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最正宗的巨野特色小吃

要说一个地方的特色传统美食,一是要正宗,即手艺是老辈子传下来的;二是要有特点,即附近周边乃至全省全国独一无二。按照这两个标准,恐怕很多地方的小吃只能把「特色」、「传统」去掉了。

巨野县地处中原腹地,盛产五谷,因此各种面食种类繁多,随著岁月的不断沉淀,一些制作讲究、口味独特的风味小吃也脱颖而出,成为巨野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过去,巨野师范和西关小学(现在的巨野实验小学)之间有一个大广场,巨野城里人称其为「集场子」,那时「集场子」每天一「集」、十天一「会」,「集」在早晨,也即现在说的早市,巨野城里人几乎每天都要赶集;「会」可以理解成一个超级商品交易市场,这一天,周边各县的农民、生意人都会来「赶会」,「会」上分区域,有车市、牛市、马市、绳市、肉市、菜市等等。因交通便利,巨野的「会」绝对可称得上「盛大」,除了「集场子」,有时巨野城里的大街小巷也成了各类交易的场所。赶集、赶会,是过去巨野人的一种生活方式,「集场子」也自然成为巨野城里最重要的经济、文化、社交、贸易的中心,因此这里也就成为巨野县各类特色小吃的云集之地。

记得小时候,巨野「集场子」上最常见的美食当属香油果子、吊炉烧饼、羊肉盒子、炸糖糕、羊肉包子、米豆粥、豆沫子。后来,又有了罐子汤、油茶、胡辣汤等。至于糁汤,那是近些年才从济宁、临沂传到巨野的,不算巨野的传统美食。

巨野的特色小吃贵在「独特」,独特是因为制作精细考究,口味独一无二、绝无仅有。

米豆粥,以小米、黄豆为主原料,经浸泡、磨浆、过滤、熬制等过程,使其粥汁洁如白玉、入口即化、香醇无比。因在熬制过程中自然形成的特殊焦糊味,因此,巨野人也叫它「糊粥」。几十年前,「集场子」西北角有一个国营的小饭店,这里的粥最有名,我小时候,一大碗粥只卖三分钱,为了揽客,店家还会送上一把素丸子,这时卖粥人会边给客人盛粥边吆喝:喝粥哩喝粥哩,喝粥不要丸子钱……糊粥,是巨野人心中无可替代的味道,它是游子对家乡最深刻的味觉记忆。

与糊粥最搭配的,应该是香油馃子了,过去巨野人起早儿赶集,来一碗糊粥,再来一个馃子,绝对是最精致的享受,尽管价钱不贵,但非有钱人家,一般人也是享受不起的。巨野的香油馃子,不仅形状独特,最主要的是这种形状会自然形成独特的口感,外圈较细吃起来焦脆,内圈较粗吃起来松软,比起跟它相似但外形简单粗暴的油条,它不仅外形优美,而且一「馃」两吃,味道更好。也许因香油果子有「圆满」的寓意,所以在过去经济匮乏时期,香油果子不仅用来一般的走亲访友,还是新女婿第一次去见丈母娘的必备「大礼」。那时,新女婿会把几十甚至上百个香油馃子用竹竿串起来绑在自行车的后座上,一路上把铃铛晃得山响,引得路人侧面,皆曰:有面子!

吊炉烧饼,同样是巨野人的最爱,其外形、内在比起周边各县市的各类「烧饼」,要高级好几个档次,与它相比,所有的外地「烧饼」都不叫烧饼,只能叫烙饼。巨野的吊炉烧饼做法独特,两口大铁锅上下相对,形成一个大「烤箱」,当倒扣的铁锅上贴满了饼子,香味立马就开始在四周弥漫。刚出炉的烧饼,外皮香脆,内瓤香软,尤其它淡淡的、恰到好处的「碱」味,成为巨野吊炉烧饼区别于所有外地烧饼最显著的特色。烧饼含水少便于携带,所以出远门儿的巨野人常会随身带上几个,山高路远,可以充饥,也能让家乡的味道多陪自己一程。过去回老家,离开时家人会特别准备几十个大烧饼,以作为给远方亲友的馈赠。

炸糖糕,是小时候记忆中最甜的美食,百吃不厌。巨野的糖糕刚炸出来圆圆的、鼓鼓的,外皮焦酥,内皮滑糯,小咬一口,糖汁就顺著嘴角流下来,好吃极了……只是巨野糖糕的做法比较特别,一般人很难掌握,所以现在巨野的集市上已经很难吃到正宗的炸糖糕了。巨野城里有位炸糖糕的老妈妈,是老辈传下的手艺,糖糕做得正宗,所以生意很好,但老人毕竟年事已高,70多岁了,据说如今已经很少出摊儿了。

说巨野美食,并不止以上几种,样数多了去了。巨野的羊肉盒子、羊肉包子,用巨野当地产的青山羊肉作馅儿,不膻不腥,吃起来满嘴溢香;巨野的豆沫子,配以黄豆、花生、粉条、豆腐皮、胡椒、姜末等,营养丰富、老少咸宜,最配吊炉烧饼,比之现在常见的胡辣汤营养和口味要好出一百倍。另外,记得小时候还有担著挑子走街串巷叫卖的芝麻糖饼、炸糕(用黍米、红枣制作油炸糕饼)等等,都几十年没有见到了,应该是已经绝迹了。

任何一个地方的传统美食,都需要发掘和传承,巨野的好吃的东西很多、很有特色,但现在已经很难品尝到像过去那样正宗的巨野美味了。做法、用料越来越随意,特色也就越来越淡了,希望巨野传统美食后继有人,发扬光大,让我们这些远离家乡的巨野人也能时时闻到那些记忆中家的味道。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