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段介紹全球在建規模最大的水電站——四川涼山白鶴灘水電站建造歷程的視頻在網上熱傳。


自2013年起,數以萬計的建築工人們每天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飛快建設着工程,更絕的是,還順手修起了好些公路和大橋。規模之宏大,場面之壯觀,可謂滿足了人類對科幻小說情節的各種幻想。


看到中國的“基建狂魔”本色,網友們更是震驚不已:感覺《流浪地球》裏的各種發動機和地下城,都是可以造出來的啊!!!



四川正上演着一部史詩級“科幻大片”


白鶴灘水電站壩址位於四川省涼山州寧南縣和雲南省昭通市巧家縣境內的金沙江干流下游河段上,上游距烏東德水電站約182公里,下游距溪洛渡水電站約195公里。


水電站的水庫正常蓄水位825米,相應庫容206億立方米地下廠房裝有16臺機組。白鶴灘水電站工程裝機總容量1600萬千瓦,預計2023年全面建成投產後,多年平均發電量624.43億千瓦時,基本相當於2018年成都全社會用電量。


(圖源:@中國三峽集團)


工程從2013年正式開工,總投資約1778.9億元,水庫具有年調節能力。建成後,將成爲僅次於三峽電站的世界和中國第二大水電站,也是中國繼三峽、溪洛渡、烏東德之後的第四座千萬千瓦級巨型水電站。


於是,4月8日,國務院國資委新聞中心官微@國資小新 發佈了這段時長5分43秒的視頻,向大家詳細展示了主體工程正式開工以來,白鶴灘建築工地6年間的進展。


比如說,2013年初動工時,左右岸邊坡便有一股震撼人心之勢。


2013年的導流洞:


一年以後,左右岸邊坡已經明顯變了不少。


導流洞周圍堰也爆破成功:


2015年的左右岸邊坡,與前一年相比,又有了顯著的改變:


同年,金沙江截流工程也全面展開,築起了上游圍堰:


另外,建築人員還“順手”修起了一座氣勢恢宏的公路大橋——金沙江大橋,與原本的葫蘆口大橋形成鮮明對比:


因白鶴巨型水電站的新建,水位上升,“渺小”的葫蘆口大橋已經無法滿足要求。所以,金沙江大橋正是白鶴灘施工配套的項目之一。它位於水電站上游約30公里的位置,距金沙江江面足有100多米高。


除此以外,水電站還配套造了一條長27.4公里的公路,連接着白鶴灘和葫蘆口鎮,稱之爲葫白公路。


時間來到2016年,大壩基坑又是一番別樣的風景。


2017年4月12日,首倉混凝土澆築現場應接不暇:


從太陽落山到燈光亮起的變化,更是絢爛無比:


然後,又“順手”建起了一座矮子溝大橋:


金沙江大橋和葫白公路,也相繼竣工。


待到2018年,鳥瞰白鶴灘簡直令人歎爲觀止:


同樣在去年,建築人員們安裝起了引水洞壓力鋼管、首節尾水肘管吊裝、首節尾水椎管吊裝、首臺百萬機組座環吊裝、首節蝸殼掛裝等一系列設備。


泄洪洞進水口也初具規模:


6年來,白鶴灘一步一個腳印,穩步向前進……


網友感慨:中國無愧“基建狂魔”之稱!


看完這段建造歷程,網友們只有一個反應:壯觀,震撼,中國無愧“基建狂魔”之稱!


更有人直言:感覺《流浪地球》裏那些東西,中國是真能造得出來啊!


4月12日,有位網友又分享了一段近期拍攝的抖音短視頻,白鶴灘施工現場,一臺挖掘機就這麼被硬生生吊了上去……


那麼,這個科幻大片一樣的水電站啥時候能建好呢?


今年3月初,白鶴灘工程建設部透露了項目的最新進展。大壩從2017年4月12日澆築混凝土,目前最高壩段澆築至高程685米,最高上升高度140米,累計澆築340萬立方米混凝土。


而且,真的像《流浪地球》一般,白鶴灘將擁有一個“地下城”。


據介紹,水電站的發電核心藏在“地下宮殿”中。最大的單個“宮殿”面積相當於兩個標準足球場大小,左右岸各設8臺水輪發電機組,整個地下“宮殿羣”包括引水壓力管道、主副廠房、主變室、尾水管檢修閘門室等。


按照目前的計劃,首批機組將在2021年7月投產發電,預計2023年全面建成投產。

讓我們繼續期待

這部在四川上映的“科幻大片”

完全變成現實的那天吧!


來源:四川日報記者 

綜合:觀察者網、三峽新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