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原因,一、这是师傅天道圣人鸿均老祖的命令不得不从;二、封神只需三百六十五仙,通天教主当时徒子徒孙共一万一千多,就是全部都是截教门人,对截教而言占比很小,只是后来元始天尊联合太上老君以大欺小并言语间蔑视截教,气昏了通天教主使他失去理智地摆下万仙阵,被四圣联合团灭才导致截教损失那么惨重。

元始天尊创立阐教,教徒十九仙(含十二金仙)。太上老君创立人教,教徒玄都法师和度厄真人。通天教主或许是因为降生于山林之内的缘故,唯对这自然生物情有独钟,世间各类树神花神以及狐仙虎仙,大都是通天教主的门人。因为他的门人大都是飞禽走兽,花花草草,于是就被认为是妖孽的祖宗,并将其门下弟子统归到一起称为截教。因为通天教主不嫌弃所有徒弟出身善于教授,曾经的截教万仙来朝、欣欣向荣,在三教中一支独大,引起元始天尊和太上老君的嫉妒,也引起师傅鸿均老祖的忌惮和西方教接引和准提的眼馋,后来封神过程中,这几方力量联合把截教肢解了。万仙阵后截教众仙死的死,被西方教收的收,剩下的两三百散仙也随著通天教主被鸿均带走而作鸟兽散。

纵观整个封神过程,截教弟子虽大多不是人类出身,却是最讲义气和感情的,好像有些讽刺。通天教主一直被人算计,其实都是被动参与其中,之所以后来不守规矩想重开六合,都是老实人忍无可忍的爆发,撇开对错,他的重情重义尤其是淳淳护犊之情确实令人感动。


《封神演义》中,对于阐教截教的相关表述说得并不是很清楚。全书看完之后,我们读者只能有一个「截教教众大多是反派」的印象。所以为了解释清楚这个问题,笔者将一点一点分析说明。

(一) 阐教、截教究竟是什么样的教

天地开辟之后,天地间第一位大神就是鸿蒙老祖,也叫 鸿钧 老祖。鸿钧老祖其实就是天地未开之前混沌世界的主宰,盘古手持大斧劈开天地,死掉了,鸿钧老祖依然是开天辟地之后的第一位大神。

鸿钧老祖随后收了三个徒弟,就是元始天尊,太上 老君 ,通天教主。元始天尊创立了阐教,太上老君创立了道教,通天教主创立了截教。三教教义都出自鸿钧老祖的教义。鸿钧老祖没创教,但是有教义。

1. 阐教

《说文解字》:阐,开也。《易》曰:阐幽,(读如记)辞传文。 南朝刘勰《文心雕龙·神思》:至精而后阐其妙,至变而后通其数。

阐教就是阐明先天教教义的教派。换言之,元始天尊是鸿钧老祖先天教教义的首席传承人,具有对先天教教义的权威解释权。而且这个权力是得到鸿钧老祖认可的。正因根正苗红,所以阐教弟子自以为高人一等,看不起截教中人,经常肆无忌惮的骂人家畜生禽兽。

2. 道教

《说文解字》:所行,道也。一达谓之道。道就是从一而终的行动。就是说太上老君是鸿钧老祖先天教教义的执行者,行动派。一套理论只有运用到实践中改变事物状态才能体现其价值,空谈好不好没有意义。

3. 截教

《说文解字》:截,断也。就是说,先天教教义在通天教主这里被截断了,发展不下去了。通天教主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和思考,跟元始天尊太上老君不同。先天教教义是混沌世界的教义,现在世界变了,天地开了,这套教义已经不适合新世界了,得改。所以他广收门徒,毛羽畜生都收入麾下,就是想把这套东西扩大,让万物生灵共同探讨,不能局限在一方。

