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MB.jpg
美苏冷战最后真正决胜点的是经济战。
红色供应链对台湾产业的影响已经很明显,加上陆客限缩及在台采购抽单,台湾不能排除这是一场有计划的经济战。

520意料中新总统蔡英文没有迎合大陆的政治期待,或者说不管有没有接受92共识经济战仍然会执行。
红色供应链完备与排挤「(大陆)政治不正确」厂商订单的政策,加上几个要素将形成对台经济战的绝佳战略优势。

国际原物料上涨,美元必须升值的压力加上美国选举结果可能倾向保护主义。
一旦狙击台币,让台币重贬,造成恶性通膨,而新政府又难以平抑物价的情况下,对台湾经济补上最后一刀。
重演当年国民党在大陆因恶性通膨而失去民心进而种下败因的事件。

台币重贬,美元升值让台湾购油成本上升,原本上涨的原物料也必需以更高的代价进口。
变成新政府「被油电双涨」,这种攻击难以防御。
依照马政府油电双涨的经验,想当然台湾厂商一定会大幅调升物价,而一旦涨上去就下不来了。
因台湾总体经济连续走黑,勉强撑住的厂商当然不会因为通膨而加薪,将通膨压过台湾平民的忍受极限。
加深贫富阶级对立,从内部造成矛盾,瓦解民心士气,煽动激烈内斗让台湾崩溃妥协或造成大型动乱趁乱接收。

台币重贬本来对出口厂商有利,但如前段所说对台湾供应链的排挤与攻击已经完成布属,台币贬值对出口的帮助将被抵消。
对普遍低薪的台湾平民,恶性通膨让平民失去对民进党政府的信心。
尤其平民本是希望民进党解决问题却让问题更严重的失落将转为仇恨。
虽然大陆本身经济也在下滑,但仍有对台湾发动经济战的实力,而美国此时经济自身难保,无法反制对台经济战。
这也充分利用美国扶植的韩日台封锁线内部经济互相竞争的矛盾,只要韩国倒向大陆,日本也开始保护主义;
台湾将感受到政治上的情感抵不过民生经济定生死的残酷赛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