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寻找家庭教育真智慧

导读:家规不是新鲜词儿,可是仔细想想,您的家里有家规吗?您执行过家规吗?家规不是对孩子的控制,而是从家庭开始建立规则意识,规则意识是孩子走入社会必备的素养。

陈钱林的两个孩子杳杳和杲杲,懂礼好学,很有家教,年纪轻轻就分别考入中科大和南科大少年班,综合素质那是杠杠滴。听他来分享「陈氏家规」。
家规如何制定?

尊重孩子的民主权利,与孩子共同制定「动态家规」

以家规教育孩子,是行之有效的传统家庭教育方式。杳与杲小时,我制订了一些家规,如按时睡觉、不能挑食、不能打架等。

大部分家规是动态的,是在孩子们犯错之后总结出来的。孩子们2岁多的一天,吵架了,原因是分葡萄干时一人多一人少。我在解决中,先从杳杳的葡萄干中拿一些吃掉,这下杲杲的多了,杳杳不肯;我又从杲杲的葡萄干中拿一些吃掉,这下杳杳的多了,杲杲不肯;最后两人的葡萄干都被我吃光了,这时他们才突然发现问题所在,于是都哭了。我借机教育他们,不相让的双方最终都会有损失,后来就有了「吃零食时要相让」的家规。

还有一次,孩子们吵架,杳杳关起门来大哭。我觉得孩子反锁屋门很危险,因此事后,家规中又多了一条「哭的时候,门不能反锁」。

孩子们对家规很在乎。如孩子们曾在楼梯上玩时摔倒,后来就有了「不能在楼梯上玩」的家规。孩子们很自律,好几次在楼下吵架,都哭了,上楼时在楼梯上还互相提醒讲安全,上了楼后继续吵架。

家规的制订和实施,应该尊重孩子的民主权利。孩子小时,父母是他们的精神支配者,孩子自然都会听家长的,尽管如此,家长还是要多听听孩子的意见。稍大时,孩子的个性增强,如果家长总是显示不可挑战的专制,就容易使孩子产生叛逆心理。
家规如何执行?

规则教育以激励为主,违反规则必须受批评惩罚

孩子的生长是与规则斗智斗勇的过程,如果孩子有些试探,家长任其发展,孩子就会摸透家长的心思,有一次妥协,就会有第二次,最后就会破坏规则。

如孩子常会以哭闹来试探家长,家长绝不能因为孩子哭了闹了就满足他们的欲望,不然,孩子都会以哭闹来应对。所以,当孩子第一次哭闹时,家长不能心太软,要断然给予批评并让孩子感受到哭闹是没有用的,孩子自然就不会以哭闹来要挟父母了。

规则教育,应以表扬与奖励为主。杳与杲小时侯,只要遵守了家里的规则,都会受到我的表扬。出门做客,之前我会与孩子们讨论应有的规矩,回家后,又会进行总结,表扬孩子们好的表现。长此以往,孩子们的规则意识就特别强。

违反规则者,必须接受批评甚至惩罚。如果孩子犯了严重的错误,家长也只是轻描淡写地说说,结果孩子就会越来越野蛮。
家规如何延伸到社会规则?

对孩子违反基本道德或法律准则的言行零容忍

我曾看到一名儿童打骂父母,父母居然笑著应对。试想,如果父母都可以随意打骂,还有什么道德可以敬畏?

幼小的孩子,心灵如同一张白纸,家长要及早培养孩子对道德、法律的敬畏感。当孩子违反道德、法律规则时,家长要零容忍,要夸大其词地告知严重后果。孝顺父母,感恩老师,不伤害他人,这些都是最基本的道德或法律规则,幼儿时就要主动教给孩子。

希望孩子长大后守法,就要让孩子从小了解法律的尊严与违法的代价。触犯法律的事,不能等同于一般的错误,如果接近突破法律的底线了,家长也只是批评一下就了事,许多孩子也就认为,干了坏事无非只是受批评而已。

我常通过故事分析的形式,对杳与杲进行法律和道德教育。报纸上的新闻报道,常被我用作素材。一次,我和孩子们对一则宣判犯罪分子的报道进行讨论,单纯的孩子对判死刑感到害怕,我就和他们谈,什么是法律的尊严。2005年底,我看到报纸上报道温州山区有一位小男孩,父亲患病,年仅10岁的小男孩坚信山上的草药可以救父亲,不管天气多么恶劣,他都没有停下寻药救父的步伐。当天,我就与孩子们讨论这个道德故事,孩子们从中感悟了孝心。
结语

曾有人戏言说,中国是规矩最多的地方,但也是最没规矩的地方。值得反思啊!习大大曾说,治理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关键是要立规矩、讲规矩、守规矩。信哉!没有规矩,就没有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那自由、和谐也就无从谈起。往者已矣,来者可追,亲爱的们,培养懂规矩、守规矩的文明下一代的重任就落在我们身上了,加油!

推荐阅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