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

    温欣语5 小时前

    他们由中国文物学会20世纪建筑遗产委员会的97位顾问专家评选而出。

    中国文物学会 20 世纪建筑遗产委员会公布了「第二批中国 20 世纪建筑遗产名录」,共 100 项建筑遗产,横跨 25 个省、市、自治区。上海有 6 处建筑入选,包括上海邮政总局、四行仓库、上海中山故居、马勒住宅、盛宣怀住宅和百乐门舞厅。

    「20 世纪是中西方文化激烈碰撞的时代。这些优秀建筑既是精彩的作品,也是重要的国家与城市记忆,」建筑遗产委员会副会长金磊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此前第一批的 20 世纪建筑遗产名单中,上海也有 13 处建筑当选。

    我们选出了这次入选的 6 处建筑加以介绍:

    上海邮政总局

    pic/vs1001

    pic/sinaimg

    这幢建筑 1924 年落成,是全国邮政系统建成后,唯一还保持其独特建筑风格的建筑。这幢楼 1922 年由英籍建筑师思九生设计,是欧洲在十九世纪初到二十世纪流行的折衷主义建筑风格(选取各种理论、风格中的最佳要素,应用到新的创作中)。建筑的钟楼上两边各有一组雕像,一边有三人拿著火车头、轮船和电信电缆模型,意为交通和通信。另一边的三人中间为希腊神话中的通信之神,左右是爱神,象征邮政为人间沟通情感。

    四行仓库

    pic/nosdn

    四行仓库位于上海闸北区南部、苏州河北岸,是一座六层大厦。创建于 1931 年,是当时闸北一带最高大的建筑物。仓库由大陆银行和北四行(金城银行、中南银行、大陆银行及盐业银行)联合仓库组成,因此统称为「四行仓库」。

    在中国抵抗日本侵略中,四行仓库是重要的见证地。1937 年 8 月 13 日爆发了淞沪战役,同年 10 月 26 日四行仓库保卫战标志著淞沪战役的尾声。因为四行仓库和上海公共租界只隔了一条苏州河,因此整个战斗都完全展现在了西方世界前,吸引了国际注意,但并没有如蒋中正所希望的给中国抗日战争带来实质的国际支援。

    上海中山故居

    pic/wikimedia

    这是孙中山和夫人宋庆龄 1918 年居住的地方。1918 年到 1923 年,孙中山在这里完成了包括《孙文学说》、《实业计划》、《中国国民党宣言》等著作。1925 年孙中山逝世后,宋庆龄在这里居住到 1937 年,直到抗日战争爆发,她移居香港和重庆。1945 年底,宋庆龄回到上海将这里移交给了国民政府,作为孙中山的永久纪念地。

    马勒住宅

    pic/sina

    位于陕西南路 30 号,据说是按照英籍瑞典人埃里克·马勒最宠爱的女儿的梦境所设计,当初女儿想拥有一座「安徒生童话般的城堡」,因此马勒请来了设计师设计出了这座有北欧挪威建筑风格的别墅,这座建筑花了 9 年时间造成。房屋的建筑面积有 2411 平方米,花园有 2000 多平方米。1941 年太平洋战争后,这里曾经是日军俱乐部。

    盛宣怀住宅

    pic/neworldedu

    这幢花园洋房位于淮海中路 1517 号,由德国商人哇吸建于 1900 年。一战爆发后,哇吸回国,住宅于 1912 年转交给了清末政治家、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盛宣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这里曾是上海市妇联和上海市高教局的办公地点。20 世纪 70 年代,中日建交后,盛宣怀住宅成为了日本驻上海总领事馆所在地,后来成为总领事馆总领事的住宅。

    百乐门舞厅

    pic/vantage

    返修后的百乐门 pic/paramount1933

    百乐门舞厅(The Paramount)的全称是「百乐门大饭店舞厅」,曾经被称为「远东第一乐府」,于 1933 年正式对外营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这里曾是夜上海的核心地带,吸引了很多社会名流,当时的常客包括张学良、徐志摩等。解放后,舞厅的主体建筑改造为红都戏院,后又改为红都电影院。2013 年上海百乐门文化娱乐有限公司获得百乐门舞厅的经营权,启动了修缮工程,2017 年 4 月 22 日,百乐门正式向公众开放。这里的下午茶从下午 2 点开始,夜场是下午 5 点半到凌晨,有包括晚宴、舞池等各种表演。

    此前第一批入选的名单有上海外滩建筑群、上海国际饭店、徐家汇天主教堂、上海展览中心、松江方塔园、上海鲁迅纪念馆、东方明珠电视塔、佘山天文台、同济大学文远楼、上海曹杨新村、上海金茂大厦和南京西路建筑群。

    题图:wikimedia


    推荐阅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