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那些大V们之所以喜欢庐山,是因为庐山自古以来是人文圣山。公元378年,有一位僧侣为了避祸远走他乡,机缘巧合下来到了庐山,并在山北建了个东林寺。他就是被后世尊为「净土宗」初祖的慧远大师。由此,释、道两教的宗师,共同拉开了庐山人文历史的大幕。

庐山雪景

在史料记载中,很早就有了关于庐山的文献记录,战国时一本《竹书纪年》就有「王南巡狩至九江庐山」的记载,司马迁的《史记》中也有有关庐山的记载。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一诗,更是造就了庐山的一处名胜——花径。根据《庐山历代诗词全集》显示,从东晋至今,历代诗人题写庐山或在庐山创作的诗歌总量有1.6万余首,而且庐山和中国历代诗人形成了紧密的互动,且与庐山息息相关的诗句都已成为千古名句,也成为了流传百代的经典之作。

巍巍匡庐,几千年来一直都是高僧名道,文人墨客的舞台。第一是因为庐山的风景秀丽,处在江南水乡,浩瀚的鄱阳湖和长江之滨,自然孕育出了超凡脱俗不一样的风骨,庐山奇险俊秀,风景优美,也吸引了很多文人墨客抒发情感,抒写了很多千古佳句。其次是因为到庐山交通便利,沿著水路一直南下就可以到达,沿路风景优美,可以直抒胸臆,写诗会友,笑谈人生百味。

李白、苏轼、谢灵运,张继,苏轼,元稹等著名诗人都来过庐山,留下千古佳句,欢迎外地的朋友来庐山感受一下人文圣山的魅力!


古代庐山,以李白杜甫为首的文人墨客,纷至沓来,络绎不绝,诗兴大发,佳句千古流传。究其主要原因,一是庐山真的很美,非常吸引人。二是交通方便,沿长江或鄱阳湖就能到九江,上庐山便利。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