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瘫倾向宝宝如果发现及时,及早进行干预训练,是可以恢复的和正常孩子一样的,那么家长如何尽早发现脑瘫信号呢?

自我判断脑瘫的高危因素

胎儿期:孕早期先兆流产,孕期感染(TORCH),孕期接触放射线、有害化学物质或药物,母妊高征,胎儿宫内窘迫,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等。

分娩期:宫内窘迫、产时窒息、缺血缺氧、羊水污染难产、颅内出血等。

新生儿期:胎龄<37周或者胎龄>42周,高胆红素血症,感染性疾病,寒冷损伤、严重低血糖病史等。

婴儿期:颅内感染、颅外伤、颅内出血、中毒等。

如果宝宝有以上情形,妈妈要引起高度重视,密切观察宝宝的生长发育。

脑瘫倾向宝宝的预警信号

同时宝宝在发育过程中如果出现下面几种情况,家长也要高度重视,及时带宝宝到专业的医疗机构就医。

✔婴儿手脚经常“打挺”,“异常用力”屈曲或伸直;

✔ 满月后头老往后仰,竖不起头;

✔三个月不能擡头;不注视人脸,不追视移动的人或物品;

✔四个月手仍紧握拳,拇指贴紧手心;

✔五个月手臂不能支撑身体;

✔ 六个月扶立时脚尖撑持;发音少,不会笑出声;

✔七个月不能发“爸、妈”音;

✔八个月不会坐;双手间不会传递玩具; 

✔头和手频繁抖动或整天哭闹不安、喂养困难;

✔不能好好地看面前的玩具或对声音反应差。

以下反应,也应及时就诊

喂养困难:吸吮、吞咽不协调,口水多,体重持续不增;

护理困难:穿衣服、换尿布难将大腿外展、洗浴时拳难掰开;

过度激惹:持续哭叫,哭声: 哭声弱、无力、尖直、或尖叫。怪异(低沉、直);

睡眠异常:入睡困难、烦躁;睡眠时间异常:睡眠过多、不易唤醒,过少;

语音发育异常:不发音、咳嗽声弱、发音低沉、笑声怪异、突起突止;

交往:对外界刺激无反应、表情呆滞、对亲人无依恋。

面对脑瘫倾向宝宝,父母应当如何及时有效处理

当发现宝宝有异常表现时,妈妈一定要及早带宝宝及时就医,尤其是高危儿(难产儿、早产儿、出生时窒息),有无异常表现也要定期就诊。6个月内每月查体一次,6个月到一岁如整体发育良好,可两个月查体一次。

若能在生后3个月内超早期或出生后6一9个月内早期发现,并开始长期正规治疗,协调障碍程度较轻的患儿可基本治愈。

脑瘫一定要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从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特点看,发现越早,脑和神经系统的可塑性越大,治疗效果越佳。专家认为,脑组织在一岁以内尚未发育成熟,还处在迅速生长阶段,而脑瘫的脑损伤也处于初级阶段,异常姿势和运动还未固定化,所以这一时期的可塑性大,代偿恢复能力强,在这一时期进行康复治疗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家长一定要去专业的康复医院就诊,由专业的医生诊断、评估,再由专业的康复治疗师进行康复训练。期间康复医生和康复治疗师也会指导家长如何在家给宝宝做康复,真正做到医院康复和家庭康复相结合,促进宝宝更快更好的发育。

供稿:儿童康复中心王磊

核稿:儿童康复中心韩炳娟

编辑:宣传科

王磊 医学硕士 康复医师

从事儿童康复工作多年,擅长高危、早产等特殊儿童的早期干预、康复训练以及家庭康复指导,并能辨证施治地运用推拿、针灸等方法治疗小儿营养不良、生长迟缓、发热、腹泻等常见病,对足内外翻、内外八及脊柱侧弯的手法矫正及辅助器具有一定的见解。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