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梵高和莫奈和达芬奇看到了《兰亭序》我想,这是一个奇妙的场景,这也是东西方文化的一次碰撞和融合。

我们都知道,梵高,莫奈,和达芬奇都是绘画界的巨人,而《兰亭序》也是我们书法中的极品,虽然书画不分家,但是书和画又不是同一个概念,特别是西方的画就和书法不能结合了。

一般来说,都是在国画里加入书法,没有说在油画里加上书法的。

所以,我觉得他们看到了我们书圣王羲之的《兰亭序》既可能产生艺术上的共鸣,也有可能有著道不同不相为谋的无奈。

不过,我觉得,像这些世界级的文化艺术大师对待不同的文化有著相同包容的心,会品味到《兰亭序》的书法之美,就像他们欣赏西方的油画一样。

不光是《兰亭序》,中国的绘画也足以让他们叹为观止,这是真正同领域的文化碰撞,文化气息相通。

书法对于他们来说,可能是一门陌生的艺术,他们也不会从笔法,结构,章法来分析《兰亭序》的精妙之处,也许他们会从绘画的层面来欣赏《兰亭序》。

对此,你的看法是什么呢?欢迎大家留言,感谢关注,我是铁匠论书画!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无论是义大利复兴时期的巨匠里奥纳多.达芬奇或者印象主义大师莫奈和后印象主义大师文森特.梵高先生假如看到晋右军「书圣」王羲之的《兰亭序集》,可以肯定的说,虽然他们看不懂文字内容说的是什么,但是他们都会惊呼中国的书法艺术是世界上最完美的「绘画」。因为,中华传统文字书法的线条本身就是「轻重缓急」无以伦比的绘画线条。抽象主义大师康定斯基的抽象绘画作品有许多灵感来自中国国画的泼墨效果。

达芬奇的素描线条有些很类似中国书法的线条,梵高的绘画技法、表现方式有许多也是来自中国的线描笔触和日本的浮世绘表现方法。

中华民族的瑰宝:书法,世界上首屈一指无国、无人可比拟!


梵高画著向日葵正在琢磨著黄色调够不够饱和,看到兰亭序后笔触更加的流畅,跳跃。对兰亭序可谓相见恨晚呀。

莫奈看后赞誉有加,这和我的画异曲同工之妙呀,隐隐约约,朦朦胧胧,不愧是印象派书法呀。

达芬奇,拿著尺子测量了精准的尺寸后得出结论近乎完美的比例。

以上纯属调侃,前辈们莫怪哈


好个脑洞大开的问题,题主这种兰亭粉丝可能有太多的孤芳自赏了,中国的方块汉字是中国文化区别于其它文字的另类,中国人从小就学,胜至喊第—声妈时,还不知道「妈」这个字时就学会了发音。

各国人,各民族的人都有义务发扬光大自己民族文化,崇拜民族文化的义务。但是要把自己民族文化推广出去可不是那么容易,我们崇拜中国方块字是产生在骨子里的。也可说是根深蒂固的基因遗传。王羲芝的兰亭序,是中国书法的骄傲,但就中国人也不是人人都崇拜,更何况几个老外呢?

我们在来看梵高,这个人是地地道道的孤僻,个人崇拜者,我们现代人评价他的画作,是抛开他的人品,单论他的艺术创作的独特性,他的艺术是另类,他的艺术色彩鲜美,笔调流畅,有动感。但梵高生前的生活可不敢恭维,常自以为是,为人固持,孤僻,或愚蠢,从作品来看,他不会接收其它文化艺术,既使是穷困僚倒,孤独的死去,也不会吸收他人的艺术或生活的帮助,兰亭在梵高的眼中,—文不值。

莫奈,他只对鲜艳的人体有兴趣,对大自然的花草较敏感,他是画家,但不是书法家,更不是中国书法家,你让它看兰亭这种手写体象形字,他会头疼,他会把兰亭扔到远远的。

达芬奇,我们知道,这个老先生是个艺术狂,做任何事都很认真,爱盘根问底。他不但是大画家,还是物理学家,化学家,数学家,医学家。他如果生前见过方块字,会当作宝贝去深入研究,很可能会多个头衔,「东方汉文研究家」,见到兰亭可能会比划比划。

在艺术史上,还有—位名人,毕加索,这个人当初见过中国写意画时,几乎疯狂,他可能对兰亭更有兴趣。不过这个超前的另类艺术家,他如果真见到兰亭序,真来练兰亭,也许、会把中国书法学子气死,他老先生会把兰亭改变成鬼神莫测的魔文。祘了吧,还是别给他看好了。兰亭是中国人的兰亭,我们自己当宝得了。


梵高达芬奇等人是西方鼎鼎大名的艺术家,追随者众多,他们如果看到兰亭序会怎么样?这个问题的根本是他们能欣赏兰亭序或者说中国书法吗?我觉得应该能欣赏。特别是画家,因为书法和绘画同属艺术,书法是纯线条,其中又把个人情感自己审美融入其中。便是这「审美融入其中,」所以外国人才有可能欣赏我们的书法,同时他们才有可能能欣赏兰亭序。兰亭序属于一个比较正的,秀丽的美感,这种美好很大众,如果梵高达芬奇看到兰亭序,我希望他们不会只说「哇塞,中国书法」。我希望在以后的某天,外国人能对我们的书法说出「矫若游龙」等方面的评语。诸君努力,把中国文化和书法发扬,达至四海。


天外奇书,妙不可言


他们看到了《兰亭序》=看到了天书!


与你我相同,好说不出来,不好又仿佛挑不出毛病。


感谢邀请。

哇,厉害!

哇,厉害!!

哇,厉害!!!

梵高:「达芬奇、莫奈,你们两个在哇什么?」

达芬奇:「???」

莫奈:「我以为你是在告诉我们,这作品叫《哇,好厉害!》」

谢谢。


两个不同的文化,时代,相碰在一起,必然会产生不同的观点。在西方的文化,达芬奇是文艺复兴时代的,这时期的思想主要是描绘客观为主,真实的表现。如果达芬奇看到了,肯定会觉得兰亭序就是「乱来」。兰亭序更多的事表现王羲之的个人情感。

到了印象画派,思想则开放了很多。印象画派中主要也是表达个人情感。看到兰亭序,则会「接受」的态度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