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法庭口译很有意思(其实是「新州民事与行政仲裁庭」,不过仲裁庭跟法庭差不多),因为有两个口译员出庭!出现两个口译员很容易会有一山不容二虎的感觉,不过很高兴今天遇到的是一位可敬的同行!!

今天的案子是争夺老人监护权的民事案件。仲裁庭虽然指派了一名口译员,但是我的当事人因为上次开庭时仲裁庭指派的口译员很糟糕,所以这次决定自掏腰包也请一个口译员(就是草民我 嘻嘻)。

早上一开庭,法官就需要决定究竟让哪个口译员做正式的翻译,究竟是让两个口译员各自为一方服务吗,还是只让一个口译员挑大梁?青天大老爷最后的决定是为了确保双方都获得同等质量的口译服务,所以由一个口译员全权负责;而既然我是私掏腰包请的,她是公派的,于是这个担子就落到那位同行身上了。

她翻,我旁听,而我受雇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要拿放大镜仔细检查口译员有没有哪里翻错翻漏了... 想必她的压力不小。不过这位可敬的同行实在了不起,是我见过翻得最有自信、反应最快而且翻的最准的口译员,尤其是在不知道案子来龙去脉的情况下可以兵来将挡,有时一口气翻三四分钟的话都没翻漏,非常了不起。这位同行年纪轻轻,不过看来经验十足,也许也受过良好的培训,希望能在法院看到多一些这么优秀的口译员为中国同胞奋斗打拚~!!

顺便跟大家介绍一下,澳大利亚翻译协会的职业操守有一条原则叫 Professional Solidarity,就是翻译员应该彼此尊重互相帮助,以维持同行间的团结。如果某位口译员受雇于诉讼的一方,他的职责是要确保另一方的口译员没有误译或漏译,这无疑会让对方的口译员倍感压力。今天在庭上我确实有一两次需要站出来更正几个关键性的错误,而对方也非常有风度地感谢我更正她翻得不够周到的地方。(因为是由对方挑大梁,我坐著说话不腰疼~哈哈哈。如果角色对调,我翻她听,那我肯定也得接受她的纠正... )

当「监察口译员」又要兼顾 Professional Solidarity 相当不容易,我觉得关键在于 只在有必要澄清某句时才出声,而且以互助为目标,先感谢对方的服务,然后向说话方确认原文(让自己和挑大梁的口译员都有机会再听原文一次),最后提出我的译文供对方参考;这样对方往往就会重新再译,也能明白你是对事不对人。

结束后我去跟她要微信(哈哈哈哈 是纯纯地加微信啦~~别想歪),聊了一下发现她果然也是受过正规翻译培训的大内高手!赞!

(我会慢慢把我在微博上写的文章转到知乎。如果有兴趣欢迎也上我的微博看看,猛戳这里>>> 西悉尼MIT译士的微博)

? 2017 Kenny Wang, PhD.

我在 西悉尼大学 Western Sydney University ^__^

推荐阅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