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邀请。说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我们能说明白终点在哪,可谁能说明白起跑线在哪。有的还没怀孕就做各方面的积极准备,怀上了各种营养胎教凡对胎儿发育有益的指导都试著做,有的无意中怀上了两三个月了还在想是留还是做掉。如果说有起跑线的话孩子还没出生就以经输了。有的孩子还没出生几家上市公司的资产就摆在那等他继承了。有的为了衣食奔波,孩子放在边远农村由老人看护。起点能一样吗。人没有选择父母的权力。光鲜亮丽是一生,平平淡淡也没什么不好。如果人生真有什么输赢的话那也是看终点。兔子跑三年乌龟跑千年,胜者是乌龟。起点低没关系跑的慢也没问题只要往前走,不知起点也不问终点向前向前就是了。起点论是教育机构忽悠人以钱为目的把戏。起点本就不在一条线上起点说何以立足。每个父母都望子成龙,能都是龙吗?都是龙那得乱啥样。别攀富嫌贫穷人培养个富二代,不是龙也别成虫平平安安就是福了。孩子的第一个老师是父母,第二个老师是所处的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第三个老师才是学校。上帝是公平的,严格的说人生的起点都是精子进入卵子的一瞬间,终点也都是咽气那一刻。不同的是过程,追求精彩没错,平和谈然一生也是福份。


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中的起跑线在家庭中若设定在父母上、或在学校中设定在老师身上,我认为是正确的;若是把这条起跑线设定在幼儿园或小学阶段的孩子身上,特别是把孩子的输赢限定在幼儿园的各种表演或小学考试成绩上,不考虑孩子全面发展,我认为是错误的。假若父母素质优秀,老师素质优秀,并且父母和老师不把孩子的单项指标作为标准去评判孩子的话,让孩子自由自在地、在父母和老师的引导影响下去健康快乐全面地成长,那么孩子在父母和老师这条起跑线上算是赢了。反之,孩子的全面顺利成长则不堪设想。孩子在小时候的输赢应顺其自然,家长和老师不应看的很重,应该淡然处之,家长、学校和老师除了重视鼓励孩子积极参与体验各种学习活动外,还要重视孩子的其他社会活动和家庭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兴趣,在兴趣中培养各种良好的习惯。在习惯中健康全面地成长,小时候的输赢不是真正的输赢,只要孩子积极参与体验这些所谓的输赢,让孩子顺其自然地品尝所谓的成功带来的喜悦,和体验所谓的失败带来的思考,从而唤醒孩子全面发展地热情。孩子始终是成长的体验者,家长和老师始终是恰如其分的引导者激励者。让孩子在无数的所谓的「失败」和「成功」中成长,丰富孩子的体验和阅历,让孩子全面成长。起跑线只是孩子人生成长的一个点,整个人生的成长是一条线,若是一味地重视赢在点上,而忽视了整条线,最终孩子可能输在终点上,这才是人生的大输家;反之,最终赢在终点线上,毋庸置疑这是人生最大的赢家。所以培养孩子既要重视起跑线,更要重视赛跑的全过程;既要重视孩子的赛跑,更要也要重视父母赛跑;父母既要严格要求孩子,也要严格要求自己;总之,要有全面长远的规划。


我认为这句话是不正确的。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流行起来,每个家长都以此为警句和目标,恐怕自己的孩子落在别人后面,于是各种早教班、学习班、补习班、胎教班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其实,家长的想法不外乎两点,一是早,二是好。

家长有错吗?没有,都想给孩子最好的。比如胎教,给胎儿听优美的音乐,你觉得美妙无比,但胎儿不一定喜欢,人的性格,爱好有所不同,胎儿也一样,如果他不喜欢,那就是噪音,甚至产生副作用。

你会说」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先跑出去再说,最起码第一步没有输,看起来很有道理,其实没那么重要。孩子之间是有差距的,不是每个孩子都是博尔特。一个人的一生会有漫长的路要走,不是百米赛跑一口气就结束了,起跑不重要,重要的是跑的过程。古今中外,后来居上者比比皆是,起跑慢一点又有何妨?

