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这个图片,就让我想起了我儿时所知道的宝塔糖。这个宝塔糖可是儿时我的噩梦,因为它是打蛔虫的药。只是制成像花朵一样漂亮,又像糖一样有点甜味。

记得我还是四五岁的时候,因为我经常会肚子痛,所以我爸爸就去药店买了这一种药回来让我吃。孩子的我,看见糖那是两眼放光呀!我记得当时不止吃了一颗,于是乎,没多久我就开始肚子痛了。我妈听见我直喊疼,也不敢去干活,就在那守著我。

结果疼了没多久我拉了一堆还会蠕动的虫子。就是那一回,吓到我从此以后看见这个宝塔糖,我都绕路走。也许是因为那一次的经历,似乎我现在看见圆圆的东西,我都不太爱。

其实,宝塔糖的外形也挺漂亮的,正因为如此,现在也有很多商家制作这种外形的糖。因此它不再是蛔虫药的代表,他也是食品的一种。

如果你在药店里看见这种糖,很确切的告诉你这是蛔虫药。

如果你在商铺里、食肆上、小摊上看见大量如此的糖,那么它就是蛋白糖。


这个是鲜奶泡芙吧,我昨天还买了四个吃呢,10多块钱一斤,四个一共3.9,不是很贵,而且还很好吃。

外面是面包,里面是奶油,喜欢吃甜品的人,应该经常吃这个。

再说泡芙,它是一种源于义大利的甜食,蓬松多孔的奶油面包中包裹著奶油,或者其他的一些甜的东西,如巧克力。或者冰淇淋。包裹鲜奶的就是鲜奶泡芙。

奶油泡芙呢,很多女孩子喜欢吃,我第一次吃这个,就是班级的一个女同学买了,我拿了一个尝了尝,觉得挺好吃的,从那以后,就喜欢吃这个了。

为什么喜欢吃甜的,因为我从小跟奶奶,奶奶吃什么都放糖,所以我就喜欢吃甜的啦。

我昨天买的


看到问题之后,我掐指一算,这个东西应该就是辽阳的塔糖。

塔糖是辽阳市的一种特产,不仅味道独具特色,就连外形也很别致,看起来有点像梅花,表面有很多小孔。口感酥脆,清香可口。最开始的时候,塔糖只有白色的,后来逐渐有了各种颜色,表面洁白,保质期还长。

塔糖最早得名于辽阳白塔。据《辽阳县志》记载:「城西北半里许有塔十三层,高四十八丈五尺三寸,塔南有广佑寺…寺南有井,取水造糖经暑不粘,名为塔糖…」。井水相传为白塔下海眼之水涌出而成,此水清澈甘冽,明清时民间引此水制成塔糖,酿成槐花蜜酒,时为朝廷贡品。

其实塔糖的制作工艺也不是特别复杂。我在这里也收集了一些制作方法,感兴趣的宝宝可以尝试一下。做之前你需要准备砂糖5公斤,矾1.8克,香料15克,香草片1片,水适量。

制作方法:

1.化糖:将水放入锅后加入砂糖搅拌,使其加热至沸腾,然后以筛过滤;

2.熬糖:将过滤的糖液加入矾后,将其加温至156℃;

3.冷却;将熬好的糖坯,放在冷糖板上,加入香料及香草片,然后冷却至65~75℃;

4.捣白:将冷却的糖坯进行捣白,并且打进一定量的空气使成梅花形并多孔;

5.切块:将捣白后的塔糖切成规格长;

6.保管:在15℃以下保管,不得潮湿,可保管1~2年。

不过后来,在辽阳人,甚至辽宁人口中的「塔糖」是一种给孩子吃的打虫药。专门用来打蛔虫的。不过现在用的人也不多了。我只在我父母的口中听说过他们小时候吃过这种打虫药。据说吃过这种药之后,小孩子拉出的屎里面,有一条七八厘米长的暗粉色肉虫子。后来的孩子生活条件好了,卫生条件也上来了,就没有什么人会吃塔糖打虫的了。

说跑偏了,我们来看看真正的辽阳特产塔糖。你要是问这种糖什么地方有卖的。我只能说......靠运气了。听说以前辽阳站前以前有,取广佑寺泉水制成的糖,现在很难遇到了。不过,辽阳作为原产地,想必那里有卖的概率是最大的,其他城市有没有就更不好说了。至少我在沈阳是从来都没见过哪里有卖的。

以上是我的答案,欢迎评论!


