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Aries John

编辑/Rungazeu

  tusk-toronto-film-festival    

昨天去看《TUSK》(人型海象)这部片名看似垃圾B级片的喜剧讽刺片,大伙抱著放松的心情去看,白天用太多脑后,对于剧情也没有想著怎样认真解读(常言道,对商业娱乐片认真就输了,但商业片也是有商业的主流大众文化价值),也就放松在面对,不过看完后除了觉得剪接流畅很精采外,也还是有一些零星的讨论,尽管那并不受人喜爱。

(以下全都是雷)TUSK的剧情并不复杂,是一个叫做华勒斯的网路广播节目主持人(主持一个叫做NOT-SEE PARTY的节目,不是NAZI PARTY),每天在节目上放一些搞笑影片揶揄、取笑其他人为冲刺收视率,他的好搭档是泰迪,同为尖酸刻薄嘴巴贱的人,自恃有不少观众支持,一开始就播了一个追杀比尔小白痴玩武士刀砍断自己右脚的影片,两个人大喇喇地取笑了很久,而后,华勒斯想要采访追杀比尔小子本人而来到加拿大,结果却发现小子已经自杀,但他不想空手而回,所以就在酒吧鬼混,结果意外看到一张启示,上头写著他有很多故事可以说,欢迎来电,华勒斯就循著内容来到两小时郊外的一间别墅,进去之后遇到老人郝尔浩,跟他说起年轻时候的故事,随后他就喝了茶睡著,醒来时发现自己不能动,左脚也被截肢了,郝尔浩声称是他被蜘蛛咬,才要截肢的,自此而后剧情就成为华勒斯变成walrus(海象)的过程,而另外一边则是有女友以及泰迪不断地找寻他,加上一个强尼戴普饰演的警探,最终找到变成海象的华勒斯,剧情大致是如此。

故事有趣的地方在于一开始老人跟华勒斯讲述了一段他年轻时在船上遇到海明威,他给海明威一点酒的故事,随后华勒斯就在老人背后看到一空酒瓶,就说哇这该不会就是那个海明威喝过的吧?老人也回应他说:「其实只是个酒瓶子罢了,但是如果你把它跟故事结合起来,他就会变成,强大的法宝,穿越时空之门,也许能通往历史的吊桥」,在此之后,大致上的剧情就可以分成唬烂的杜撰跟刺激收视率的开端,毕竟华勒斯是去加拿大找梗的,自然接下来的剧情就是它呈现在节目上的梗之可能性就大为提高。

女友跟华勒斯说她不喜欢新的华勒斯(恶毒、混蛋、有钱、喜欢剥削他人),她喜欢旧的华勒斯(胆小、可爱、没钱、温暖),新的华勒斯在名利双收之后就变得自以为是主宰世界的人,只是还是有一个盲点,那就是在女友艾莉面前,永远还是有一个旧华勒斯的存在,因此,只要他出现在节目录制现场,华勒斯就会变得很不好笑。

 

女友:我想念真正的你,他在这吗?(意味著新华勒斯并非真正的华勒斯)

tusk1  

在一段女友对著镜头的自白当中提及:「我生活在一个错综复杂的、精美的谎言中,我觉得很正常、很平凡,无聊的感觉太奇妙、太真实,这些事情压坏了我,我恨他、但更恨我自己,把自己的生活献给了某些背叛我的混蛋,我他妈好想去死,但每一次他毁掉我,你都能让我再开心起来。」起初观众应该会认为这是对于泰迪诉说华勒斯多恶劣的一段话,但事后想想又不太对劲,华勒斯真的有做这些吗?还是那个新华勒斯的符号意涵,也就是遵循主流市场操作、为名利不择手段、资本主义下的社会价值,才是真正对他的一个毁灭,也是塑造他内在矛盾的起点,而「你」的指涉则是相对应于功利社会之外的唯一净土,那是旧华勒斯的意涵,单纯、可爱、温暖的人,而新的华勒斯则是窝在自己打造的空间当中自慰个不停,从来也不关心他人。

 