古今中外,没有这句口号,照样人才辈出,有了这句口号,照样有庸才蠢才。所以,请归还孩子天真无邪的童年,快乐无忧的童年吧!起跑线论,站不住脚。


不要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样的理念是不是正确的?就看各人的理解和实施了。如果自己的孩子学业有成?那么这句话对他而言是正确的,因为,他通过这样的一种教育理念,培养自己的孩子成材了。但是,相信对于大多数家长来说,这句话是让他们内心上,情感,视野上纠结不已。因为,这些家长在呕心沥血为这句话努力了多年之后,才愤愤不平的发现,自己的曾经对孩子的教育,是一个很苦涩的梦想!世界那么大,学生那么多,真正成才的又有多少呢?就像大自然中的金子,石头,树木一样,不可能都是金子,更不可能都是石头,树木的。每一个孩子的成长,成才都有他的必然性!说是命运性也是不奇怪的吧?孩子们的智商和对事物的消化能力,那绝对是千差万别的,绝对不是百分之九十九汗水,百分之一智商的。绝对是智商与天赋的一种标志。现在大多数父母们,也不管自家孩子爱不爱学,智商接受能力如何?一边大喊著绝不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一边省吃俭用的疯狂的给孩子报各种学习班,特长班,补习班等!结果几年之后才痛苦的发现,自己的辛苦钱打水漂了,而孩子的成长没有自己期望的那样好……。所以说,还是自然的小跑步为好,弦上紧了会断的吧。


结合老师与家长两个角度来说。

我认同「不要输在起跑线上」

我不屑「因此严格要求孩子」

孩子的第一起跑线是家长自身。这一条线是孩子一生当中最重要的起跑线。很可惜的是,孩子没有选择自己家长的权力。

有句话说的很好

「出生前,我在天上挑妈妈。」

这句话出自一个8岁的孩子,天真,可爱,感动。

但我想说的是,如果让读到这句话的家长现在,立刻,马上升到天上给自己重新选父母。他们会选择当下的自己么???

如果你摸著良心说,我要选择和自己一样的父母。那么我要恭喜你,至少你的孩子没有输在名为父母的这道起跑线上。

如果孩子已经输在了第一道起跑线上,那么我们还会有第二道,第三道。

因为随时随地都是人生的起跑线。只要我们决定开始跑。

对于人生的起跑线,我们能赢最好。输了也没必要气馁。认真迎接第二道起跑线也不错啊。人生那么长,不会总是输吧。


但是作为败者组的家长。不能把自己的失败归咎于孩子的不努力!

作为家长,永远只应该是孩子的助力,而不应当做孩子的秤砣。

孩子没做好?没关系,我们帮他再做一次。

孩子没听课?没关系,我们再帮他理一遍。

孩子没有能「加分」的爱好。 那么我们就给他找那些让他感觉快乐的爱好。

家长严格要求自己。给孩子做一个良好的榜样。才能让孩子赢在第二道起跑线上呐!
做到这几点, 赢在起跑线 ; 若做这几点 ,输在起跑线!

赢在起跑线,有道理!但不是铁律。有没有什么『』铁律『或法宝,让孩子稳赢不输?有!但不是现在广大家长所理解和奉行的在『』起跑线阶段『』的『『严格要求』』』。

在目前的教育界,因为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以及就业竞争的心理压力,人们认为教育整个就是一场你赢我输的跑步竞赛和比拼。既然是跑步比赛,就有起跑线、中途和终点等多阶段的细分和控制。为了全程不被动,就有了在『『起跑线』』的各种『『激烈竞逐』』现象。

激烈竞逐的表现之一,就是『』严格要求『』。对自己和对孩子的『』严格要求『』:家长对自己的严格要求,落实在拼抢优质教育资源。也就是上优质校,上名校,以及为此目的转户口(甚至移民)买学区房等等笔者能想到及更多想不到的无穷途径。

而家长对子女的严格要求就落实在学习内容、难度以及早期智力情商等多维度竞赛比拼:人家孩子考98分,我的孩子就要100分;人家孩子一周学习六天半,我家孩子就要一周学习七天整;人家孩子上三种兴趣班,我家孩子就要上六种;人家孩子从一年级数数识字,我家孩子从幼儿园开始背古诗做计算,甚至于更加前置的『『起跑线』』早教胎教等所谓的早期智力情商开发竞赛等等。

那么,上述种种『『竞赛』』,真的能保证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只怕不仅不能保证赢,甚至还会因此必输无疑!

首先我们理性分析一下家长的择校比拼。优质资源真的是生死攸关吗?

