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最美小楷,太飄逸了! 新聞 第1張

《黃庭經》是中國道教的經典著作,相傳為老子所寫,講述的是道教養生修鍊的道理。《黃庭經》字數不多,卻內容深奧,語意深遠,是道家必修的經典。王羲之最美小楷,太飄逸了! 新聞 第2張

王羲之小楷用筆圓渾,中段豐實,體勢平正中寓有姿態,因其去古未遠,故能在用點的質地保持着漢魏質樸的遺意,而在結構上卻能各盡字的自然之態,顯得不激不勵,而風規自遠,沒有絲毫習氣,這正是他的高明之處。王羲之最美小楷,太飄逸了! 新聞 第3張

王羲之用小楷縱行寫成的《黃庭經》,共計60行,1200餘字,運筆流暢,結構完美。原本為黃素絹本,在宋代曾摹刻上石,有拓本流傳。此帖其法極嚴,其氣亦逸,有秀美開朗之意態。古今書家無不從中汲取營養,智永、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趙孟頫等,他們均從《黃庭經》中探究王書的路數,得到美的啟示。王羲之最美小楷,太飄逸了! 新聞 第4張

王羲之小楷《黃庭經》,字體有大有小,筆畫有粗有細,在保持整體和諧的前提下,增強了字與字之間的形態變化,具有動態美。王羲之最美小楷,太飄逸了! 新聞 第5張

在結字上,筆畫欹側傾斜,左輕右重,錯落有致,使字更具有輕靈飄逸感。王羲之最美小楷,太飄逸了! 新聞 第6張

在用筆上,筆勢流暢,起止舒展,被後人奉為小楷之最。王羲之最美小楷,太飄逸了! 新聞 第7張

王羲之在帖的末尾署明瞭書寫日期和地點:“永和十二年五月二十四日山陰縣寫”。那一年,王羲之54歲。王羲之最美小楷,太飄逸了! 新聞 第8張

白鵝換帖

關於《黃庭經》,在民間還流傳着羲之以白鵝換帖的故事,中國唐代大詩人李白就寫有“山陰道士如相見,應寫黃經換白鵝”的詩句。因此,後人都習慣把王羲之書寫的《黃庭經》叫做“換鵝經”。

王羲之小楷《黃庭經》:王羲之最美小楷,太飄逸了! 新聞 第9張

王羲之最美小楷,太飄逸了! 新聞 第10張

王羲之最美小楷,太飄逸了! 新聞 第11張

王羲之最美小楷,太飄逸了! 新聞 第12張

王羲之最美小楷,太飄逸了! 新聞 第13張

王羲之最美小楷,太飄逸了! 新聞 第14張

王羲之最美小楷,太飄逸了! 新聞 第15張

王羲之最美小楷,太飄逸了! 新聞 第16張

王羲之最美小楷,太飄逸了! 新聞 第17張

王羲之最美小楷,太飄逸了! 新聞 第18張

王羲之最美小楷,太飄逸了! 新聞 第19張

王羲之最美小楷,太飄逸了! 新聞 第20張

王羲之最美小楷,太飄逸了! 新聞 第21張

王羲之最美小楷,太飄逸了! 新聞 第22張

王羲之最美小楷,太飄逸了! 新聞 第23張

王羲之最美小楷,太飄逸了! 新聞 第24張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