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李家萓
摄影/李家萓、许荣辉

    只要方向对,不怕路遥远,慈济大学学士后中医学系今天举行第五届授袍暨宣誓典礼,他们是大学毕业后透过考试进入到慈大后中医学系,今天38位授袍生中有人年龄已经超过40岁,虽然求学过程比多人多绕点弯,最终终能实践自己的理想和兴趣。

    后中医学系三年级刘又升同学带领著大家宣誓:「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刘又升表示,这段由唐朝孙思邈所写的《大医精诚》,是学中医的人必遵从的医德典范。高中时刘又升对中医产生兴趣,大学念中国医药学大学生物科技系,但他从没放弃梦想,当完兵后在准备考试前将《大医精诚》背起来,勉励自己一定要成为中医师,今天他在宣誓典礼上大声念出誓词,是对自己这段学习之路负责,也期勉自己要做到誓词里的每一句话。

    今天典礼包括慈济医疗志业执行长林俊龙,慈济大学医学院杨仁宏院长,慈济医院何宗融副院长,慈大后中医学系师长、慈懿会以及家长们前来祝福。林俊龙执行长表示,不管是中医或西医,能够将病人的病治好的就是好医师,同学们要以病人为师,放大眼睛看看前辈们如何治病开药,将所学灵活应用。

    静思精舍师父德(木雨)和德清师父亲自授予针灸包和听诊器并为同学戴上念珠祝福,手里拿著针灸包贺培庭同学笑容满满,因为这不只是她的理想更是三代中药行的传承,贺培庭的妈妈李宜静今天也从嘉义来参加授袍典礼。李宜静表示,其实在高中时她就希望培庭能够念医学,但是当时培庭对国际贸易非常有兴趣,所以就去念台大国企,大四时才决定念后中医,家里中药行从父亲到李宜静经营已经有60几年了,父亲当年知道培庭想要读中医非常开心。贺培庭表示,小时候是吃阿公开的药长大,阿公的中药行几乎没有关门休息过,即使是过年一通电话阿公也会开门帮忙,大四时想要找一份可以一直帮助人的工作,就想到阿公,她希望可以当一个比阿公更厉害的医师。

    科系来自四面八方,同学间卧虎藏龙,105级同学展现却是无比的团结,在各种竞赛中屡获佳绩,去年中医师第一阶段考试时全班有11人入榜前20名,其中还包括榜首和榜眼。后中医学系林宜信主任表示,同学们用心学习才能有今天的成就,鼓励同学到医院后要以感恩,尊重,爱与大家相处,更要心系病人,视病如亲。

    三年学习生涯,同学中有人历经结婚,生子,还有因病往生,也因为这段比别人多走一点的路,让同学们更懂得把握机会。陈玮毅同学是这次典礼的总召,从2月开始筹备活动,召集同学却不以为累,对他来说反而是学习的机会。陈玮毅表示,后中医的课很重,一学期多达30个学分,但是因为经历过一次大学,他知道承担责任可以让自己成长,所以从大一开始就积极参与活动,担任过迎新,系学会干部等,陈玮毅因为念大学时在实验室遇到瓶颈,偶然听了一场中医演讲后,决定考后中医学系,陈玮毅觉得,走过的路没有白走的,每一个经历都会成为人生的养分,大学学的是生物医学看的是小东西,现在学中医看的是全人,从小到大可以互相应用,也祝福所有的同学们终于实践梦想,效法孙思邈大医王的精神,以诚正信实服务病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