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華為在發布最新款智能手機的同時,也分享了一款與谷歌合作的應用軟件——Track AI。盡管雙方都對對方的"合作身份"避而不談,但這一牽手也被外界解讀為是谷歌數十年來不變的、對與華為等中國巨頭建立商業關系的渴求。不過,最新消息稱,谷歌目前已難擋上頭的壓力,暫停了與華為部分業務往來。

科技巨頭叫停合作,多家芯片製造商也停止供貨?華為或啟動新計劃 新聞 第1張谷歌遵從禁令和華為"分手",多家美國芯片商也停止供貨?

據路透社5月20日援引知情人士報道,谷歌已經停止與華為的部分業務合作,涉及硬件、軟件和技術服務方面,包括旗下智能手機操作系統:安卓。但5月20日下午最新消息,操作系統安卓(Android)官方發布聲明稱,在遵守美國政府全部要求的前提下向用戶保證,現有華為設備上,如谷歌應用商店、通過谷歌應用商店保護提供的網絡安全等服務將繼續運行。

路透社在當天的報道中透露,倘若谷歌徹底暫停上述的與華為的部分業務,這將可能阻礙華為在中國境外的智能手機業務,因為前者將失去對谷歌安卓操作系統的更新訪問權限,只能使用開源版本,谷歌應用商店、Gmail郵箱服務、地圖和YouTube視頻等應用和服務也都不能再使用。

除此之外,據最新報道,包括英特爾、高通和賽靈思在內的多家美國芯片製造商也表示,將不會繼續向華為供貨,直到另行通知為止。有分析師表示稱,華為這些年來依賴於美國的半導體產品,一旦被斷"供應線"將會出現嚴重癱瘓。

科技巨頭叫停合作,多家芯片製造商也停止供貨?華為或啟動新計劃 新聞 第2張

業內人士透露,目前谷歌的舉措對華為在中國境內的銷售沒影響,但是境外有些軟件需要調用谷歌服務才能打開,而且谷歌應用商店受到影響的話,會導致海外用戶可能會放棄華為手機。另據全球權威市場調研機構Canalys數據顯示,2018年華為出貨量為2.06億臺,佔全球出貨量的14.8%。

對於這一"分手"消息,谷歌中國也通過郵件回復新京報,"我們正在遵守這一命令,並審查其影響"。上週,美國總統簽署行政命令,要求美國進入緊急狀態,禁止美國企業使用任何可能會危害國家安全的公司生產的通訊設備。在該條限制令出臺之後不久,美國商務部對外表示已將華為和其70家子公司添加到實體名單中。

海思宣佈備用芯片"轉正",華為或啟用新計劃?

但這打不倒華為。華為消費者業務總裁餘承東在之前就放話,"如果以後無法繼續使用這些系統(Android),我們就準備開始B計劃",餘承東也強調,"華為的確擁有備用系統,但僅在必要情況下使用"。而據新華社5月17日報道,華為子公司海思總裁何庭波當天凌晨向全體海思員工羣發郵件,稱華為將啟用多年來自主研發的芯片"備胎",今後每一個新產品出生,將必須同步"科技自立"的方案。

科技巨頭叫停合作,多家芯片製造商也停止供貨?華為或啟動新計劃 新聞 第3張

曾經的備胎,如今一夜之間轉"正",這是華為最大的底氣。據英國調查企業IHS馬基特公司推算,海思半導體2017年的銷售額在40億美元左右,2018年躍升至55億美元(約380億元人民幣),盡管只有高通(約166億美元)的三分之一,但正在迅速追趕。另外,華為產品中大約30%到32%的部件來自美國,這一佔比也將在華為芯片自立的背景下迅速縮小。

不僅如此,華為公司創始人任正非在深圳華為總部接受了日本媒體《日本經濟新聞》採訪時也表示,美國禁止華為業務的影響將是有限的,"預計華為的增長可能會放緩,但只是小幅的放緩,年度收入增長可能略低於20%。"

科技巨頭叫停合作,多家芯片製造商也停止供貨?華為或啟動新計劃 新聞 第4張

換句話說,即便美方的禁運已經開始、壞消息也一個接一個,但在華為的科技自立的理念以及不會任由擺布的態度之下,華為也定將突破封鎖,進而讓美國看到:中國科技企業的生存能力將超乎其想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