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目睹了雅典城邦走向没落和衰败的民主政体, 通过《理想国》的对话鲜明指出人们追求自由的无节制性从而导致的城邦秩序混乱, 并最终形成了「民主政制」。柏拉图对民主政制的批判以及其民主政制思想, 对现代国家「民主化浪潮」过程中的民主转型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1.对民主政治的批判

柏拉图对民主政制的批判来源于一对矛盾:自由和平等。自由是指由于人们所具有的民主人的本性,自由追求各种各样的欲望便成为建立民主政制所追求的目标;平等是指在追求和选择各种各样的欲望的过程中,欲望之间是具有平等的关系,可以自由选择。因此,自由追求欲望与各种欲望间的平等成为了一对矛盾。自由原则的过分强调会破坏分工原则,从而破坏社会秩序;平等原则将欲望与人平等化。由于人的有限性,他们所追求的各种欲望不能同时得到满足,自由与平等的矛盾就凸现出来。这一矛盾的实质「是不加区分的对待一切欲望并放任欲望的滋长」。

2.公民理性参与城邦政治生活

柏拉图认为,当正义和灵魂与建立城邦相联系,便可以有这样一种解释:城邦是在满足人们基本的物质生活需要的基础上通过有正义感的人的统治而逐步 建立起来的。在《理想国》中,格劳孔称这种城邦为「猪的城邦」,而柏拉图却认为这是「健康的城邦」,因为在这种城邦之中,没有所谓的个人私利和各种欲望满足。但是,城邦要想不断发展,不能只满足于基本物质生活需要的满足,还需要满足一定程度上的精神文化和价值追求方面的需要,即「灵魂」追求。

柏拉图将人的灵魂状态分成了四类:理性、理智、信念与想像。其中理性占据最高位置。相应地,这三类灵魂形成了四种美德:智慧、勇敢、节制与正义。四种优秀美德都是在理性的支配下实现的协调配合和井然有序,而这四种美德正是城邦发展以及城邦正义的重要精神支撑。而一旦个人的理性被摧毁,四种美德面临危机,城邦正义也就无从谈起。正如柏拉图所说:一旦民主政制陷入混乱,人们的理性便会成为一种毫无节制的自由,不受个人管制和约束,忽视他人利益和应承担的责任,表现为「称傲慢为有礼,放纵为自 由,奢侈为慷慨,无耻为勇敢」。按照这一观点,柏拉图强调一个城邦的民主政制必须建立在公民理性地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之上。只有公民能够理性地参与政治生活、合理节制内心激情和欲望,民主政治才会走 向正义。现代社会的历史发展深刻证明柏拉图的这一观点是正确的:正确、正义、有序的民主政制本质上是公民理性参政的结果。

3.统治者应该由谁来担任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采用了著名的「洞喻」理论:那 些能够走出洞穴并成功看到太阳的哲学家应该成为统治者。柏拉图认为,只有统治者充满智慧和正义,才 能凭借「善」的理念管理好城邦。「除非哲学家成为我们这些国家的国王,或者我们目前称之为国王和统治者的那些人物,能严肃认真地追求智慧,使政治权力与聪明才智合而为一;那些得此失彼,不能兼有的庸庸碌碌之徒,必须排除出去。否则的话,对国家甚至我想对全人类都将祸害无穷,永无宁日。」在他看来,一个能够真正从事哲学学习,善于理解,心胸宽广,视野 广阔,温文尔雅,爱好和亲近真理、正义、勇敢且有节制 的人能够成为国家的统治者。然而,城邦内大多数公民都缺乏足够的智慧和正义,只有选举出拥有智慧和正 义的统治者,才能明辨善恶是非,促进城邦发展,构建和谐民主政制。总之,柏拉图提出的「哲学家王」是我们所说的一种人治思想。其特点不仅仅在于强调统治者应该具有正义感和责任感,而且还突出强调了哲学智 慧对于统治者管理国家、社会和公民的决定性意义。


《理想国》是柏拉图所著的哲学著作,以对话的形式写成。书中他以苏格拉底为主体,通过对话表达一些哲学主张。

《理想国》是柏拉图的代表著作,主要论述了柏拉图心中理想国的构建、治理和正义,主题是关于国家的管理。书中的哲学观点基本上反映了柏拉图的哲学思想。除哲学外,这本书还涵盖了政治学、教育学、经济学等多个领域。

柏拉图生活的年代,雅典城邦正在走向衰退。奴隶制度仍然大行其道,这个时候所有人都还认为奴隶制度是天经地义的,连柏拉图也不意外,尽管此时奴隶主和奴隶的矛盾日益尖锐,看似牢固如铁桶的制度其实危机四伏。

柏拉图的《理想国》就在此背景下成书,他在书中设计了一座理想国,包含了政治经济教育等的各个方面。虽然这本书其实也是为奴隶主高高在上的奴隶社会写的,当然他也是支持奴隶制的,但仍不失为一部伟大的作品。《理想国》曾被英国"学术图书周"评为最具影响力的20本学术书之一。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