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性腎病是導致成人腎綜的最常見病理類型之一,大多數患者表現爲腎綜的“三高一低”症狀,有的患者也會伴有少量鏡下血尿或高血壓/腎損傷。

  性格溫和,但不會“心慈手軟”

  膜性腎病是個“慢性子”的疾病,進展比較緩慢,而且大概1/3的原發性膜性腎病患者會自發緩解。

  但是一方面,我們的病情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很難判定自己是不是屬於“自發緩解”的那一類幸運兒,自發緩解的機率又有大有小;另一方面,有的患者本身病情較重(如蛋白尿>3.5g/天伴腎功能減退,或蛋白尿>8g/d的高危患者),又不給予及時正規的治療,膜性腎病可不會“心慈手軟”——大約15%患者在起病5~10年後照樣兒會發展爲尿毒症。

  因此,膜性腎病患者與其靜待“奇蹟”的出現,還不如積極治療,加速腎病緩解的進程,將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不想被“害腎精”拖累腎臟,治療膜性腎病3種治療方式可選:

  1、保守治療:

  對於病情不是很嚴重的膜性腎病患者,如尿蛋白定量<3.5g/d,血漿白蛋白正常或輕度降低、腎功能正常的年輕患者,不妨做好以下2點:

  控制血壓(首選沙坦、普利類);治療水腫

  除藥物治療外,患者應改掉高鹽高蛋白的飲食習慣,堅持低鹽低蛋白飲食,避免高鹽飲食加重水腫,增大血容量,引發心衰;高蛋白、高脂食物加重高血壓和腎臟負擔,在治療過程中應定期複查監測病情。

  2、免疫治療:

  如果保守治療效果不佳或者本身病情較爲嚴重,一般可使用激素聯合免疫抑制劑如環磷酰胺、環孢素等治療,能夠有效降低膜性腎病的進展風險

  治療過程中注意滿月臉、水牛背、向心性肥胖、失眠、代謝紊亂等激素的副作用,具體的治療方案還需根據病情考慮。

  3、中藥治療:

  24小時尿蛋白0.5g以上的患者都可以採用中藥治療,服用益氣活血、擴容消腫的中藥,並配合熱敷、藥浴、燻蒸等方式,清除沉積在腎小球的免疫複合物,更爲根本地解決尿蛋白的漏出,還能夠減輕激素和免疫抑制劑的副作用,從而達到有效降蛋白的目的。但治療過程中不宜過猛,尋求快速見效,也要避免將其他患者的治療方案照搬在自己身上。

  最後,在治療過程中,醫生會綜合患者的具體病情選用更爲適合的治療方案,患者切不可盲目追求尿蛋白完全轉陰反而加速病情惡化到尿毒症。尤其是大量蛋白尿、早期出現高血壓及腎功能損害或有併發症的患者。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問題請及時聯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