国大陆对于属于口舌享受最奢侈项目的法国波尔多红酒的兴趣,也日渐浓厚。在一窝蜂炒股票、楼盘及古董后,又有一拨儿人将投资或炒作的眼光朝向波尔多顶级酒。伦敦酒市传出了一个消息:某位华籍人士以500万英镑的现款,到伦敦来收购1982年份的拉菲堡(Chateau Lafite)。尤其耐人寻味的是,此公收括的项目只是拉菲堡(Chateau Lafite-Rothschild),不是酒评家更为珍惜的如花堡(Lafleure)、欧宗堡(Ausone)、白马堡(Cheval Blanc);或是年份也极佳、而酒体比已经逐渐超越颠峰的1982年更为强劲,也更有投资价值与发展潜力的拉菲堡90年代好酒。此公的动机再明显不过了:投合大陆对顶级波尔多拉菲酒庄品牌的盲目迷信,而且当然也海赚了一票。如今全世界的拉菲酒,恐怕在中国大陆是卖得最高的。

顶级葡萄酒的收藏获利率一定是可观的。这个道理非常简单:每一个年份的每一款葡萄酒数量,绝对是过1个月少1个月,过1年少1年。根据市场供需定律,想一试芳泽的酒客,也会随著时间的增加而成正比,葡萄酒也自然成为这个市场经济最炙手的一门投资项目。前两天,我在书架中偶然找到了台湾地区销售顶级酒的龙头酒窖之一诚品酒窖的1998年目录。这个1993年才在台北成立,初期销售仅有200多个酒款的酒窖,5年之中扩充到销售达5200种酒款的大规模。我饶有兴趣地翻开这个美酒目录,看一看这几年来美酒的价钱在台湾翻了几番。

首先我翻到了1961年份玛歌区(Margaux)的帕玛堡(Palmer)。这是一款近40年来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传奇酒款。原来1961年份的帕玛堡在两年后应市时,出厂价只在10元美金上下徘徊。等到美国的帕克(Robert Parker)惊为天人,将它评为100分的满分后,立刻成为万方争购的对象,价钱立刻飙升100美元。这款酒也是酒国朋友想要品尝60年代名酒的第一选择,甚至超过同一年份的拉菲堡。我记得我的一位好友,也是被称为「中国皮带大王」的王东生兄,特别从酒窖中找到一瓶与我分享。不可思议地,这瓶已有接近半个世纪高龄的帕玛堡,酒液仍然散发出泛著琥珀光、砖红色的美丽色泽,除了花香味夹著甘草、黑枣,及淡淡的樱桃味,单宁极为柔和,大致上这瓶酒已有「美人迟暮」之憾,已越过了颠峰(Over the Peak)。但是这瓶酒很令人怀旧,「遥想公瑾当年」,想想1980年前后,这瓶酒正值盛年时,当是何等的风光啊!

回到售价的本题,1961年的帕玛堡售价为台币3.6万元台币一瓶(约合人民币9000元)。而东生兄为同样一款酒,则付出了13万新台币,换句话说涨幅接近四番之多;以大陆最热门的1982年份拉菲堡而论,9年前的标价为1.8万台币(约4000元人民币)。而目前台北市价约为3.5万台币,涨幅接近两番。至于90年份的拉菲堡则为9600元台币一瓶,1995年份为8800元一瓶,现在台北市价分别为3万元及2万元,涨幅都至少2倍至3倍以上。

在台湾地区,一般银行储蓄利率不过2%,在银行存款10年,利息不过两成;而投资在顶级葡萄酒获利至少是银行存款利息的10倍以上,无怪乎台湾地区近10年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酒客们已经每年将一部分的收入购买葡萄酒,几乎很少有后悔的。

