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儒学成为「显学」,同时分化出了八个不同的派别,分别是子张之儒,子思之儒,颜氏之儒,孟氏之儒,漆雕氏之儒,仲良氏之儒,孙氏之儒,乐正氏之儒。儒家八派各持己见,各自有各自的主张,并且都自认为唯有自家派别的学术主张才是孔子所宣扬的儒家正统思想。

董仲舒之后的南北朝时期,儒家被称为儒教或圣教,之后的朝代都把儒教封为国教,教主是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唐代文学家韩愈以孟子的继承者自居,提出了「道统说」。

宋代,儒学的主流演变为以」北宋五子「为代表的道德神学,也就是理学,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提出」理「是理学的最高范畴,倡导」存天理,灭人欲「,并列出了四书五经作为儒家经典。四书五经成为元明清时期科举考试的必考内容。

与朱熹同一时期的陆九渊是与理学相对立的心学的开山祖,主张心即理,提出了」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的关点。明代的王守仁是心学的集大成者,提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致良知,知行合一「等观点,因此心学也被称为「陆王心学」。

明朝后期,阳明学分化出了众多流派,其中的泰州学派认为儒家的圣与贤是人人皆可成为的。明末清初的大儒黄宗羲提出了「天下为主君为客」的观点,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起到了一定的抨击作用。

后儒学把儒家的思想重心从政治和宗教层面转移到了人生修养,道德价值以及精神境界的层面。


区别大了。前期也有改动,到董这里改动更大了。改前暂时叫原始儒家思想,改后的可叫后世儒家思想。

孔子创立了儒家,孟子发展了此学说,合称孔孟之道,也就是儒家思想,但儒家思想经过上千年的演变,经过历代统治阶级阉割已经改变很大,这个版本可称为后世儒家思想,孔孟当初为当时统治阶级创立的治国的学说可称为原始儒家思想。我们后世一般人所理解的,认为的,接受的儒家思想其实是后世儒家思想,而不是原孔子的思想。原本的孔孟之道成了招牌,内容已偷换。

原始儒家思想有很多东西是为统治阶级不喜欢,从孔子周游列国处处碰壁可见一斑,孔子辛辛苦苦创立为君王提供了一套完整的长治久安的统治理论工具,想售与帝王家,终不得其志,最后教书为生培育了大批弟子。那个时代并未有人尊他为圣人,君王对他也不感冒。孟子的遭遇也差不多。

后世儒家思想是由孔子的徒子徒孙们,为了更适合君王采用,在原来的基础上做了修改,弱化了,甚至剔除了君王不喜的地方,强化了君王欢迎的地方,于是一个历代君王喜欢并使用,大力推广的儒家思想出现了,这就是后世儒家思想,也是我们现代人所理解认为的儒家思想,也称为孔孟之道,至此孔子开始被各朝各代推上圣位。

这两者大的方向,根本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一套为君王提供的治国方案。所以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但区别在哪里呢?简单说,孔孟的方案可使统治更长久稳定,但君王不太舒服。后世修改过的方案,统治会短些,没那么稳定,但君王过的爽些。大多王朝前期自觉不自觉地选用原始儒家思想反思,后期会选用后世儒家思想,所以朝代更替,历史周期律出现。

不得不承认,儒家思想是一套非常优秀的封建社会管理方案,堪称完美,导致了中国陷入了封建社会王朝的轮回以致于走不出来,因为新王朝实在找不出更优方案。在那个时代,儒家思想堪称伟大不为过,伟大之处这里不细说了。

原始儒家思想和后世儒家思想具体区别是什么?举几个例子吧。

1.对君王的要求不同。孔子对君王统治阶级道德,品质要求很高,基本上是道德模范,圣人的要求。君为轻,民为重。要以身作则,要求臣民的,首先自已先做到。自已做不到,就别要求臣民做到。孔子说:已不所欲,勿施与人。孟子更猛,唯民,君不合格,就滚,不滚民来推翻你。后世儒家思想弱化了这一点,甚至直接不提对君的要求。孔子这一点是君王很难受的,也很难真正做到,孟子更让君王不爽。

2,对阶层财富分配不同。孔子说,不患寡,患不均。说白了,要统治阶级控制贪欲,不要搞出太大的贫富差距,会带来社会动荡。这点,统治阶级贪婪本性决定很难自控,也不想控制。后世儒家思想也淡化了这点。