因此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之争,其实就是争夺对先天教义的解释权。

通天教主为何战败了?因为道教的太上老君和西方教的接引准提都支持元始天尊,不支持通天教主。四个打一个,胜负毫无悬念嘛。有人问鸿钧老祖对通天教主的态度,其实没有影视剧渲染的那么恶劣,从本心而言鸿钧老祖是非常喜欢通天教主的,最后通天教主被四大高手追杀,还是鸿钧老祖亲自出面救了他一命。

《封神演义》中,作者虽然没有一开始就写截教之恶,然而其反面形象却是一早 就安排好的,根据小说情节发展,我们会不由自主地站在阐教的立场上审视截教。

(二) 通天教主支持封神行动的原因

第一,通天教主觉得封神大战主要针对的是阐教门人。

封神大战发生的两大理由,无一不是针对阐教十二金仙。不仅仅是女娲和昊天上帝,整个仙界都垂涎十二金仙。尤其昊天想让玉虚宫十二金仙向他称臣一事,令通天教主觉得这是一次针对阐教的行动,于是在榜单上签了字。

阐教十二金仙是昆仑山上玉虚宫中元始天尊门下的十二弟子:广成子、赤精子、玉鼎真人、太乙真人、黄龙真人、文殊广法天尊、普贤真人、慈航道人、灵宝大法师、惧留孙、道行天尊、清虚道德真君。

第二,通天教主让门人闭门不出,坐看阐教倒霉。

通天教主为了警示弟子,特意在碧游宫大殿前张贴一副对联,文曰:紧闭洞门,静诵黄庭三两卷;身投西土,封神榜上有名人。应该说,通天教主对封神大战可能对截教带来的危害,已经足够重视。

可惜通天教主被委以重任的徒弟长耳定光仙背叛了,截教门人惨遭屠戮、被掳,连诛仙四剑也被阐教抢了,最后只剩无当圣母和二三百名散仙。虽然是天数,但此恨怎能消除,三友情义破裂。

第三,劫数将至,必须应对。

也正是因为劫数将至,如何化解,共同商议封神榜一事。

封神大战的原因,第一,便是阐教十二金仙的杀劫;第二,是昊天上帝命令十二仙首称臣,所以三教相商订立封神榜;第三,便是成汤该灭,周室当兴;第四,神仙犯戒,元始封神,姜子牙享将相之福。

纵观全书,我们没有看到截教门人做什么坏事。反而到是阐教门人以杀罚临身这种无稽的借口杀人。如果通天教主错在收了很多妖精徒弟,收了「不分披毛戴角之人,湿生卵化之辈」。那么姜子牙不也是这样做的吗?七个徒弟,除了武吉之外全是妖精,阐教又有什么理由以此诋毁截教呢?


《封神演义》中截教几乎全军覆没,那么当初通天教主为什么同意封神呢?首先有两个必要的因素是通天教主无法抗拒的。

第一.昊天上帝,起初天庭神职空缺需要补充人力。昊天上帝看中的十二金仙拒绝臣服,就向鸿钧老祖提出补充天庭神职人员的要求,鸿钧老祖不好拒绝,就命三教共议封神榜封神。

第二.神仙劫,修仙者修行一千五百年却未斩去三尸身,需要用杀伐来渡劫证道。此时正赶上殷纣无道气数将尽,西岐已出圣主,商亡周兴已成天意。

此二因素,是封神的主要目的和原因也是通天教主无法抗拒改变的。

但是通天教主还有一个小算盘。

因为三教共议封神榜至于谁上榜,是根据众弟子的根行深浅和机缘造化来决定的,而不是提前拟订好的,所以是一张空白榜。于是,通天教主担心根行浅薄的弟子无法领悟,就特意交代,封神期间众弟子紧闭洞门不得下山,以免上封神榜。但是通天教主没想到的是:截教门徒众多,根行心性不一且自大骄傲过于自负。有的被闻太师礼请下山参与封神之战,有的被申公豹忽悠下山参战,更有的打著为截教师兄弟报仇的名义下山参与封神之战。