中国大陆的顶级葡萄酒因为欣赏及进口量都较少,相形之下日后的涨幅一定超过台湾、香港等地。因此现在就著手收集,当是稳赚不亏。唯中国大陆葡萄酒的储存条件不好、冬寒夏热,每位藏家一定要准备恒温酒柜,否则过一个炎夏,所有的藏品都会变质而没有任何价值。也因此中国大陆顶级葡萄酒的买卖也必须针对储藏风险列入考虑。

至于储藏的项目,如果是以投资为导向,当然要以知名度高、年份好为对象。这是因为买家只会对这种名酒花出大钱。我在杭州科技出版社出版的《稀世珍酿——世界百大葡萄酒》,入选的酒都是值得投资的对象,其中收纳了68种世界顶级的红酒,属于波尔多的便有26种之多。读者可以参考。

论起红酒的收藏,也可以分为大众收藏及小众收藏。在葡萄酒的领域,会有一些所谓金字塔层级的「挑剔族」,就像有人不以宾士或宝马为好车的代表,而只喜欢保时捷、莲花作为品位的代表。葡萄酒的爱好者中,也有一批专门寻找收藏或品尝特殊酒区或稀少年份的酒款。就以诚品酒窖的负责人吴明都兄为例,他疯狂爱上老香槟及对老勃艮第的痴迷度,可以说是「全台闻名」。

但大众收藏,还是必须要朝向能收藏得到的好酒。波尔多酒无疑是大众收藏最好的来源。波尔多名酒园林立,四五百年来的酿酒传统,已经让波尔多酿酒技术炉火纯青。每个成功的酒庄,都有一套不传之秘。所以,即使年份再差,波尔多的酒仍然拥有值得一试收藏的价值。即使是属于高价位的酒庄,例如梅多克区的五大酒庄,年产量都超过20万瓶以上,给酒市流通提供一定的数量外,可以供收藏、转让。我相信中国大陆今后的葡萄酒顶级市场仍是以波尔多酒为主力。

最后我还要为葡萄酒的收藏家提供一个忠告:千万不要变成「酒奴」——不要为了收藏而收藏;也不要只为投资而牺牲了品赏美酒的机会。我仅提供一愚之见。

对于投资客而言,碰到好酒庄的好年份,应当勇敢投资,预计会超过至少3倍利润。等到市价超过原买价1倍时,约是2年左右,便可以卖掉一半先赚回本钱;可以利用这笔钱再买新酒。剩下一半的酒便是白赚的,收藏者可以将剩下一半的一半,等涨到最高时,约3倍左右时再卖出。而此时大约也达到了适饮期的10年上下,藏家就必须慢慢地品赏剩下的原购入四分之一的好酒、以「慰劳」自己10年来「照顾」这些美酒的心力付出。

对于欣赏者而言,就无须付出那么多的金钱与精力。只要把握好酒商的收藏状况,便可以在酒价相对低廉的时刻,依自己的兴趣勇敢地买入。像我便是以这种态度来收藏葡萄酒。

收藏是一种缘分的邂逅。收藏古董如此,收藏美酒亦然。往往我会在不经意的时刻、在完全陌生的酒商处看到一瓶有趣但不熟悉的葡萄酒。我购藏后几年,突然「发现」原来自己已藏有一瓶目前正红火的名酒。当有众酒友一起欢聚时,我「若无其事」地拿出这个「秘密武器」,再骄傲地感受全场欢声雷动的乐趣。我和几位酒友都有这种经历,可谓不胜枚举。此时,你怎能不感到收藏美酒是何等的美妙?

文:陈新民

作者简介

陈新民教授,毕业于台湾大学法律系,德国慕尼黑大学法学博士。目前担任台湾中央研究院研究员及台湾大学合聘教授,任中国人民大学及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律所客座教授,数十部法学著作问世。在留德期间,遍访欧洲各地,进入到品尝葡萄美酒的世界,并以撰写美酒美食文章为乐事。《稀世珍酿》、《酒缘汇述》两部葡萄酒著作在台出版,颇具影响力。2006年这两部书的大陆版本已由浙江科技出版社出版。


推荐阅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