3.后世儒家思想强化了忠孝,达到了愚忠,愚孝地步,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发展出三纲五常,只强调臣民的品德,不提君的品德。奴化臣民,提倡臣民以德报怨,做个顺民。孔子曰: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以德报德,以直报怨!孟子更是直接,君不行,民就推翻他。哪有愚忠的意思。

不举例了,很多。但再有区别,总的方向目的是一致的。孔子曰: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一个礼,把人的人格分了等级,奴化人民,和现在人人平等思想格格不入。所以毛主席当年大力批孔,主要批的是后世儒家思想,解放劳力者思想枷锁,解放妇女,人与人平等,不再受压迫,让人民不再下跪。

也不能说原始儒家思想全是糟粕,有其历史局限性,但也有不少精华。有的已根种在骨子里,比如孝敬父母,尊老爱幼,诚信,遵守社会秩序,为公去私等等成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取其精华吧!去其糟粕吧。

我个人认为继承传统方面,也不一定非要用儒家,或非要套儒家的壳,都有时代的局限性,更何况中国传统文化也不止儒家一家。大可抽取中外古今优秀文化道德提倡,执行就好了。法治方面,完善法治大可借鉴西方成熟的律法(比如:恶犬法),而不用非要套个什么法家。应该古为今用,外为中用,根据实际国情抽取精华,而不要照搬。读读拿来主义吧,说的很准确。

后世儒家思想代表,孔家后人,从不抗外族入侵,民族危难时,做顺民,谁胜了,就出来服伺谁,做奴才,元来,清来,日来,都一样。公交车啊。说的和做的不一致,让人不耻,民族气节全无,墙头草,随时倒。民族危难时,不见了他们身影,硝烟落定时,摇著尾巴出来了。外族来了,大多都接受,并采用他们的儒家思想治国,效果还挺好,结果反倒把外族给同化了,延续了中华文化,这也算意外的惊喜 ,但也阻碍了社会的进步,代代轮回,走不出封建社会,最后导致曾经的辉煌民族近代走向衰落。后世儒学这一套东西早被现代人看到其奴性,被现代人唾弃,再正常不过了。


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区别:

一、战国时期的儒家,是诸子百家中的一家,大家是平等的,儒家以外的学说,只要言之成理,就可以著书立说。而罢黜百家后,其他学说就成了邪说,儒家则是真理,地位急剧上升。

二、战国时期的儒家,因为要和诸子百家论战,所以还是讲道理的,同时也是不断发展的,比如孔子之后有孟子,孟子之后有荀子。罢黜百家后,儒家学说已成真理,是行为典范和道德准则,甚至当作法律条文(见《汉书·张汤传》。谁反对儒家,谁就是异端,因此论战停止了,儒家的发展也停止了。这时的儒家,只需要根据统治者的要求,对自己的学说进行解释就可以了,此时的儒家学者,已走上了寻章摘句、支离破碎的琐碎主义道路了。

三、战国时期的儒家,所讨论的问题都是现实问题,例如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说「法后王」等,都有很大的现实性。董仲舒以后的儒家,大大的加强了玄学的成分,董仲舒本人就曾以阴阳五行、天人感应之说附会儒家学说,儒家学说某种程度上变成了维护统治者利益的玄学。

四、战国时期的儒家活动,不是为了升官发财,是为了追求他们所谓的「真理」。董仲舒以后的儒家则不然,他们把儒家当作政治的敲门砖,正所谓「天下学子靡然乡风矣!」


战国时期孔子所主张的儒学是礼学,以仁为核心。董仲舒以后的儒学是理学、道学,以「义」为核心。

儒学自春秋末期孔子创立,以恢复周礼为理想,后经历战国时期孟子、荀子的发展。 但是儒家所宣扬的孔子的「仁」、孟子的「仁政」不适合当时大争天下、兼并战争的需要。

汉武帝时期,董仲舒糅合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的思想,对儒学进行了改造,提出「君权神授」和「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等主张,使儒学神学化。后经过二程等进一步发展,儒学逐步实现了官方化和制度化,确立了儒家的独尊地位,成为此后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董仲舒以后的儒家追求的是荣华富贵,学好文武艺,货卖帝王家;先秦儒家孔孟荀追求的是话语权,做帝王师,掌握天下意识形态的权力。先秦儒家是真正的儒家,汉代以后儒家实际上是犬儒。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