最后落的截教弟子几乎全军覆没的下场,这也是其门徒众多,有教无类需要大浪淘沙筛选的必然结果。这是截教门徒的机缘造化,也是通天教主意料之外的结果。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句话用在通天教主身上最恰当不过。通天教主之所以会同意封神行动,还是打著自己的小算盘的。

当初昊天上帝需要选拔三百六十五位仙人,来充实天庭的势力,其中他最青睐的是阐教十二金仙。直接开口要人,元始天尊肯定不乐意,于是请鸿钧老祖召集太上老君、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三大弟子,推动封神大战进行选拔。

截教和阐教向来积怨颇深。对于通天教主来说,由于他实施「有教无类」,截教形成了「万仙来朝」的壮观场面。而死对头元始天尊最得意的莫过于他门下的十二金仙。如今昊天上帝既然有意收十二金仙为天庭所用,实际上是大大削弱了阐教的实力,通天教主正求之不得,怎会反对封神行动?

当然,通天教主还是加了一道保险。他召集心腹弟子,告诫他们在此后的数十年间安心在山中修炼,千万不要随意下山。并且为了让大家引起足够重视,他特意在碧游宫大殿前张贴一副对联,文曰:紧闭洞门,静诵黄庭三两卷;身投西土,封神榜上有名人。

应该说,通天教主对封神大战可能对截教带来的危害,已经足够重视。只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元始天尊老谋深算,一边派姜子牙下山封神,一边激起申公豹的不满到处游说。截教门徒终因讲究同门情义,前仆后继,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我是花禅酒仙,封神演义的主线就是封神,几乎所有的事情都是围绕著封神来做的,其中由通天教主掌管的截教,在封神中几乎全军覆没,通天教主气得差点亲自上场动手,既然封神是这样的结果,当初为什么通天教主要同意进行封神呢?

我认为通天教主同意封神,主要是有两个不得不同意的原因,并且封神刚好给了他一个机会。

第一个不得不同意的原因:封神是为了应对无量量劫,事关所有人的利益,通天教主不得不同意;

第二个不得不同意的原因:封神是通天教主的师父鸿钧老祖的意思,目的是为了给天地立规矩,他不敢不答应;

通天教主的机会:通天教主也一直期待这样一个光明正大和师兄弟斗法,与师兄弟分个高低的机会。

封神应对无量量劫

天地诞生之后,每过一段时间都会有一个劫数,因为经过无数次劫数,所以称为无量量劫,封神的主要目的就是应对这一次的量劫。

这一次量劫根源在于修炼的人太多,天地快要承受不住了,又有通天教主的四大仙剑这种大杀器,诞生于这个量劫,引动天地间的戾气,于是天地降下杀劫。

这次量劫是由所有修炼之人引起,所以劫数必须所有人一起承受,又因为通天教主的四大仙剑是劫数的开端,所以通天教主以及他掌管的截教都要全程参与。

在所有人必须参与这样的情况下,经历杀劫,于混乱中争夺一线机会,将修炼的人数减少到天地能够承受的范围内,才能继续修炼,这对所有人来说是一份危险,也是一份机遇;

如果不开启量劫,只能是所有人一起应劫,这是众多修炼者不愿看到的结果,事关所有人的利益,即使强如通天教主,也不得不同意进行封神。

封神给天地立规矩

封神最开始是鸿钧老祖提出来的,鸿钧老祖作为天道的代言人,眼光看得更加长远,他知道这一量劫的根源,在于天地之间没有明确的规矩,这就导致所有人都可以随意修炼,修炼的人就越来越多,天地间的修炼资源不够用了,并且修炼者没人管理,容易滋生事端,不利于天地正常运转。

