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样本被验出有线虫及虫卵。

网上图片

消费者委员会测试50款刺身样本中,在其中一款吞拿鱼样本和一款三文鱼样本中,发现有虫,前者同时发现虫卵。然而,所发现的虫并没有蠕动,因而不能确定是否活虫。化验所只能将检出的虫和已染色之虫卵放在显微镜片上拍照作为记录。

被验出有线虫的是荃湾富荣大厦「鱼尚」的大西洋三文鱼样本;而太古康怡广场的「元気寿司」大眼吞拿鱼刺身样本被验出线虫及虫卵。

网上图片

在观察形态后,确认在该两款样本发现的虫是线虫〔nematode,又称圆虫(roundworm)〕。不过,据化验所表示,由于虫及虫卵已经经过不同的化学处理,而样本量亦不足够进行额外的基因测试,因此未能确定其所属品种。

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微生物学系助理教授黄世贤医生表示,食用未经彻底煮熟的海鱼有机会感染的寄生虫主要是海兽胃线虫(Anisakis和Pseudoterranova)和某些品种的裂头绦虫(Diphyllobothrium)。

两个样本被验出有线虫及虫卵。

海兽胃线虫是一种线虫(nematode),其幼虫可在多种海鱼和头足类动物(例如鱿鱼、乌贼和八爪鱼)中发现,而其成虫则在海洋哺乳动物(例如鲸豚类)中存活。人类有机会因进食带有幼虫而未经彻底煮熟的海鱼或头足类动物而受到感染。

裂头绦虫又称鱼肉绦虫,是一种绦虫(cestode,又称tapeworm),有多个品种可以感染人类,例如广节裂头绦虫(Diphyllobothrium latum )和日本海裂头绦虫(Diphyllobothrium nihonkaiense)等。其中广节裂头绦虫的幼虫多发现于淡水鱼内,而日本海裂头绦虫则多见于太平洋三文鱼,其他海鱼亦有机会带有其他品种的裂头绦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