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山东省曲阜是孔子的故乡,因为孔子而闻名世界,被称为“东方圣城”、“东方耶路撒冷”。在曲阜城以北1.5公里的地方,坐落着世界上规模最大、延续时间最长、保存最完整的家族墓地——孔林。

根据史料记载,孔林原名至圣林,是至圣先师孔子和后裔的墓地,从建立之日起到现在已经传承了2400多年,里面埋葬着从古至今孔子的直系后代,人数多达十万人。孔林的面积经过各个朝代皇帝的赏赐不断扩大,现在已经占地超过三千亩,面积甚至比曲阜城还大。

为什么孔林能够绵延至今传承2400多年?很多老百姓都相信是因为孔林的风水好。关于孔林的风水,当地有很多坊间传说:相传,古时不管山东地区干旱多厉害,只有孔林中的草木不见枯萎,土壤也是湿润的。而且整个孔林中从没有老鼠,也没有蛇虫等毒物。

孔林这块风水宝地是孔子死前自己选择的,根据《论语》、《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在73岁的时候,召见子贡前来,对他说自己阳寿将尽,要选择一块墓地。在子贡的陪同下,孔子走遍了曲阜附近的山山水水,最终选定了曲阜城北的泗水河之滨的一块地作为葬身之所。

孔子死后,他的弟子按照礼制为他守孝三年,只有子贡独自守陵六年。史书记载,在为孔子守陵期间,子贡在陵墓旁栽种了一颗南方珍惜的楷树,以表达对孔子的思念之情。后人为了弘扬子贡尊师重道的精神,在他守陵的地方建造了一座房屋,命名为“子贡庐墓处”。不过到了明代,子贡中的楷树枯死,现在的树是康熙年间补种的。

孔子曾对弟子说过,家族墓地风水会直接影响到后代子孙的兴衰,但当年孔子死后,后代为他修建的陵墓风水并不是十全十美,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缺陷,直到他死后270年才被修改过来,而这一切都要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说起……

秦始皇一统天下之后,推行法家,打压儒家,在秦朝实行焚书坑儒,孔子作为儒家的创始人自然是首当其冲。当时秦始皇不仅派兵将孔府查抄,还让士兵大肆盗挖孔子陵墓,破坏孔家祖坟的风水。

当时的士兵在陵墓与孔子以前居住的阙里故宅中间挖了一条人工河,想阻隔孔氏祖坟的风水。可人工河挖好之后,没多少年秦朝就灭亡了,而汉朝建立之后,儒家得到了朝廷的重用,孔子以及孔氏家族的地位也水涨船高。

从那之后,孔子后人认为,这条河正是孔子当年就预料到的圣水,早年孔林缺的就是这条河,秦始皇甘愿为孔子效劳,帮助完成了孔林风水的最后一项工程,因此孔林才能传承了2400年。

参考文献:《史记·孔子世家》、《论语》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