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会在课表内安排一个HIIT的科目,关于HIIT的训练效果与原理,网路上已经谈很多了,这里不赘述

 

根据TABATA原则,强度与休息时间是21,我最常用的安排是:

 

热身:15min

 

主菜:2min*10setFTP 105%(以上),回转数90+RPM,间休1分@ FTP 50~60%

 

Cool Down15min

 

这个科目,不妨想像一下,如同是某个平路段,你跟另一人互拉强度攻击,间休就是退下来之后稍微休息的感觉,也因此回转数要高,在实战中功率可以快速的拉上来,转速低的话,拉功率相对会比较顿,而训练科目越接近实战则越理想。

 

如果一开始2分钟难以为继,10趟骑不完,可以从11的强度休息时间比开始,第五趟后的间休稍稍拉长到35分钟,直到你能完成10趟为止。

 

能够完成11之后,才慢慢把强度时间拉长,比如说1.51,中间的长间休,在体感压力渐渐变小后,不妨也取消变回1分钟,最后就是要做到21

 

能够做到21之后,接下来才是垫高强度,从FTP 105%开始,慢慢的往上,如果你能完美的做完两次,又看到最大心率掉下来,表示你适应了这个强度,在下一次的课表才往上加5%,这个科目可以从105%一路加到 130%,操作中如果某一趟跌破10%,那表示你在这个强度 Fail

 

如果你在中间某个进度卡住,假定说怎么练就是120%,往上加5%连五趟都骑不完,那就表示你就该继续停在120%,勉强垫高强度却无法完成课表,这是不理想的方式。

 

又或者,你可以骑到第七趟,但是第八第九第十趟才会跌破10%,我会建议下一次仍然是挑战这个强度,直到你能完成为止。

 

这个科目的心跳,应该是「一定能看到超过LT HR」,如果最大心跳低于LT HR,那表示这个强度太低,建议下一次就要把强度加高,高强度课表应该也要练到足够才有应有的效果。反之,一开始设定强度在 105%,心率却一路突破到AC的区域,这表示你过度高估自己的FTP

 

HIIT这一项练得很痛苦的话,这是必然,因为到后面会接近AC区间,会用到大量的心肺能力,而恢复能力不强的人,这个科目进展会不好,这也表示你的有氧端的训练时数不太够,反而是应该加强有氧训练的时间,而不是一昧的往强度上垫高。

 

前面有讲到,如果强度卡住,仍然在这个强度上训练,虽然说强度没有垫高,但是心肺能力还是有锻炼到,高心率的适应也会比较好,心肺能力的训练也是应该要经年累月的练习,如果长期都不对自己的心肺能力施压,渐渐的还是会退化,并不会「练一下就能回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