从统计学大概率说,优质教育资源,的确是提供了优质的教育质量。不承认这一点,是不客观的。

但是要说优质校与普通校的最大区别,还是体现在校园建设硬体设施及师资配备的学历背景等方面。这些因素对于学生的综合影响,可以打一个比方:我们从甲地农村起跑线,开车到乙地城市终点。有人带戴著数十万的名表,开著百万元的豪车。有人戴著普通电子表,开著几万元一台的普及型车。按照道路限速行驶,不比速度不飙车,一般都可以同时到达。要说差异,就是名表感觉视觉享受,豪车感觉体验舒服些。对于到达目的地的保障和时间并没有本质区别。

综合来说,教育资源的优质与否,只是学生成长的外因,而非决定性因素。决定性因素是什么?是内因。因此要赢在起跑线上,家长要把主攻点放在自己可控的内因上。

说到内因外因,家长可能觉得对孩子的学习成绩艺术技能早期训练以及早期智力开发等等方面的所谓严格要求。其实,这些都只是跟别人家孩子的『『超级军备竞赛』』!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严格要求。真正的严格要求,是在养成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乐观、内省、自律等人格品行的养成上下功夫。这是最可能在人生跑道上落后或者超前的核心因素。因为只有针对孩子人格个性习惯的培养,才是让孩子终身受益的早期功课。才是对教育规律的适应。

如果违反孩子成长的生理规律,违反教育的基本规律,不惜剥夺孩子的自由成长时间和空间,大量给孩子进行『『智力开发』』『『情商开发』』。这样疯狂比拼学习和智力脑力的做法,其实很可能是摧残破坏了孩子天性和长处。因为受教育是一场比马拉松还久远的比赛,而你在起跑线就让孩子受伤。这不是必输无疑吗?

还有的家长在孩子刚入学就对孩子过高期望。拿北大清华来『』激励『』孩子。这也是风险极大的事情。 近年来高考有个怪现象:『某些家长的家庭『『考上二本的欢天喜地,考上211的垂头丧气『』这是怎么回事,因为上二本的原本没有多大期望,觉得可以读大学并且是喜欢的专业,所以很高兴满足。而考上211的原本全家的期望是北大庆清华,觉得在和家族、同事或亲戚小孩比较起来脸上无光,你说他们怎么不垂头丧气?而且 这样的失落挫败感,容易伴随其人生道路很久很久。

再回头说说一些家长对于竞逐优质教育资源的弊端。有家长认为读名校读贵族学校,不仅资源优质,而且连同学都是『『优质』』的——这些同学可能就是孩子将来最号好的圈子和社会资源。这不假。但是其中也另有更大风险和弊病:

第一这种选择首先就在意识的深层播下自己靠圈子及外在资源的依赖,削弱了自我实现的潜在志向。

第二,虽然你通过特殊手段,进入这样的学校还班级,进了这个特殊的『』优质圈子『』,但是因为家长经济及其它地位如果与家长群体格格不入,那么 ,小心你的孩子在这样的集体里被边缘化,或者因为消费能力及习惯的不入流而『『自惭形秽『』,这是最可怕的情形。因为有时并不能被家长及时发现。但是,一旦对孩子心灵产生影响,就是非常糟糕的事情。这往往会让孩子在起跑线必输无疑。家长面对这样的优质起跑线须慎之又慎。

综合这几点来看,起跑线的比较其实有很多风险和弊端。所以还是要淡化起跑线,以平实的心态,对待子女教育。以相对淡定的态度,对待起跑线因素。把著眼点从外在的比拼竞赛,回到内在筑底和自性创造力的发现及培养上来。


谢谢邀请:

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这句话有一定的道理,也就是指孩子在儿童时代的生理,发育,教育的角度去考虑,因此,太多父母为孩子就再穷也不能穷孩子的理念,每一个家长都想自己的孩子将来是个有用之材。为此父母为孩子全力以赴付出太多。

但是也有的家长误解了这句话的意义,自出生后就喝好,吃好,睡好,各或各样的营养品给孩子喝。并过早地送孩子去读书,并选好学校,选好老师,放学回来就要做作业,不让孩子一点自由时间,坐下来就滔滔不绝的叫孩子认真读书,学习。

