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妈丨Talking

  教育中,关于该不该给孩子建立规则,让他们遵守规矩,是父母们最举棋不定的问题之一。育儿圈里的专家们,有人说要顺应儿童天性,给他自由;也有人说,养孩子,拼的就是父母的“规则感”。这就很让人苦恼了,关于爱、自由、规则,怎么样才能做到恰如其分的教给孩子呢?我们今天就来好好聊一聊。

  培养孩子最怕的,就是两个极端。一个是没有原则的放纵溺爱,一个是没有弹性的建立规则。造成这两种极端教育方式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父母对于自由、爱、规则三者关系的误解。

  前者是认为一旦有了规则,就没有了自由和爱,孩子的天性就被泯灭掉了;而后者则把自由和无条件的爱,与放纵对等,他们崇尚自律,崇尚“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错误的把“控制”当规则,一不小心,就走入了教育的对立面。

  有一位学历不低,受教育程度良好的妈妈,从小就对孩子的教育问题十分用心,可是她盲目的崇尚“规则”教育,竟把5岁的儿子逼近了心理治疗室。

  这位妈妈,对孩子进行的是“高标准、高要求”的培养,从孩子的吃穿用度到行为习惯,从能力智商到礼貌道德,都尽量做到最好,还说服全家人一起,监督、规范孩子的生活细节,杜绝放纵和溺爱,目的就是把孩子培养成一个高度自律、面面俱到的优秀人才。

  于是,孩子从两岁开始,就被剥夺了娇气的权利,走在路上,不能要妈妈抱,直到走累为止,想撒个泼耍个赖也绝对不行,只要妈妈发现是故意的,任凭孩子怎么哭喊也绝不答应……

  4岁以后,按照妈妈的计划,孩子应该培养卫生习惯和劳动能力了,于是他每天被要求换下内裤自己洗,偷懒什么的是绝对不被允许的事情。

  除此之外,生活的其他细节上,也是“规则”为王,孩子想边看电视边吃饭,不行!吃饭时不遵守餐桌礼仪,不可以!浪费粮食或者发出咀嚼的声音……通通都是禁忌。

  只要是有关孩子,几乎每一件事,妈妈都有明文规定。终于,到了孩子5岁以后,真的就养成了各种妈妈期待的好习惯,智力和毅力也十分出色,妈妈感到很欣慰。

  可是渐渐的,她也发现孩子的时空感极其差,遇事绕不过弯,经常表现出严重的偏执,几乎接受不了任何变化或常识里没有的事情,也不懂得变通,一根筋到底。

  有一次她开车去幼儿园接孩子,回家的时候,走的不是平时爷爷接孩子的那条路,孩子不干了,一路又哭又闹怎么也劝不好,最后要求她把车重新开回幼儿园,走原来的路回家才肯罢休。

  更不可理喻的是,某天姥姥洗了葡萄,递了一串给孩子,中途掉了一颗在地上,他非要姥姥把掉落的那颗葡萄接回到串上,可是姥姥做不到,孩子就一直哭闹,怎么哄都不行,另外给一串完整的葡萄,他也不要,最后以他妈妈的一顿打骂收尾……

  这些事情,是不是听起来让人感觉匪夷所思,可发生在这个孩子身上的“怪事”还不止这些。在学校,老师说孩子很聪明,但却很孤僻,总是一脸漠然,很难看到他开心的笑,和其他小朋友玩耍,也总是不到几分钟就会发生冲突。

  后来,这位妈妈意识到了事情的不对劲,在老师的建议下才带他去看了心理医生。

  怎么来看待这些现象呢,是先天性格的原因?天才注定是孤独的?聪明的人都跟情商有仇?其实,哪有那么多的天生孤僻,性格怪异,这些反常的举动,跟他妈妈从小就膜拜的“规则教育”脱不了干系。

  培养孩子“规则”意识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这位妈妈错误的把规则当成了“控制”,而著名的哲学家弗洛姆说:

  教育的对立面就是控制。

  家长站在教育的对立面,按照自己的意志打造孩子,怎能奢求孩子不出问题呢?

  用这种极端的方式培养起来的“听话”和“自律”不过是一种表象,在这些看似优秀的行为和能力表现之下,很可能,是他已经被阉割的生命力和被固化的心智,以及被泯灭掉的儿童天性和创造力。

  英国的教育家A·S尼尔说:

  “严酷的家庭法则就是对健全心智的阉割,甚至是对生命本身的阉割。”

  每个孩子在他的生命之初,都有一个原始的“精神胚胎”,在成长的过程中,会慢慢发展成不同的形态。对孩子精神胚胎的培育,有的家长用的方法是“滋养”,有的家长用的则是“塑造”。

  特别提醒一下,这里说的“滋养”和“塑造”两种教育方式,有着本质差别。前者会根据孩子的需要提供适宜的养料,也就是爱和自由,接纳与看见;而后者则以家长的意志为转移,为孩子打造一个又一个的“模子”,再将他放进去。

  而我们上面提到的例子中,那位妈妈就是用塑造的方式,盲目给孩子建立起一个又一个规则,把他打造成自己觉得好的样子。可是这样做,却扰乱了孩子的心理秩序,扭曲了他的创造力、生命活力和思想的弹性,把孩子逼到了需要接受心理干预的境地。

  很多父母常常把“孩子不能惯着”挂在嘴边,而某些从小就被家长用爱和自由滋养长大的人,会怎么样呢?