经过深思熟虑,鸿钧老祖准备在此次量劫降临之际,在天地间立下规矩,并安排专人进行管理,这也是后续用封神榜抓取修炼者的真灵,并成立天庭赋予他们职责的原因。

这些被封神榜抓取真灵的人,无法通过修炼来提升实力,不仅减少了天地间修炼的人数,还可以做为治理修炼者的人选,对于被封神的人来说,又免于被劫数磨灭。

鸿钧老祖考虑到这是双方共赢、一举多得的好事情,而通天教主作为鸿钧老祖的徒弟,当然不敢违抗师命,这是通天教主不得不同意封神的第二个原因。

封神给通天教主的机会

通天教主和他的两个师兄弟都是先天圣人,实力相差无几,相互之间总是无法分出胜负;但是通天教主一直以来,因为有教无类这个教义的原因,被两个师兄弟多次吐槽,这让通天教主掉了不少面子;

为了证明自己的教义没毛病,通天教主一直想找一个机会,和两个师兄弟过过招,但是先天圣人直接出手威力太大,对天地的伤害也太大,只能让门下弟子出手;

但是弟子之间也不能无缘无故的出手争斗,这次量劫到来正好是一个机会,正好截教的弟子杀气重,这次杀劫对截教很有利,通天教主也想乘这个机会,和两个师兄弟分个高下。

通天教主没想到的是,在封神的过程中,他的截教被其余几个圣人合力针对,这种多个圣人联合对付截教的情况,让本来实力靠前的截教最先遭殃,这也是截教全军覆没的重要原因。


据《封神演义》记载,鸿钧老祖有三个徒弟,老大太上老君、老二元始天尊、老三通天教主,三人各成一派,各掌一教,太上老君执掌「人教」,元始天尊执掌「阐教」,通天教主执掌「截教」。

在这三位师兄弟中,通天教主排在最后,而且门下弟子在最后几乎全军覆没,所剩无几,所以,通天教主就往往给人一种最弱小、最无能、甚至最愚笨的印象。可事实真的如此吗?非也!通天教主非但不弱、不愚,而且,其实他才是鸿钧老祖门下最有大智慧、大境界的一个!

也就是说,在整个封神行动中截教的门人几乎全军覆没,但通天教主并不会太过悲伤,更不会后悔当初同意「封神」的行动;其实,恰恰是通天教主早已经知道他的弟子们注定要死才同意「封神」的,而且应该来说,通天教主还是最同意「封神」的。

这种看似矛盾的情况背后所隐藏的,正是通天教主不为外人所知的大智慧。通天教主很清楚自己弟子们的出身,这些弟子三教九流,天资愚钝,甚至更不乏一些飞禽走兽也在其中,他们跟随通天教主修炼,其实是很难修成正果的。

所以,通天教主痛下决心,正好可以借助「封神行动」,让自己的众位弟子能够登上一个更高的平台,因为「此生虽尽」,但终究可以被封为神仙了。正像最后申公豹嘲讽姜子牙的那句话一样:「我此生虽不能荣享富贵,但我毕竟是一个神仙,而百年之后,可就没有神仙好封了」。

为自己的弟子前途计,通天教主明知后果却依旧同意「封神行动」,这正是通天教主的大智、大爱之所在!


谢@悟空小秘书邀请。

这个问题很简单,因为封神榜对截教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但有几个高赞回答部分内容不对,还有的则是完全主观臆测,胡说八道,先辨明一下。

1.封神大战是鸿钧老祖和女娲娘娘的命令,通天教主不得不同意?

2.玉皇大帝命令十二仙首称臣,元始天尊不愿意,所以想了个折中的办法?

3.封神榜名单不公开,通天教主不知道?

4.通天教主被四圣打,鸿钧老祖护著通天教主逃跑,通天教主才没受元始天尊和太上老君的报复?


先说第1个问题,封神大战是鸿钧老祖和女娲娘娘的命令?

这就是胡说八道,女娲娘娘和制定封神榜一点关系都没有,在书中没有半个字的提及,只是派了三妖去迷惑纣王。

那就是鸿钧老祖的命令了?这个锅鸿钧老祖也不背啊,因为他根本就没有命令过,且看原文。

【原文】话说昆仑山玉虚宫掌阐教道法元始天尊因门下十二弟子犯了红尘之厄,杀罚临身,故此闭宫止讲;

【原文】故此三教并谈,乃阐教、截教、人道三等,共编成三百六十五位成神。

【原文】当日三教共佥『封神榜』,你何得尽忘之也!

