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2926.JPG

 

青年公园园艺馆于10/24~11/7展出的食虫植物

我们看觉得很可爱,可是他们却是昆虫的大杀手

平常我看到统称猪笼草

其实他们分得很细,而且各有自己的名字

依照其捕虫方式大致可分为

黏著型.陷落型.闭合型.吸附型.以及迷宫型

 

 

IMG_3014.JPG 

IMG_3006.JPG

猪笼草拥有独特的吸取营养的器官——捕虫笼
捕虫笼呈圆筒形,下半部稍膨大
因为形状像猪笼,故称猪笼草
在中国的产地海南又被称作雷公壶
意指它像酒壶 ~维基百科
 
 

IMG_2983.JPG

苹果猪笼草

 

IMG_3054.JPG

 苹果猪笼草

 

IMG_2985.JPG

苹果猪笼草 

 

IMG_3040.JPG

黑月亮苹果猪笼草 

  

IMG_2967.JPG

香蕉猪笼草

 

IMG_2972.JPG

美琳✕葫芦猪笼草

 

IMG_2974.JPG

翼状猪笼草

 

IMG_3090.JPG

维奇猪笼草

 

IMG_2960.JPG

白环猪笼草

 

 IMG_3132.JPG

  红宝石猪笼草

 

IMG_2999.JPG

维京猪笼草

 

IMG_3141.JPG

奇异猪笼草

  

IMG_3067.JPG  

莱佛士猪笼草 

  

IMG_3046.JPG

 黑宝特瓶猪笼草 

 

IMG_3083.JPG

二眼猪笼草

「二眼猪笼草图」的图片搜寻结果

网路图片

二眼猪笼草分布于海拔0至2200米处

低海拔变型的捕虫笼细长,高海拔地区的捕虫笼矮胖

两眼猪笼草的捕虫笼色彩丰富,可为绿色至深红色

捕虫笼的内表面可存在两个「眼点」

其随植株生长状态,或存在或消失

 资料来源~维基百科

 

 

IMG_3032.JPG  

二齿猪笼草

 

网路图片

没拍到二齿,从网路抓了图片,真的有二齿

二齿猪笼草是猪笼草属

唯一具有两个尖齿附属物的物种

这两个尖齿状结构的用途在植物学界已争辩了许久

有几种说法:

认为其可能是吓阻栖息在树上哺乳动物

认为该尖齿状结构不具有捕捉猎物的功能

认为尖齿状结构可能是用来引诱昆虫到笼口上方

使昆虫失足坠入消化液中溺亡

资料来源~维基百科

 

IMG_2959.JPG

 风铃猪笼草

 

 IMG_3095.JPG  

 高棉猪笼草

  

IMG_3085.JPG   

  劳氏✕葫芦猪笼草

 

 

IMG_3052.JPG

米兰达猪笼草

 

 

 IMG_3117.JPG

IMG_3159.JPG

瓶子草  陷落型

 

IMG_3102.JPG   

小太阳瓶子草  陷落型

瓶子草光滑的瓶口让昆虫容易跌落瓶中

  

 IMG_3108.JPG

      

IMG_3104.JPG

IMG_3106.JPG 

大迪毛毡苔 黏著型

 

 IMG_3128.JPG

IMG_3027.JPG 

捕蝇草 闭合型

 

IMG_3109.JPG 

 IMG_3112.JPG

黄花貍藻 吸附型

 

  IMG_3113.JPG

 IMG_3114.JPG

鹦鹉瓶子草 迷宫型

看了解说

我觉得好像鹦鹉瓶子最恐怖

瓶口小,昆虫跌入后

 捕虫瓶内表面密布的下向毛

会进一步迫使昆虫落入捕虫瓶底部

具有蛋白酶的消化液中为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