蝗虫和螳螂几乎是同时存在的,蝗虫数目直线上升,作为捕食者螳螂理论上也是上升的,却没有发现螳螂成灾的,不可思议


螳螂多了不吃庄稼,所以人们不觉得这玩意算灾,也就失去了成灾的资格。

毕竟,4000亿蝗虫可以把庄稼舔了,4000亿螳螂,得省多少农药啊。

而且螳螂捕食能力太强,密度一上去,同类相残很快就把密度降下去了。

唉,我也想看到4000亿螳螂遮天蔽日啊……


掠食者一般不会成灾的,这是大自然的一种平衡方式。


1、对于螳螂的生殖,温度等自然条件是关键的制约因素

有报道称,广斧螳Hierdula patellifera和中华大刀螳Tenodera sinensis卵块孵化的最适温度在25-30℃之间,高于35℃时两者均不能正常孵化。[1]这也就决定了适合螳螂正常发育的时间相对其他昆虫来说短了很多,不管是春季升温缓慢还是秋季降温过快,均会影响螳螂的生殖。

不同种的螳螂对产卵场所也有不同的选择,如广斧螳喜产卵于刺槐、垂柳、李、桑等树的枝条上,而中华大刀螳则常产卵于杂草上。[2]相比之下,直接往土里产卵的蝗虫就随意多了。

2、食物条件限制

可想而知,在螳螂初孵化的季节里,可供捕食的猎物相对较少,入秋以后,许多种昆虫也陆续减少活动, 螳螂便受到了食物短缺的限制。[2]

3、捕食习性的不同

在水分充足的稻田、池塘、水沟等的周围或树林中容易发现螳螂以及其所产的卵鞘,其种类呈现多样性,种群密度也较大,且多为「守株待兔」式的捕食者,如中国广布种大刀螳属Tenodera和广斧螳属Hierdula的种类。而生活 于干旱环境中的种类较为单一,种群密度较小, 多为「主动觅食」式的捕食者,如方额螳科Eremiaphilidae的种类,其翅多为退化。[2]

换句话说,种群密度较大的捕食者们都太懒,勤快的捕食者种群密度又不大。而蝗虫则是种群数量多迁徙还十分迅速。这也就决定了螳螂不可能进行大规模迁徙运动。

4、自残行为

螳螂在若虫期就有自相残杀的习性,但因不同种类所处环境的不同其自残率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一般相互残杀量为10%~30%,高时可达到 90%,这也是困扰螳螂规模化人工饲养的难题。[2]

5、人类的影响

人类在农田中大量使用农药,导致螳螂的种群密度也大大下降;而螳螂卵鞘可以用作中药,曾经导致了对螳螂卵鞘的滥采,导致其种群密度锐减。

螳螂种群增长受到的限制实在过多,且螳螂在食物链中本来就比蝗虫高了一个营养级。所以我们听说过蝗灾,却很少听说过螳螂泛滥成灾。

参考文献:

[1]冯照军,姚瑞琴,陈金,谢辉,戴晓祥等.昆虫知识,2011,38(5):358~360

[2]葛德燕, 陈祥盛. Analysis of limiting factors on population growth in praying mantids%螳螂种群增长制约因素分析[J]. 应用昆虫学报, 2006, 043(001):22-27.


一、螳螂属于肉食性的昆虫,不吃庄稼,还可称为益虫

螳螂,以各种类型的昆虫,甚至是小动物为食,同时还会在田间和林区里面消灭很多的害虫,因此它还能被称为是益虫。

二、生性残暴,互相残杀

螳螂生性比较残暴,如果实在没有食物吃,还会直接把小的螳螂给吃掉。交配繁衍时,大概率公螳螂会被母的吃掉。

先不说它发展不到数量庞大的地步,咱假设它出现了4000亿个螳螂之后会怎么样?

