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年多以来,只要我重返荷兰探亲,有个地标一定造访不只一次。那就是鹿特丹近年来火红的「Markthal」,有人译为「拱廊市场」。它集合了住宅、商店和餐厅,偌大中空如桶形的空间,则是一周营业七天的市集,容纳农产摊位和小吃摊。

 

拱廊市场坐落在闹区的边缘,和知名旅游景点「方块屋」遥遥相对,中间隔著大广场。我还旅居鹿城时,住家离广场不远,可说是看著拱廊市场从无到大致成形,不过没等到它落成开张,我就搬回台北。

 

拱廊市场二○一四年秋天开幕时,鹿特丹市政府委托的开发商广邀全球重要媒体前去采访。其独特的外观、内部壁面巨大的蔬果彩绘,还有住商合一的形态,在在引起瞩目。

 

肖似拱廊的独特身影,就这样透过平面和电子媒体画面传遍世界,这使得市场开幕才三周,就累计一百万人次参访,其中有不少是看了报导而来的外国游客。拱廊市场从此成为鹿特丹的特色景点,甚至带动了整个城市的旅游业,也让我在一五年春天访欧时,特地回鹿城一探究竟。

 

这一看,就爱上了。我本就喜欢逛市场,始终觉得市场最能够让旅人得以窥见异地生活的样貌,从而体会地方文化。拱廊市场历史虽不久,其结合传统市集和都会时尚的风貌,却十足展现鹿特丹现代多于古老、拥有多元文化的特性。

 

鹿特丹有许多住民是来自全球各地的移民或第二代,拱廊市场正展现这样多种族的背景。以市场摊位而论,它除了有鱼、肉和蔬果摊外,也有摊子专卖荷兰乳酪、西班牙火腿香肠,还有只卖印尼与加勒比海辣酱的摊位,以及华人开的东方超市等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