从真实走进虚拟的地方,就是报导这回事,华勒斯打电话给女友及好友泰迪,女友与泰迪看似很在意三天不见华勒斯,实际上却不太在乎,因为女友跟泰迪都把手机放在浴室充电,根本就没想过华勒斯临时打来会怎么样,而在那之后,华勒斯的电话留言才让女友艾莉跟泰迪很紧张,到处找他,怎么看都有点假,如果真的是奸夫淫妇,何必假惺惺呢?所以比较大的可能是从电话留言这段开始,就是给观众一个警讯,那就是进入了华勒斯本人的唬烂世界(他假设女友跟泰迪都会很焦急地找自己),他因为跑到了郝尔浩家,却发现没什么梗可说,只好把场景跟角色留下,重新进行一场杜撰故事大赛,只为了在节目上冲收视率。

scr-12  

海象的隐喻是被人们残害的对象,而郝尔浩心中则是想著自己也是受害者,却又弱弱相残了另外一个对象,心中只想要获得救赎、解脱,唯一的解脱方式就是再现场景,只是这次的心理剧是要很贴近真实才会有效果,所以要把人(一个能杀人的人)装扮得像是一个海象(人曾经杀害的对象),希望可以让人变成海象后来杀害自己(郝尔浩)他就完成未竟之心愿了,那个为了生存逼不得已只好吃海象伙伴的创伤经验,要让海象伙伴(长牙先生)杀害他才能够完满,所以结局就是华勒斯真的成为了walrus(海象),杀害了郝尔浩。

华勒斯对于新华勒斯与旧华勒斯的选择,也被包裹在完全成为海象以及被郝尔浩杀掉的封闭选项当中,选择之所以这么少就是人们只有投降输诚予这个世界,以及自杀这两个可能,所以华勒斯选择杀了郝尔浩成为海象,自此再也无法成为旧华勒斯,如同一开始与女友的对话中,新华勒斯取代旧华勒斯后,无法走回头路,由俭入奢易的感觉,也就是说变成海象跟不变成海象这两个可能本身就是假命题,是被蒙蔽的人们才能只看见这样的二元对立。

大伙喜欢猎奇,猎奇也是人们心中的生物特征,喜欢新奇的事物,而当新奇的资讯被利用的时候,我们也就开始一一进入虚假的资讯当中,内容农场无限扩张,理盲盲动的人们逐渐增加,不明就理也不深入思考就随波逐流,藉著异类化他者的媒体型塑,或是抄袭资本来源、帝国来源的新闻话语,不假思索的全盘接收,吸收了美国文化长大的小孩,怎么能够对于这个文化本身有所批判,那最大的本质性提问就出现了,是什么让你有了想要批判的这个提问,如果真的是全面灌输教育长大的,是不可能容许有这个空间存在,异国、异族的归类总是由少数人分类,华勒斯在媒体的位置上掌握住耻笑他人的权力,由他来分辨什么是有趣的故事,要用什么方式述说,才能达到最多人喜欢、最多人点阅的广告收视率目的,是为了潜在资本服务,也就塑造出令人玩味的媒体效应,是对于现今各式媒介的奋力嘲笑。

怒骂耻笑成为海象这件事,以及观众也相信这件事,本身就是天大的笑话,加上成为海象之后的华勒斯意象,一个拥有豪宅家园,内建游泳池、有围墙的独栋别墅,而把自己包裹在家的外貌当中沾沾自喜,内心却又十分沉痛,不愿意走出家的温暖怀抱,这就是在嘲笑那些资产阶级为了自己的既得利益巩固的过程,尽管会有一丝丝对于他者的流泪同情,到最后还是躲在安全的地方,吃著仰赖他者提供的食物被眷养在家园当中,这部分倒是有点像进击的巨人那种围墙式自保的反眷养状态。

很多人会说这部片让他们反胃觉得恶心,那是因为把人变成海象很恶,只是这种恶的感觉来自哪里恐怕要细细讨论,恐怕只有整个社会当中对于原始感到害怕,不喜欢看见杀戮的真实样态(如屠宰现场),但却喜欢处理过的肉类及美食,不喜欢看见农业真实辛苦的模样,却要享受农业的成果,这都是在眼光被局限于资产阶级视野后的条件反射,那是看不见底层生产的位置,隔离自身与不同阶级者的俯瞰,所以觉得很恶这件事情是有阶级性的,哪些人有恶的权力,哪些人其实连恶的感觉都不可能出现,因为那就是生活,生活哪有什么贬抑性可言,那不就全盘否定自己的世界了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