首先断粮,然后开始内斗,互相掐架,挥舞著它那两个大臂膀砍刀,手起刀落,一路从南天门砍刀北天门,整整几天几夜眼镜都不眨一下(不知道它们会不会眨眼睛,另外据说只是被砍了头,不会立马死还能活好几天)。最后清理战场发现死伤过半,

然后打赢的吃饱了,打了个隔。正所谓温饱思淫欲,得繁衍后代啊,然后公螳螂爬上母螳螂………………完事之后,母螂手起刀落砍翻公螳螂(来 大朗起来喝药了)。一边繁衍一边死亡。

然后一顿饱食过后不久,又饿了。一场新的腥风血雨又要开始了。(它们只吃活物,所以别指望它们会吃之前死掉的隔夜餐)

另外如果是出现在非洲。我不知道非洲人民对它们下不下得去口,要是像蝗虫一样嘎嘣脆的话…。四千亿炒起来,那得吃多久啊。

实在下不去口,也没事,可以吃螳螂籽。这可是好东西啊,螳螂籽具有固精缩尿,补肾助阳之功效。常用于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小便白浊。非洲人民又赚一笔。

总而言之,言而总止:螳螂一族的发展还是比较平衡的。当然也不排除自然环境影响,导致出现暴走一波,但成4000亿的大灾是不会的。


1.螳螂在它的生态系统中属于捕食者,捕食者的数目增多的话就说明它的猎物数量增多了。因为它在生态系统中的这一位置,使得它不能泛滥。〔大自然的平衡机制〕所以你会发现在自然界中,捕食者的数量通常会比被捕食者要少些。

2.蝗虫有群居的习性,虽然它们不是标准的群居动物〔这里我指的是具有高度社会化的、每个个体在群体中有明确分工的。诸如蜜蜂,蚂蚁一类〕却可以群体生活,在聚集之后它们的行为习惯会做出一些适应性的改变。同时它们本身的一些「硬体设施」就很适合群居。蝗虫在出生后会在它们出生的地方抱团生活一段时间;螳螂虽然孵化出来也有百来只,但它们出生后会迅速散开,在一生中也会尽量远离同类〔除了交配和其他的特殊情况〕。因为螳螂是肉食性昆虫,它们不介意以同类为食。怀孕期间的母螳螂更是凶狠且贪食。蝗虫可以在笼子里和平混养,螳螂却是时刻准备吃掉对方以及防止被对方吃掉。


你应该知道螳螂会同类相食吧,那么,假设有一百只螳螂在一个封闭的空间里,那么,过不了多久就可能一只都不剩了,所以它没法成灾


因为螳螂是捕食者,生物是生长和繁衍是靠物质能量转换,所以要在气候适宜,食物充足的情况下才能顺利繁殖出可观的规模,螳螂越迁能力不是很强,因为猎物和植物不同,不是一种低头就能吃到的资源他需要积极的捕猎,所以螳螂的进食需求没有那么高。

如果没有条件的话三两天吃一顿也是可以的。所以转化效率没有那么高,在自然界中也有天敌存在,季节变更制衡数量。

如果螳螂成灾的话食物消耗完了它也很难远距离迁徙。

不过作为一种昆虫它繁殖能力还是强的,没有太过夸张,在自己合适的环境里也不太会爆发式增长。要是在没有天敌四季如春食物充足的地方就不太一样那还是会出现爆发式增长的。

我记得是不是中华大刀在日本泛滥过,据说完虐本地品种,场面非常惨烈。也不是完全不会成灾。蝗虫和秋行军蛾就是边吃边迁徙,边迁徙边生,吃完一片又一批。

而且秋行军蛾飞行那是振翅九重天,往来一飞烟。群居的蝗虫也会更适宜迁徙,数量夸张的话它就不能局限在很小的环境里,也就形成了走哪吃哪所到之处寸草不生的习性。食物充足就能想生多少生多少,一直生到冬天。


我记得高中生物学一个叫营养级的概念……

螳螂是肉食动物……营养级比较高,能量逐级递减导致他不可能很多……


黑猫警长都告诉过你,母螳螂是怎么繁殖的了。

这里面涉及一个类似玄学的东西,就是基因里的自我毁灭机制。繁殖代数越多的雄性生命周期越短。

蝗虫进化出依靠种群数量来维持种群存在的生理和基因潜意识,到底进化过程中遭遇了啥,只有天知道。


因为螳螂会自相残杀,而且虽然一个卵孵化出来的多但活来的少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