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胡适的介绍

胡适(1891年12月17日—1962年2月24日),曾用名嗣穈,字希疆,学名洪骍,后改名适,字适之。[1]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徽州绩溪人,以倡导「白话文」、领导新文化运动闻名于世。

2、林语堂介绍

林语堂(1895年10月10日-1976年3月26日),福建龙溪(今漳州)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1],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翻译家、语言学家,新道家代表人物

3、鲁迅的介绍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曾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校(现东北大学)。「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民主战士,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4、三者共同之处

(1)、都是当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

(2)、都是二十世纪的文化、思想,观念的带领者。

(3)、都具有批判,敢做敢当的行为。

(4)、他们的作品都流传至今并受广大读者爱好,引用。

5、三者不同之处

(1)、胡适是以白话文、领导创新而闻名。

(2)、林语堂是语言学家,主翻译,宣传道家思想为主;并且比较幽默,情商及高。

(3)、鲁迅是以散文,文学创新,发展新领域闻名。

末后总结

我觉得三者都各有各的优势,各有各的强项,都是带领中国新文化走向更进一步的领导者,都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所以不能以客观因素说他们谁的文旨更高,要我说,都高;都是我们思想,理念的学习模仿。


谢谢邀请!管窥之见,斗胆一评!

我觉得,只有鲁迅先生称得上是集大家者,他的思想是宇宙级,他的观察是显微级的,他的描绘是魔幻级的,他对文字的运用拿捏堪称是登峰造极的!……所以说,在中国的文学(白话文)史上是难以企及的,所有人只能虔诚地望其项背!如果把鲁迅先生称为文学巨匠,那么胡、林二位先生称为大匠是比较合适的。

如果非把胡适先生和林语堂先生做一个硬性比较的话,我认为他们各有千秋。胡适先生的文字思想针对性特别强,个性比较鲜明,读著他的作品你似乎感觉到「为了明天,为了明天,为了明天!」越出于纸面!多研究点问题,少弄些不太相干的!这也许是对他风格的最好总结和写照吧!

林语堂先生的文字,文学观赏性非常的强,像葱葱小草、像汩汩溪流、又像那伟岸的参天大树、兀然而立的苍石……娓娓道来静静凝思细细聆听,咏物言志启迪心灵润物细无声……令人好不惬意神怡!

三位巨人都给我们留下了珍贵的文学和精神遗产。斯人已去,圣魂永存!


胡适先生爱权,

林语堂先生爱财,

鲁迅先生爱骂人,

胡适以白话方倡导者,北京大学校长,想做中华民国副总统。

林语堂翻译家,传播西方文学,思想,新道教,四一五十5年代到南洋揽钱的丑事,林先生晚年不保名声。

鲁迅先生是以散文,杂文,短篇小说著名,国人太熟悉了,课本上都有,"三个伟大",在生前骂遍文坛大部分人士,包括前胡适,林语堂二位。

三位都是那个变革时代的弄潮儿,至于文坛成就,咱后辈小生不敢评论,所谓文无第一,有何意思,没啥意思。


以百分为最高标准,如果鲁迅有98,那林语堂有90,胡适嘛,最多80。


鲁迅是战士,是越战越勇的战士!


当然是鲁迅先知


胡适白话文之父,近代中国文化革命先驱,影响之深远,绝不是单纯文学作家可以比拟的,不谈政治立场的情况下,是上个世纪中国最有影响的思想家和学者之一。他毕生著力提倡的是民主、自由思想和理性主义。


香蕉,苹果,桔子,大丫梨,,,,,您说哪个最好吃?


胡适以白话方倡导者,北京大学校长,想做中华民国副总统。

林语堂翻译家,传播西方文学,思想,新道教,四一五十5年代到南洋揽钱的丑事,林先生晚年不保名声。

鲁迅先生是以散文,杂文,短篇小说著名,国人太熟悉了,课本上都有,"三个伟大",在生前骂遍文坛大部分人士,包括前胡适,林语堂二位。


鲁,最深刻透彻,富非凡创造力;林,最意趣盎然,充满人性光辉;胡,大师大,尚待读之。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