(三教是因为神仙杀劫到来,杀伐临身,要渡神仙杀劫,所以共同商谈制定封神榜,女娲娘娘和鸿钧老祖都没有命令过。)


第2个问题,玉皇大帝命令仙首十二称臣,元始天尊不愿意,想了个折中的办法?

首先,玉皇大帝没有那么大的面子,能够命令元始天尊,让仙首十二称臣。

为什么?看这一段就知道。

宇宙主宰之君,是为玉皇。承三清之命,察紫微之庭。小事专掌,大事申呈。

(昊天玉皇大帝并非一人,他是由三清任命的。小事情自己做主,大事需要向三清申请,向三清请命。)

(原文中这里的命并不是命令的意思,他没有那么大的面子,也没有那么大的权利,他是请求任命十二仙首到天庭做事。)

(上面是三清,下面是玉帝。)


第3个问题,封神榜名单不公开,通天教主不知道?

封神榜就是三清一同商谈制定的,他还能不知道?

【原文】故此三教并谈,乃阐教、截教、人道三等,共编成三百六十五位成神。


第4个问题,通天教主被四圣打,鸿钧老祖护著通天教主逃跑,通天教主才没受元始天尊和太上老君的报复?

通天教主可能要被气哭了,这明明是他巅峰一战,以一圣,敌四圣,最后全身而退。到你这里就成要鸿钧老祖护著他,才能免受两位师兄报复了?戏说不是胡说,改编不是乱编啊。

【原文】通天教主把奎牛一拎,跳出阵去了。

(这里是四圣围殴通天教主,人家最后打不过,一提奎牛,走人了。)


现在开始回答,通天教主为什么会同意封神这件事,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神仙杀劫临身,要渡杀劫,他的门人同样要渡劫。

【原文】因神仙一千五百年犯了杀戒,乃年积月累,天下大乱一场,然后复定。

【原文】话说昆仑山玉虚宫掌阐教道法元始天尊因门下十二弟子犯了红尘之厄,杀罚临身,故此闭宫止讲。

二、顺应天命,成汤气数已尽,西周圣主已出。让阵亡忠臣孝子,逢劫神仙归位。

【原文】此时成汤合灭,周室当兴;又逢神仙犯戒,元始封神,姜子牙享将相之福,恰逢其数,非是偶然。

【原文】拜见老师,特为请玉符、敕命,将阵亡忠臣孝子,逢劫神仙,早早封其品位,毋令他游魂无依,终日悬望。

三、截教有教无类,弟子良莠不齐,许多弟子修持不足,神仙杀劫渡不过去,就要化为灰灰。有了封神榜,仙道无缘的可以成神,在天庭任职,封神榜对截教有益无害。

截教中,有修为强的,如赵公明,琼霄云霄碧霄,吕温等。他们本来是可以成就仙道的,因为犯了嗔痴怒,所以才死了。

【原文】尔吕岳潜修岛屿,有成仙了道之机,误听萋菲,动干戈杀戮之惨,自堕恶趣,夫复何戚?

【原文】尔赵公明昔修大道,已证三乘根行;深入仙乡,无奈心头火热。德业回超清净,其如妄境牵缠。一堕恶趣,返真无路。

【原文】尔云霄等,潜修仙岛,虽勤日夜之功;得道天皇,未登大罗彼岸。

【原文】尔金灵圣母等,道德已全,曾历百千之劫;嗔心未退,致罹杀戳之殃;

书中说的明明白白,这些人是机会成就仙道的,只是因为自己的原因,废了前面的苦修。

还有一个好笑的说法,不死不能封神?那这个是怎么回事?

