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一个朋友聊天,劝他消消气。他刚刚在电话里教训他儿子,说老子辛辛苦苦干活,攒钱给你报班,你却不去,小心我抽你。

  小家伙因为不愿意周末去上兴趣班,在家里和妈妈对着干,官司打到了爸爸这里。

  我问他给孩子报了几个班,他说每天放学后上数学和英语的课外班,周末两天上六个班,钢琴、跆拳道、书法、围棋、作文、奥数。

  都这样,还有比他更夸张的。人家都行,他凭什么不行呢?

  那他能睡几个小时啊?

  下午4点多放学,上完两个课外班7点,算上吃饭时间和练琴时间,写完学校作业和课外班作业,也就11点过了,有时候磨叽一下,洗漱就奔12点去了。早晨7点前起床,睡不了多久。

  那你孩子有时间玩吗?

  基本没时间玩,再说上这些班本身就是玩嘛。靠玩能玩出重点大学?

  我特别同情他的儿子,特别理解儿子的罢工,也特别希望他起义胜利,从此失去锁链,得到世界。

  我问这个恼火的爸爸:

  “你除了上班,还干别的吗?”

  他说我上一天班已经累成狗了,还干什么干?

  可是你家娃上了一天课,不也一刻不得闲,一周不得闲吗?

  你试着像你孩子一样,每天下班之后,去报两个兴趣班,周末再学六样才艺,看看能坚持多久?

  没试过,估计坚持不了一个礼拜。

  这么说来你的儿子很不容易啊,坚持这么久了。

  我没打算说服他减轻儿子的负担,因为那样显得站着说话不腰疼。他是为孩子的前程,也自有他的道理,我若反对他的路数,除非我能担保他孩子出人头地荣华富贵。

  但我依然觉得他的孩子太苦了。

  就想问问你敢不敢像你的孩子一样超负荷运转。

  你做不到的事情,为什么要让孩子做?

  像孩子那样连轴转的话,估计你老兄早就猝死了。

  知道你不敢不压迫他,因为高考会压迫他,竞争会压迫他,就业会压迫他,将来丈母娘都会压迫他。

  既然有那么多压迫,你能不能不压迫?能不能试试让他好好喘口气?让他在教育变态施加的重压之外,回到家还能卸下盔甲?

  或者我换一种说法,你和他采取同样的作息表,如果你坚持下来了,就让他也坚持;如果你撑不住,就给他减负。

  你见过几个跆拳道书法围棋奥数作文都很牛的钢琴师?你见过几个书法围棋奥数作文钢琴都很牛的跆拳道教练?

  如果要以某种才艺为谋生工具,那就根据孩子天分,选定一个方向,而后百折不挠地去练,没准也能搞出个丁俊晖和朗朗。

  如果只是要陶冶情操,有点素养,增加人生乐趣,那什么时候开始学都不晚,何必非要扎堆凌虐童年?

  面对社会上普遍存在的焦虑,你有两种选择:

  一种是妥协,把孩子交到他们手上,最后你发现大部分孩子花了钱、耗费了光阴、耗损了精力,最后还是泯然众人,因为众人都是这样。能在年会上一展身手的算是好的,更多的都把当年的绝活沉埋在琐屑生活的尘埃里。

  另一种是你坚决不同谋,坚持给孩子一个宽松的成长空间,至少让家庭成为他们的庇护所,能在这里躲开变态的功利,放松一下身心。如果你恰恰又是一个好学的人,那么坐拥书城润物无声,言传大于身教,你家孩子也差不到哪去。

  读书、读书、读书!这个有了,其余可免。

  玩、玩、玩!这个缺了,后果严重。

  我们后来聊了别的,因为彼此都知道不可能接受对方的路数。

  某种意义上大家都在赌,赌自己在给孩子更好的出路。

  一生长着呢,谁能看透一个人的未来呢。

  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的事情多了去了。

  给他们一个好身体,加上一个好性子,让他们知道自己兴趣所在,知道怎样为兴趣而心甘情愿地打拼,比啥都强!

  家长一定要搞明白一点,每个孩子都有自己感兴趣的事情,父母不必强求孩子必须学某样技能。

  看到别人家孩子学钢琴,就强制孩子学钢琴是不理性的,可能你家孩子感兴趣的是小提琴。有次在一个培训机构,看到一个妈妈带孩子来上兴趣班,在舞蹈课门口,孩子死活不进去,坐地上哭着说:“妈妈,我很累,我刚刚已经上了一个半小时的课了,我不喜欢跳舞。”

  但妈妈还是诱导孩子过去,跟孩子说:“你看别的小孩都在里面跳,跳舞很好玩的。”甚至在关门的刹那,孩子都在试图逃出来,满眼的期待让人看了心疼。

  因为孩子没有动力,在课堂里不好好跟老师练习,磨洋工,影响到其它孩子,在门外都能听到孩子被训斥的声音。

  孩子一定伤心极了,我甚至听到孩子心碎一地的声音,兴趣班对她来说已经不再是兴趣,不再是探索,而是装着老虎的牢笼。

  兴趣班可以上,但要有选择和节制。

  孩子小的时候,看到什么都很喜欢,但不知道上课需要坚持,等体验几次后,很多孩子会有自己的选择,比如不想上围棋,或不想学跳舞。

  这时家长需要综合考虑,是否需要继续坚持,或是放弃。

  但在孩子有兴趣,只是贪玩不想上课、或当天输掉了比赛、或是受到了老师的批评时想要放弃时,家长就需要监督,要让孩子了解什么叫坚持。

  让孩子知道不能因为某一天很糟糕就不干了。

  当然兴趣的培养不能仅靠兴趣班,重要的是父母的引导和培养。

  而且,给孩子上兴趣班,不是把孩子往老师那一扔那么简单,是需要父母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的。而且这种时间精力并不仅仅是上下课的接送,更多的是陪孩子一起学习、共同进步的历程。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我们应该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兴趣,并获得成长,领会学习的乐趣。

  当发现孩子对一件事情感兴趣时,给予引导,并开展系列体验互动反复加强这个兴趣,让兴趣发扬光大。

  如此,皆大欢喜。

  如何让孩子爱上学习?

  这直接关系到孩子的学习成绩,

  也是让很多父母感到头疼的问题。

  学习之路很长很长,

  我们不可能一直管着、催着孩子学习进步,

  尽早的培养孩子的内在学习动力,

  让他爱上学习,

  才是孩子不断成长进步的源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