我认为孩子成长有他自己的规律,脑子发达也有各个孩子的快慢,不可急于求成,拔苗助长之举,一般孩子要7岁左右正式送去读书为要,这个时期才是孩子读书的黄金期。

另一方面真正孩子的起跑线对父母也有极大关系,孩子从三岁开始就有直觉的脑力,所以对父母的一举一动都有深深的洛印,随著孩子慢长大对父母的心态等也一清二楚,所以孩子模仿的都是父母,所以:要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除学校教育外,父母也有一定的关系和责任。


「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如果针对孩子,就是谬论。因为世事如棋局局新。不确定因素比确定因素多得多。家长的「努力」会象拉料颠落的卵石,反而妨碍了孩子的行走。

比如「胎教」,孩子还是个肉球球,对世事,对「知识」能有多少「感悟」呢?有的家长却忙得不亦乐乎,紧张得大气不敢出。又是音乐英语,又是亲子亲昵,又是营养多多。更其甚者,搞胎教培训,产业化。呵呵,市场潜力大呀。

试想,改革开放前两千多年,没有胎教一码,风云人物何曾少。

又比如择校。农村孩子送县城,县城孩子送省城,省城孩子送外国。是这些年的「大趋势」、「新生事物」。攀比之风炽烈。但是,「如愿以尝」了吗?进县城的孩子都考上大学了吗?进省城的孩子都考上「名校」了吗?去外国的孩子都上天了吗?

孟母三迁出了圣人,鬼谷子终谷一生,不也名冠古今吗?

再比如课外辅导。课外书籍、学科刊物、练习册、音像设备,力求齐全。学习时间力求久。有条件的请家教,没钱的进辅导班。造成老师「走穴」(据说严重的老师课内不讲重点,重点都留到辅导班讲,反逼你进辅导班。)。

试想,这种应试教育也许有肋于进大学,但对孩子「成材」和成人真有帮助吗?他们的天赋、爱好、追求,你清楚吗?

即使大学毕业进了国家系统,这些年,不能「平安著陆」者何其多,庸庸碌碌者何其多。世风日下何忍直视。都是功利短视的祸害啊!

如果针对家长,「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还是有警示意义的。因为这关系著你的「战略眼光」,和「战术技巧」。如何持之以恒,如何身体力教。

比如,孩子调皮过度,言行伤害别人,家长是制止还是包庇?

又比如,孩子沉溺玩乐不务正业,你是「如何纠错」还是「放任自流」?

再比如,孩子需要帮助,你是「无条件扑上」还是「详加究问,权衡再三」?

因为教育孩子,不仅仅是爱和心愿,天生的因素、后天的努力、世事的变化,都是非常重要的。


1、这是个「公说公有理 婆说婆有理」的俗话,没有对错之分!

2、个人因自己的「学识、修为、视角、期望」等的差异,看待同一件事、对待同一个人,会有很大的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独立的结论!

3、国人对待自己的孩子普遍有一些共性特点:

(1)功利心

(2)高期望

(3)强加个人意志

(4)高控性

(5)舍得投入

(6)不愿输面

4、却普遍缺少:

(1)对孩子成长规律的基本了解和研究

(2)对孩子成长过程的深度陪伴和有效管理

(3)对孩子每个成长阶段的常见现象、普遍问题的基本常识

(4)对孩子个性及特长的充分了解和尊重

(5)愿意蹲下来耐心和孩子沟通与交流

(6)同理心与共情能力

(7)基于对孩子的全面了解、自身特长和个人意愿,对孩子的成长过程的科学规划、过程管理、结果导向

5、何谓「起跑线」,何谓「赢」,请家长自己想想清楚,也同时思考您认知的所谓「赢」对孩子的人生具有啥意义?他的人生难道不需要他自己去决定和把握吗?

6、人生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出身生不由己,但过程中孩子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和智慧,最终为自己的人生负责,为自己的人生画上一个相当圆满的句号!那么,家长怎样用好自己的能力和资源,协助孩子达成上述目标,尽可帮助孩子健康快乐的跑好这场「马拉松」?才是家长该考虑的方向和重点!