【原文】扫帚星 马氏(子牙妻)

通天教主之所以同意封神,并且前期约束门人弟子,就是因为劫数过了,榜上有名之人,就能封神,或者成就仙道。不是不死不能封神,马氏就没有死,也封神了。

点赞是非常高冷的行为,评论会更加温暖!╰(●』?』●)╮

子与书屋,用心分享知识和见解,觉得不错的话,可以关注我啊。


昊天上帝命十二仙首称臣。关于十二仙首,有人说,就是阐教十二金仙,因为十二金仙刚好犯了杀劫,有人说,十二仙首指的是,太上老君,原始天尊,通天教主,伏羲,神农……,还有的人说,十二仙首只是昊天上帝用以试探三教的手段。

三教为了给昊天上帝招募小弟,于是决定各自出几个人,用来凑凑数,于是三教共同签订封神榜。原始天尊门下弟子,除了已经毕业的南极仙翁,云中子,燃灯道人,就只剩下将要渡劫的十二金仙,以及姜子牙,申公豹,邓华等人。十二金仙可是原始天尊的全部身家呀,上了封神榜,自己差不多就成了光杆司令。

本著死道友不死贫道的想法,原始天尊一面忽悠师弟送点不听话的人上封神榜,一面命十二金仙下山收徒,然后作为阐教弟子送上封神榜。紧接著,把封神的差事抢了过来,以便有最终解释权。

通天教主,家大业大,有著万仙来朝的美誉,送几个人上封神榜,并不怎么心疼,所以,他把品学兼优的四大亲传弟子,随侍七仙,以及三霄,赵公明等人叫到跟前,让他们看著签订封神榜。以为这样他们就可以不用上榜,对于其他弟子,则告诉他们,只要紧闭洞门,就不会成为榜上之人。可是他忽略了一点,封神榜的解释权在他师兄那里,而且他师兄算计他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封神之战一开始,哪吒就射杀石矶的弟子,然后护短的太乙真人就把石矶给灭了,此时通天教主尚未表态。阐教受到极大的鼓舞,对付截教门人,能群殴的绝不单挑,能暗算的绝不正面冲突,能以大欺小的,绝不公平争斗。

为了保住自己的门人,原始天尊不惜以圣人的身份多次插手人间的战场,甚至派出申公豹去挑唆截教门人加入封神之战,最后觉得不过瘾,又派出广成子去碧游宫以归还金霞冠为名,耀武扬威,惹得通天教主出手,又允许西方教传播东土,勾结西方二圣,一起对付截教。

螳螂扑蝉,黄雀在后,最后西方二圣,掳走了截教三千红尘客,顺便又挖走了,燃灯,惧留孙,文殊,普贤,慈航等人,成为最大的赢家。


封神演义是黑暗的小说。值得推敲。

至于通天教主答应封神大战。有以下原因。

第一,就是老师的命令。封神大战是鸿钧老祖命令的,碍于老师的面子,小徒弟通天教主不得不答应参与封神大战。三教共立封神榜。

第二,表面看来。封神榜是针对阐教的。天庭缺少人才,所以要封神榜选拔人才。主要是针对十二仙首的。毕竟阐教注重师门传承,选的都是优秀弟子。而截教不分三教九流都传授。所以以阐教为主的封神榜是显而易见的事实。通天教主还乐意看到对手衰败。

第三,就是封神榜名单不公开。只有在战斗中死去,有资格的才能进入封神榜。所以通天教主也不知道自己弟子会死的这么惨。

通天教主也是有准备的。他严令弟子不许下山。坐等封神大战阐教损失惨重。自己看热闹。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两个人的出现,迫使截教参战,结果下场悲惨。

一个是闻太师。他是截教高徒,又是国家忠臣。为了保护国家,请自己的师门兄弟帮忙,结果全军覆灭。

另一个就是申公豹,他是阐教卧底。利用油嘴滑舌,骗得单纯的截教仙人为同门报仇,结果全部被阐教坑死。

本来,截教仙人比阐教厉害不少。可是阐教弟子特别阴险,什么突袭,以大欺小。而截教仙人明显不谙世事,还念著两教兄弟情义而手下留情,希望大事化小。结果都被坑死。

最后通天教主亲自参战,却被两个师兄勾结外人西方教的教主虐杀。还是老师鸿钧老祖出马,护著小徒弟逃跑。也只有师父的庇护,才能逃过两个师兄的报复了。


通天教主能掐会算,截教最后全军覆没,他当初为何会同意封神?

