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个国家的了解,我们通常的视角是观察其国家元首;

对一个家庭的了解,我们通常的视角是观察其家庭主劳;

对一个企业的了解,我们通常的视角是观察其谁在领航;

那么,对一个品牌的了解呢?我们观察的窗口和视角又该是什么样的?

这或许是对于媒体人而言一个比较困惑的问题,于我而言亦是如此。我始终认为,品牌是虚幻的,但品牌之所以能让人从陌生到熟悉,从虚幻到真实,从梦想到触手可及,源于品牌背后的人和事。

品牌汲取的是其人和事的精华,因而才有了品牌形象;而其人其事又为品牌赋能,才有了品牌的标准和高质量的团队。

我想,对汽车品牌的认知历程大致应该也是这样一个经过。

迄今为止,中国的汽车市场应该是整个地球村最开放,最包容的一个市场。传统汽车品牌多如牛毛,新兴汽车品牌层出不穷,汽车活动更是不胜枚举,但能让人印象深刻,说出点不一样的真不多。

如果非要做个类比的话,那我们今天就从「问·道2018沃尔沃汽车年中媒体沟通会」说起。

这也是马拉车市第二年参加沃尔沃汽车以「问·道」为主题的年中媒体沟通会,去年在大庆问·道,因为那里有沃尔沃的汽车工厂,今年的「问·道」在浙江安吉。连续两年参加沃尔沃的「问·道」沟通会,从一些细节处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在中国豪华车市场不一样的沃尔沃。

我们参加过很多汽车品牌、很多场次的媒体沟通会,你可能很难想像,在芸芸众品牌中,居然有一个「异类」会专门花一周的时间,集齐公司掌舵的、负责销售市场的、公关的高层,在规定的时间、规定的地点,分别和先后来自全国各地的三批媒体进行既开诚布公的交流,同时又要进行激情四溢的脑力激荡。仅这一点,沃尔沃就做到了与众不同的不一样。

譬如,第一批沟通的媒体均对沃尔沃的品牌建设和营销提出了看法和建议,随后,袁小林就和沃尔沃汽车集团大中华区销售公司总裁陈立哲、沃尔沃汽车集团亚太区企业传播副总裁赵琴以及团队其它成员开会研究媒体朋友们的建议。在与第二场媒体朋友进行「健康」主题的沟通时,讲到兴奋处,袁小林会站起身来回答问题。

有的媒体沟通会,美其名曰「沟通」,但实则是有沟无通,单向交流,单边发布成绩单,毫无互动可言。你要提个问题吧,要么按规定动作来,要么碍于面子想问的问题只好吞到肚子里。沃尔沃的媒体沟通会,这条沟真的是疏通了的,双向互通!除了常规动作要晒晒自己的半年业绩外,沃尔沃汽车集团全球高级副总裁、亚太区总裁兼CEO袁小林和他的团队都想听取媒体来自营销、品牌、产品、服务,甚至经销商的意见。

无论是在沟通会场上还是在场下,无论是在饭局前还是饭局后,媒体朋友问得多,沃尔沃「道」得也不少。

在这样的媒体会场合究竟能提出多少建设性的意见,这其实是件很难的事情,当然,我也一直好奇汽车厂家是否认真听取了媒体朋友的意见,又能采纳多少?期间,龚咪发了一条朋友圈,说感觉很多媒体都可以开公司了,席间,潮哥就龚咪发的这条朋友圈问袁小林有什么看法。

大家都说这是一个碎片化的时代,但其实我们很难抓到一块碎片,但这几天大家提的问题都非常好,我真的很激动。譬如自动化、电气化的问题,产品、品牌的问题……

如何在形式上和内容上开好一场媒体沟通会,是很多汽车品牌公关部非常头疼的一个问题,沃尔沃今年就来了一个让众多媒体难忘的开场式。他们针对三批媒体人士的不同特点,分别确定了三个团建主题,马拉车市所在的第二批媒体进行的就是以「高空绳索」为主题的团建项目。这个项目不仅野蛮体魄,更考验胆量和技巧。攀爬行进途中,袁小林走在我的前面,在闲谈这22道关口哪道是最难的时候,袁小林若有所思地说:「当你有选择的时候,你一定会选择最容易的;当你没有选择的时候,你只能选择那个最难的。」

这句话既能鼓励你在遇到下一个坎时必须义无反顾,同时也让人理解沃尔沃为何能在短时间内,在中国市场能完成几万辆到10万辆的突破?因为有一个「领航员」无时无刻不在思考的状态中。

此外,在沟通会环节,袁小林讲得最多的四个关键词是「平衡」「体系」「速度」「效率」

在今年上半年的销量成绩单中,沃尔沃全球销量达到了317639辆,增长14.4%;中国销量达到了61480辆,增长18.4%。S90销量稳定,XC60换代成功,XC90持续增长……

似乎一切都是好消息,但这些数字和业绩在被通报的那一刻依然成为了过去。面对沃尔沃在中国市场未来年销20万辆、甚至50万辆的目标,更大的挑战还在后面。

马拉车市相信,无论在沃尔沃前行的道路上还有多少道难关,袁小林和他的团员们都会迎难而上,勇往直前。

他们挑战的既不是别人,更不是自己,而是因为:路在那里,目标在前方。

部分图片源自网路,请作者联系我们,以奉稿酬


推荐阅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