曾几何时,「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说法引起了家庭和社会对儿童成长的广泛关注和深切焦虑,给早期教育笼罩了浓厚的紧张气氛。在此背景下,形式各异的「儿童早教班」一时之间风靡社会,迎合了广大家长高度的焦虑心态和敏感情绪,这也让孩子的童年被湮没在纷繁、机械的知识记忆和技能训练中。

另外,幼儿园的景象也让人喜忧参半:孩子们能背诗歌,会讲故事,然而应有的游戏时间却逐渐被小班化教学所取代,小学一、二年级的教学内容已悄然在幼儿园里进行。

诚然,我们看到的景象也许能给我们带来一些「惊喜」。但是,这些惊喜背后所付出的代价是什么?教育的本真意义到底是什么?可想而知,「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口号,已经严重干扰了儿童教育的秩序,给孩子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那么,这句口号究竟谬在何处?何以深人人心?与教育的本质有哪些偏离?儿童教育究竟应该何为?

一、证伪:「起跑线」隐喻的谬论实质

1.「起跑线」隐喻夸大了早期教育的重要性

早期教育固然有其重要性,对其后期的认知、情感、人格等有一定的影响,但过分夸大早期教育的作用,实际上陷人了宿命论的思想漩涡。孩子的身心发展过程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的成长。孩子今后的人生发展犹如一场漫长的马拉松,充满著诸多可变因素,孩子的潜力是可以得到更多挖掘的。从这个角度来看,孩子的教育不是「百米冲刺」,早期教育上的「起跑线」对于孩子的人生发展并没有太大的意义,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孩子在人生马拉松中的耐力和潜力。

2.「起跑线」隐喻违背了儿童发展的客观规律

杜威(Dewey. J )曾经说:「许多教育学者总想把儿童期缩短,将成人的知识经验硬装进去。他们以为儿童期是完全白费了的,哪里知道这是真正的教育基础。」儿童的身心发展是连续的、致密的,与之相应的教育也应当伴随孩子的成长步调。然而,「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口号犹如早期教育的理论风向标,给社会带来巨大的广告效应,造成了公众、家庭对孩子成长的急切期待和盲目焦虑。对孩子的教育是一项渐进的、阶段性的长期工程,过分在意「起跑线」上的较量,只会透支孩子的兴趣和信心,必将付出改变生命成长的内在性、连续性、独立性的代价。

3.「起跑线」隐喻是社会竞争条件下「实用理性」的产物

当前社会条件下,人力资源要求之高、工作竞争压力之大,无不让家庭将孩子的教育和今后的事业发展建立起紧密的联系。因此,家长的教育方式已然从「育人为本、尊重天性」中逃逸出来,掺杂了带有自身主观意志的功利想法。比如,家长希望孩子从小学习音乐,于是孩子还没出生就开始著手进行胎教音乐的熏陶;当孩子刚学会说话,就开始为孩子配置钢琴。再比如,家长期望孩子今后读名牌大学,于是让孩子在牙牙学语的年龄就开始背诗词、做算术、说外语。可想而知,儿童身心发展的局限性与认知任务的复杂性之间,不免形成无法调和的矛盾,孩子很可能会因为无法完成的学习任务而饱受挫折。这种只关注短期行为、急功近利的教育思维不免将儿童教育带人了实用理性的漩涡。

二、透视:「起跑线」隐喻的错误导向

1.提前化的儿童教育

皮亚杰(Piaget. J )认为,学龄前儿童的思维活动是基于表象材料之上的,其水平还处在前运算阶段,尚不能完成较复杂的思维操作。相应地,儿童在幼儿园的学习内容及学习方式要跟进和适应其认知发展的内在规律,让孩子在其能力范围内实现思想的启蒙并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然而实际情况是,「学前教育」被偷换成「提前教育」,许多幼儿园把儿童的认知及心理特点弃之不顾,幼儿园课程内容及目标要求遥遥领先于孩子的思维水平和心理承受能力。教育内容上,把本应属于小学阶段的内容如「乘表」等提前至幼儿园,给孩子增加了超出其能力承受范围的学习压力;教育方式上,一些幼儿园已不再是「儿童的天堂」,孩子应有的受教育形式如游戏、活动等被小班化的课堂教学所取代;教学管理上,孩子的作息时间在知识学习本位的教育形势下被安排得十分紧凑,学习的时间和任务几乎达到小学阶段的水平。

然而,当我们热切关注孩子在「起跑线」上的「先机」时,教育的终端输出一定符合我们的期待吗?我们必须反思,早期教育小学化的急切、功利倾向,严重忽略了儿童的思维水平、心理承受和内部规律。我们更多地在乎何时让孩子从事学习,而忽略了帮助孩子找到最适切的方式去感知世界、启迪思维,因此造成了早期教育阶段对孩子的过早和不适当的开发。