小刘侃封神

话说封神演义里的神仙,基本他们全都能掐会算,包括身为凡人的姬昌和姜子牙算卦都很准!

女娲娘娘以及元始天尊都能算到凤鸣岐山周室当兴以及纣王还有二十八年气运!

确实,他们算的都很准!

连凡人算卦都很准,那么身为圣人的通天教主算卦准吗?

当然,通天教主也一定会算卦,而且也会算得很准。

既然通天教主算卦很准,那么他就一定能算到截教最后的结局,弟子们有死后封神的、有被西方教渡走的、有成为坐骑的、有白死的连封神榜都未上的,甚至包括通天教主本人都被鸿钧道人带回了紫霄宫。

很可能通天教主被鸿钧道人关了禁闭,不得出来!

既然截教的结局如此凄惨,那么通天教主当初为何要同意封神呢?

小刘跟大家来分析一下!

一,鸿钧道人的命令,通天教主不签不行!

原文描述,鸿钧道人曰:「当时只因周家国运将兴,汤数将尽,神仙逢此杀运,故命你三个共立『封神榜』,以观众仙根行浅深,或仙或神,各成其品。」

二,当时三教佥押封神榜之时,三教教主还是亲密无间的师兄弟关系!

既然三教关系这么好,签押个封神榜来为众仙解脱,这是理所应当的事情,没什么大不了的!

就算后来截教弟子下山之后被阐教弟子杀了许多,通天教主也没有生气,他还认为是弟子们不听吩咐擅自下山而导致的。

三,签押了封神榜,不见得就一定会上榜!

佥押封神榜之后,通天教主再三嘱咐弟子,千万不能到西岐战场,否则就很可能会上封神榜!

这是通天教主在避免弟子们上榜!只要听话不去西岐,就不用上榜。可是弟子们不听话,他也很无奈啊!

四,圣人能掐会算,都知道天意!

通天教主知道有封神榜的事情,他在顺应天意!

五,死后封神,上了封神榜,也算是有个活路。

死后封神对于截教来说,虽然算不上什么好事,但也好过轮回转世投胎。投胎的好还行,万一投胎之后也是活受罪呢?

能投胎还好,万一不能投胎导致脆弱的灵魂灰飞烟灭呢?

而死后封神,还会因为神位带来天庭的权利,这也算是好事!

所以,死后封神也算是最好的选择了!

六,截教几乎覆灭,是因为元始天尊的算计,以及通天教主的怒火中烧。这跟佥押封神榜没什么关系!所以当时佥押封神榜,通天教主觉的还行!

在事情没有发生的时候,通天教主也不觉得自己会无法控制自己的脾气!

为了完成封神,元始天尊在算计通天教主。

但是,截教覆灭的真正原因,与元始天尊有关,但也与通天教主有关。

广成子三谒碧游宫,于是通天教主恼怒的摆下了诛仙阵!

此时诛仙阵虽然死了许多截教弟子,但截教并未损失根基。

直到通天教主摆下了万仙阵,阐教弟子在万仙阵杀的那叫一个痛快。用通天教主的诛仙四剑绝了他的截教弟子!

通天教主知道天意,可他因为抵挡不了自己心中的愤怒火焰,于是,这就造成了截教覆灭的结局。

或许,在通天教主看来,纵然截教因此而覆灭,他也要出了心中这口恶气。

况且,截教弟子也都撺掇著通天教主出头对抗截教。

或许通天教主明知道截教会覆灭,但弟子们都已经同意,他心中又有恶气,纵然是覆灭又如何呢?

心之所向,无惧无悔,愿求仁得仁,复无怨怼。

小刘侃封神,请关注!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