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铁道世家的陈朝强打造铁道文物馆,丰富的收藏吸引不少同好交流,不少公私立单位都得跟他借展。(邱雯敏摄)

 祖父、父亲都是台铁的退休司机员,陈朝强从小耳濡目染,成为标准铁道迷,在社头打造的「福井食堂」,从招牌、自动门、座位到置物架,都让人有置身火车车厢的感觉,但精彩的在后头,餐厅二、三楼搜集了上万件的铁道文物,堪称收藏最齐全的私人台铁博物馆。

 走进二楼的文物馆,陈朝强一溜烟不见了身影,耳际穿来了古早的车站广播,是民国68年发行的《蒸汽火车声音》,从传统黑胶唱片播送出来,大量的老件透出像是铁道枕木上的熟悉味道,闭上眼睛,还以为穿越时空回到40年前的某个小车站。

 只要和铁道相关的,他都乐于收藏,无奈实非家财万贯,每次看到想要入手的物件,就算爱不释手,还是要和理智拔河。「像是这个畚斗,是早期车上清洁人员专用,一开始对方开价2500元,我等了三年,最后只降价300元。」

 夸张的还有玻璃柜里面按照年代依序排列的火车时刻表,最老的是民国32年,最新的是民国105年,最贵的一本则是民国49年,当初发售时只要2.5元,一本约护照大小的火车时刻表,陈朝强以4000元购入。

 把破火车当宝,去年才刚从资源回收厂抢回一辆报废的台糖巡道车,陈朝强拿手机秀出照片,看著锈蚀的车体,我都忍不住皱眉头,但他却得意地说,终于可以晋升「有车阶级」。

 虽然很多看起来不起眼的古物,都要价不菲,但在搜集的过程中,陈朝强也因此结交了许多同好。像是几张来自日本的上面写著「福井」字样的行线板,就来自日本的木川泰弘,造访福井食堂后,特别从日本的搬来和店名相同的铁道路牌,陈朝强说,「一方面觉得感恩,一方面也觉得不能让台湾人漏气」,他选择以阿里山火车头的铭板回赠,是中日铁道迷的跨海交流,后来他才知道,木川泰弘过去是撑竿跳国手,在日本还小有名气哩!

 就读屏东科技大学的陈朝强,求学期间就在当地知名的台式日本料理店打工,为厨艺打下基础,让他深谙食材新鲜、料理自然美味的道理。虽然只是一份70~100元便当,但选材用料都不含糊,一定要用在地浊水米,猪肉也选择当日温体猪,最热销的鸡腿饭每天限量100份,汁多肉鲜味美,想吃真的要趁早。

 现代人一切向「钱」看齐,以为古物收起来就会自动增值,转手就可以赚大钱,事实上真正的收藏家,砸的总是比赚的多,像是陈朝强刚买的这辆台铁巡道车,5万元购入,大概要花50万修理,陈朝强说,「目标是希望修复到可以在铁轨上运行」,天哪,这真不知道要卖几个便当才赚得回来。

↑让人感到时光的流逝,这些全都是火车站的老时钟。(邱雯敏摄)

↑列车长专用的皮革包造型挺拔,感觉很时尚。(邱雯敏摄)

↑来自日本,有著「福井」字样的行线板,是同为铁道迷的友人餽赠。(邱雯敏摄)

↑写著「阿里山号」的火车头铭板,以铸铁打造,重达20公斤。(邱雯敏摄)

↑收藏历年台铁出版的火车时刻表,最新的是今年,最老的是民国32年,这本是最贵的。(邱雯敏摄)

↑像是工程蓝晒图修复手册,足足有四大册,还是A3开本的大小。(邱雯敏摄)

↑丰富的铁道相关书籍。(邱雯敏摄)

↑以前的车站的电脑键盘。(邱雯敏摄)

↑福井食堂主打平价便当,看起来简单的菜色,每一样都很美味。(邱雯敏摄)

↑每天限量制作的鸡腿,吃起来喷香多汁。(邱雯敏摄)

↑以铁道元素打造的福井食堂,仿造火车车厢的造型,连招牌用字都有考究。(邱雯敏摄)

 

★福井食堂/彰化县社头乡社斗路1段336号/04-8710350/10:30~13:30和16:30~19:30(卖完就休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