2.功利性的教育目标

在我们的思维里,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为子女的未来生活做好准备,教育的成果要在分数、升学、就业上得到实现。在这种实用理性的框架下,家庭仅仅看到了教育的工具价值,过分关注于教育给孩子带来的可度量的实用利益。所以,孩子刚刚出生,父母就开始规划著他们未来的发展路径和职业方向,孩子的学习时间、学习内容都在家长的主观愿望中「理所当然」地进行安排,几乎失去了自主选择的机会。源于外部控制的强制性和功利性,孩子大量的童年时光湮没在被动的学习环境中,个人的兴趣只能妥协于家长精心安排的「书法班」、「艺术班」等。「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反映了家庭「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主观愿望,而这也恰好反映了其对教育的片面认识。

3.边缘化的教育主体

儿童的教育在「起跑线」上已经成为家庭之间的「装备竞赛」,掺杂了诸多旁观者(客体)审视生命成长的个人意志,漠视了孩子(主体)在教育场域中的存在感,遮蔽了孩子作为成长主体的内在决定性。教育作为关怀和滋润生命成长的媒介,其最终目标是实现受教育的「人」的自身成长。对孩子来说,应该被赋予足够的自我认识、自主发展的空间和过程,以体现和发挥其作为生命发展的主体性;对家庭来说,要转变过多干预为适度引导,充分相信孩子的独立监控及自我发掘的能力和潜力,为其提供自由、宽松的身心成长环境。

4.单一化的评价机制

家长惯于把对孩子教育的目标和结果都与其自身的实用主义思维建立联系。在评价上,则无法摆脱一元的、机械的「打分式」评价习惯,惯于依据量化评价标准度量发生在孩子身上的每一点进步。

然而,孩子在教育环境里丰富、深刻的身心体验及其对情感的潜在影响因其无法衡量的因素而没有受到重视。

对即时结果的过度关注,势必忽略了孩子成长进程中的潜在危机和真实需要,孩子为我们带来的骄傲和惊喜或许正是以牺牲其自然天性为代价的。从另一个角度说,每个独立的个体都有其独特的思维和个性,把孩子的学习成果限定在家长主观既定的「标准」下加以评价,往往只关注了孩子在某些方面的显性进步,而几乎忽视了孩子思维深处创造力、想像力的培养及有意义的经验积累。必须承认,孩子的发展潜力是无法预估的,我们无法从眼前可视的微观变化度量孩子的现有能力和发展空间,学校、家庭对孩子要多一点认可和赞扬,多一点宽容和耐心,认可孩子对于事物的个人理解和真实感悟,重视孩子在成长历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思想启蒙。

三、静待花开:早期教育的应然转向

1.尊重儿童的成长步调

儿童的成长是一个致密、渐进的过程,尽管早期的教育能帮助其取得一定的进步,但是外界的干预要基于客观规律,承认和接受儿童认知能力的局限性。我们应保持静待花开的态度对待儿童的发展,对他们成长历程保持应有的信任和足够的耐心,尊重他们身心成长的自然规律,让他们在自然的轨道上逐步实现良性的知识发展、思维延伸及情感滋润。虽然孩子不可能在短期的时间里取得可见的、明显的进步,但是只要家长始终对他们给予足够的耐心和信任,孩子获得的发展是具有生态性和可持续性的。

2.关注儿童的个性培养

作为发展的主体,孩子的个性应该得到充分的彰显。而作为审视生命成长的旁观者,家庭应还孩子以自由、独立的成长环境,对他们的个性保持应有的理解和适当的自觉。此外,对孩子成长的衡量指标不应局限于那些可观、可感的分数、名次上面,而更要发掘潜藏在孩子心理层面、思维深处的潜力和优势,激活他们开发潜能,完善思维的主观能动性。

3.关切儿童的成长需要

「起跑线」隐喻藕合的是应试、求职环境下家庭对于教育的实用思维取向,迎合了家长审视生命成长的焦虑心态,片面地关注了教育结果的局部性、外在性和功利性。我们必须承认,生命的发展是内在的和独立的,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的成长。因此,我们要切实关注到儿童的真正需求,关切他们在成长历程中的心理变化,减少和避免来自我们主观意志的外在干预,让他们的发展诉求得到满足,在简单而丰富的教育环境下协调、健康成长。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