  心理学家武志红老师曾经在奇葩大会上,分享过一个叫做孙博的女孩的成长故事。

  孙博,是一个1982年出生的经营企业家。武志红和她是在一次湖畔大学的采访活动中认识的,由于在那次采访中,对孙博的行事作风感到意外和好奇,武志红特意跑去问了孙博是怎么长大的……

  在孙博读幼儿园的时候,她是一个精力旺盛的孩子,中午不睡午觉,幼儿园的老师伤透了脑筋,就跟她奶奶打了小报告,并且让奶奶想想办法解决这件事……

  没想到,作为一个有名望的医生,奶奶竟然辞掉工作,去做了这个幼儿园的校医,只为了能给孙女开小灶,让孙博中午去她的办公室里休息。更任性的是,后来因不满幼儿园的教育方式,奶奶直接为她建了一个幼儿园。还曾经为她开过一家小吃店,可以说是私人定制了。我想后来孙博做高端私人旅行定制,就跟她奶奶小时候对她的爱有关吧。

  还有一件特别有意思的事,孙博小升初考试的时候,原本可以上北京最好的中学,可是她却偏要填报北京石油附中,理由只是因为那个学校的校服好看,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她的爸爸直接就答应了……

  这家人宠女儿的方式也太夸张了吧,在孙博的成长经历中,还有很多大大小小这样的事情。可也正是因为从小在家人的“溺爱”中长大,让孙博成长为了一个想干嘛就干嘛的人,从上学到工作再到创业,孙博的人生一路都走的很“任性”:

  曾为了实现梦想,她大胆的放弃自己舒适的生活,选择再创业;她做私人旅行高端定制,连马云都是她的客户;因为自己的一个想法,她就在贝加尔湖畔创造起了世界首例冰雪图书馆……

  孙博的人生可以说让很多人羡慕了,很多父母都把“溺爱”当成一个贬义词,避之而不及。可是“溺爱”却让孙博长成了一个勇敢、有创造、有生命力的人。

  更重要的是,孙博虽然大胆、任性,可是在她身上,完全看不到一个被惯坏的孩子的影子,相反,她是一个非常温暖的人,也是一个人性化程度很高的人。

  在家人们的鼓励、宠爱和看见之中长大,她不仅拥有“真自我”,而且身心合一,无论是内在的精神世界和外在的资质能力,都相当的丰盛饱满!

  生活中,我们常听到家长对自己孩子说:

  “都是我把你惯坏了。”

  “早知道不该惯着你。”

  “要是什么都由着你那还了得……”

  很多父母觉得自己太惯着孩子了,可是有多少人能达到孙博爸爸和奶奶的境界?而一些溺爱孩子的家长,不仅没有让自己的孩子变好,反而是养成了他一身的不良品格和习性,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很多人对教育中的“规则”和“自由”都有错误的理解。

  给孩子自由

  不是接受和满足他的一切要求,而是通过看见孩子的天性和生命力,允许他按照自己的方式和方向成长,让她感受养育者对自己的接纳和喜爱,给孩子营造一个安全、快乐的成长空间和氛围。

  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

  不是粗暴的单方面发布规定,要求孩子严格遵守,不是用家长的权威去控制他的行为举动,而是在家庭人员的相处和互动过程中,共同营造出来的生活习惯、行为准则等。

  规则与自由,规则与爱,并不是一组背道而驰、水火不容的概念。而且给孩子制定规则,也一定要建立在爱与自由的基础上,从孩子的角度出发。

  怎样在给孩子制定规则的同时,又不破坏爱与自由,不压制孩子的生命力呢?

  首先父母们要打破对“建立规则”的刻板印象,规则不是父母单方面给孩子下达的规定,而是在和孩子的交流互动中,满足了他对爱和自由的需求以后的共同约定,既然是共同约定,那么也需要共同遵守。

  其次立规矩的描述很重要,任何人都不喜欢被限制,我们尽量去说“做到什么”,而不是说“不做什么”,例如“遇到矛盾时,家人之间要平心静气的沟通”而不是“遇到矛盾时,不能大喊大叫”。

  负向的描述,只会告诉不做什么,而不明确要做什么,并不能给孩子正向的引导,反而会让他产生厌恶、抵触的情绪。而正向引导行为的规则,会让孩子在遵循过程中得到指引,且在完成约定的过程中能够获得成就感,并且由行为逐渐内化成孩子的规则意识。

  最后制定的规则一定要得到孩子的肯定,更重要的,是父母要从中去判断孩子是否能够做到,是否符合他的能力或个人特点,是否会伤害到他的内心情感。只有孩子力所能及的规则,才能够帮助孩子在培养规则意识的过程中,逐渐发展成父母和孩子自己都喜欢的样子。

  如果你做不到像孙博的奶奶和爸爸那样宠爱孩子,那也别用错误的规则教育来伤害他。

  武志红老师在她的心理学讲座中,经常分享孙博的故事,每一次讲之前武老师都会事先知会孙博,而她也欣然同意,有时候还会跟武老师说:希望每个灵魂都自由自在!

  是啊,我们也希望每个孩子的精神胚胎,都能自由自在的成长,长成他本该成为的模样!

  撰文 - PamperMom

  主编 - 好妈

  本文所有图片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Presented by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