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一個國家的瞭解,我們通常的視角是觀察其國家元首;

對一個家庭的瞭解,我們通常的視角是觀察其家庭主勞;

對一個企業的瞭解,我們通常的視角是觀察其誰在領航;

那麼,對一個品牌的瞭解呢?我們觀察的窗口和視角又該是什麼樣的?

這或許是對於媒體人而言一個比較困惑的問題,於我而言亦是如此。我始終認為,品牌是虛幻的,但品牌之所以能讓人從陌生到熟悉,從虛幻到真實,從夢想到觸手可及,源於品牌背後的人和事。

品牌汲取的是其人和事的精華,因而纔有了品牌形象;而其人其事又為品牌賦能,纔有了品牌的標準和高質量的團隊。

我想,對汽車品牌的認知歷程大致應該也是這樣一個經過。

迄今為止,中國的汽車市場應該是整個地球村最開放,最包容的一個市場。傳統汽車品牌多如牛毛,新興汽車品牌層出不窮,汽車活動更是不勝枚舉,但能讓人印象深刻,說出點不一樣的真不多。

如果非要做個類比的話,那我們今天就從「問·道2018沃爾沃汽車年中媒體溝通會」說起。

這也是馬拉車市第二年參加沃爾沃汽車以「問·道」為主題的年中媒體溝通會,去年在大慶問·道,因為那裡有沃爾沃的汽車工廠,今年的「問·道」在浙江安吉。連續兩年參加沃爾沃的「問·道」溝通會,從一些細節處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在中國豪華車市場不一樣的沃爾沃。

我們參加過很多汽車品牌、很多場次的媒體溝通會,你可能很難想像,在芸芸眾品牌中,居然有一個「異類」會專門花一週的時間,集齊公司掌舵的、負責銷售市場的、公關的高層,在規定的時間、規定的地點,分別和先後來自全國各地的三批媒體進行既開誠布公的交流,同時又要進行激情四溢的腦力激蕩。僅這一點,沃爾沃就做到了與眾不同的不一樣。

譬如,第一批溝通的媒體均對沃爾沃的品牌建設和營銷提出了看法和建議,隨後,袁小林就和沃爾沃汽車集團大中華區銷售公司總裁陳立哲、沃爾沃汽車集團亞太區企業傳播副總裁趙琴以及團隊其它成員開會研究媒體朋友們的建議。在與第二場媒體朋友進行「健康」主題的溝通時,講到興奮處,袁小林會站起身來回答問題。

有的媒體溝通會,美其名曰「溝通」,但實則是有溝無通,單向交流,單邊發布成績單,毫無互動可言。你要提個問題吧,要麼按規定動作來,要麼礙於面子想問的問題只好吞到肚子裏。沃爾沃的媒體溝通會,這條溝真的是疏通了的,雙向互通!除了常規動作要曬曬自己的半年業績外,沃爾沃汽車集團全球高級副總裁、亞太區總裁兼CEO袁小林和他的團隊都想聽取媒體來自營銷、品牌、產品、服務,甚至經銷商的意見。

無論是在溝通會場上還是在場下,無論是在飯局前還是飯局後,媒體朋友問得多,沃爾沃「道」得也不少。

在這樣的媒體會場合究竟能提出多少建設性的意見,這其實是件很難的事情,當然,我也一直好奇汽車廠家是否認真聽取了媒體朋友的意見,又能採納多少?期間,龔咪發了一條朋友圈,說感覺很多媒體都可以開公司了,席間,潮哥就龔咪發的這條朋友圈問袁小林有什麼看法。

大家都說這是一個碎片化的時代,但其實我們很難抓到一塊碎片,但這幾天大家提的問題都非常好,我真的很激動。譬如自動化、電氣化的問題,產品、品牌的問題……

如何在形式上和內容上開好一場媒體溝通會,是很多汽車品牌公關部非常頭疼的一個問題,沃爾沃今年就來了一個讓眾多媒體難忘的開場式。他們針對三批媒體人士的不同特點,分別確定了三個團建主題,馬拉車市所在的第二批媒體進行的就是以「高空繩索」為主題的團建項目。這個項目不僅野蠻體魄,更考驗膽量和技巧。攀爬行進途中,袁小林走在我的前面,在閑談這22道關口哪道是最難的時候,袁小林若有所思地說:「當你有選擇的時候,你一定會選擇最容易的;當你沒有選擇的時候,你只能選擇那個最難的。」

這句話既能鼓勵你在遇到下一個坎時必須義無反顧,同時也讓人理解沃爾沃為何能在短時間內,在中國市場能完成幾萬輛到10萬輛的突破?因為有一個「領航員」無時無刻不在思考的狀態中。

此外,在溝通會環節,袁小林講得最多的四個關鍵詞是「平衡」「體系」「速度」「效率」

在今年上半年的銷量成績單中,沃爾沃全球銷量達到了317639輛,增長14.4%;中國銷量達到了61480輛,增長18.4%。S90銷量穩定,XC60換代成功,XC90持續增長……

似乎一切都是好消息,但這些數字和業績在被通報的那一刻依然成為了過去。面對沃爾沃在中國市場未來年銷20萬輛、甚至50萬輛的目標,更大的挑戰還在後面。

馬拉車市相信,無論在沃爾沃前行的道路上還有多少道難關,袁小林和他的團員們都會迎難而上,勇往直前。

他們挑戰的既不是別人,更不是自己,而是因為:路在那裡,目標在前方。

部分圖片源自網路,請作者聯繫我們,以奉稿酬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