这个我认识,这是我们小时候吃过的宝塔糖,它是一种驱虫药,专门打蛔虫的。

小时候我和弟弟经常肚子疼,父亲就到卫生所给我们买回这个宝塔糖来让我们吃。那时候学校也配发打虫药,小孩子嘴馋,看到这个漂亮的、闻著有股淡淡甜味的糖果,迫不及待地就吃上了。到了晚上,睡到半夜的时候弟弟突然大哭起来,说他的屁股里有东西在动,父母亲赶紧点起灯来看,结果看到一条如毛线般粗细的肉粉色的虫子正从弟弟的屁股(肛门)处爬了出来。那几天我也提心吊胆了起来,生怕也有虫子从我的屁股里钻出来。

随著慢慢的长大,比较注重个人卫生以后,就没再吃这种打虫药了。现在这种打虫药也比较少见了,现在的打虫药多以片剂为主。

现在有一种很好吃的小食品,跟这个宝塔糖的外形很象,就是蛋白糖。当然了这个只有在食品店或商店售卖,而宝塔糖则只有医院和药店有售。


首先谢谢邀请答题。仔细看了下楼主图片,这应该是「宝塔糖」而不是「蛋白糖」。

看这两张图还是很明显的,上图为宝塔糖,下图为蛋白糖,造型有很大差别。

宝塔糖是驱肠虫类非处方药品。宝塔糖通用名:磷酸哌嗪宝塔糖。

具有麻痹蛔虫的作用,使蛔虫不能附著在宿主肠壁,随肠蠕动而排出。

宝塔糖是上个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出生的人的甜蜜记忆。宝塔糖对付的蛔虫是一种古老的人体寄生虫,在五十多年前的解放初期,蛔虫病在我国是一种城市与农村都大面积存在的非常普遍的疾病。

这种专门用于驱除蛔虫的药剂是从菊科植物蛔蒿中提取的,一开始是片剂,后来,为了让小孩子愉快的服药,加入一定比例的食糖后,制造为淡黄色、粉红色圆锥体的宝塔形状,人们便将这种驱蛔虫药称之为「宝塔糖」。

新中国成立初期,对药品的登记注册与监督管理尚未走上正轨,「宝塔糖」成了全国十几家制药工厂共同使用的专门用于驱除蛔虫病的药品名称,并与商标名称合一的混合名称。

由于种种原因,1982年9月,卫生部和国家医药管理局对包括「宝塔糖」驱蛔药在内的127种药品与剂型予以淘汰。宝塔糖也从此退出了我国的历史舞台。


都是些老阿姨吧,你们看著是宝塔糖,但是现在卖的都是蛋白糖,蛋白又叫马林糖,不是宝塔糖,而是用蛋白和白砂糖之类的混合烤制而成,宝塔糖几乎都没有卖的了,现在卖的都是蛋白糖


这个叫宝塔糖,

宝塔糖

是常用语给儿童驱虫的一种药物,因为外形像宝塔一样且带有甜味,所以称为宝塔糖。宝塔糖的通用名为磷酸哌嗪宝塔糖,是一种驱肠虫类非处方药药品。

宝塔糖具有麻痹蛔虫的作用,使蛔虫不能附著在宿主肠壁,随肠蠕动而排出。用于儿童

蛔虫病

儿童驱虫药,小时候吃过。

头天吃著笑,第二天吓得乱叫~(//?//)


宝塔糖

印象深刻,儿时吃过,打蛔虫用药。

在我们小的时候,没什么零食吃,这个是药却是甜的,于农村孩子而言,媲美零食。

想起来一件好笑的事,不记得是几岁,大概三四岁吧,村里组织给小孩子们打疫苗,这个打针谁都怕呀,当时医生为了哄我乖乖打疫苗,预先把要打完疫苗再分发的打虫药宝塔糖给了我吃,结果我吃完糖就跑了??,后来有没有被抓回去扎针就不记得了!?????????

再后来,长大些,再要打虫已经换成了白色的苦味的小药片,宝塔糖,变成童年时光里一抹甜蜜的回忆!


这是宝塔糖。是专门用于驱除蛔虫的药剂,是从菊科植物蛔蒿中提取的。一开始为片剂,后来,为了让小孩愉快地服药,加入一定比例的食糖后,制造为淡黄色、粉红色圆锥体的宝塔形状。人们便将这种驱蛔药称为宝塔糖。

宝塔糖是一种用砂糖作为主要食材的食物,制作工艺简单,操作简便。本品对人体(特别是儿童)具潜在神经肌肉毒性,应避免长期或过量使用。营养不良或贫血者应先予纠正,再开始服用本品。如服用过量或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请立即就医。当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服用。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请将此药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吃过本药品,避免吃过多油性物质,以降低药性。偶可发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痛、感觉异常、荨麻诊等,停药后很快消失。过敏者可发生流泪、流涕、咳嗽、眩晕、嗜睡、哮喘等。偶见病毒性肝炎样表现、瞳孔缩小、调节障碍、麻痹性斜视等。


打虫药?!!沃德天~我就这么被我妈骗了十几年,小时候她跟我说这是糖,我吃了~觉得挺好吃的,缠著我妈给我买了好多……????要不是今天看见了,我可能会一直以为那是某种风味独特的糖果……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