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有幾種方式?

靠老師?

靠書本?

靠ipad?

或是靠旅行?

這不是玩笑,學習也可以洒脫地說

「世界這麼大,我想去看看」

只不過要換個名字——「研學旅行」

研學旅行是由學校根據區域特色、學生年齡特點和各學科教學內容需要,組織學生通過集體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走出校園,在與平常不同的生活中拓展視野、豐富知識,加深與自然和文化的親近感,增加對集體生活方式和社會公共道德的體驗。

在古代,研學旅行可以稱之為「遊學」,是比較常見的教學方式。出門遠行,和山水親熱,吞吐外埠菁華,有些人就會感到自己陡增出若干的智慧,然後再招呼夥伴一同遊學,把自嗨升級成群嗨,如此遊學其實更像是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今天我們就將「遊學」概念的歷史淵源拉扯拉扯,展示一下「遊學」的戶口本。

1

遊學在古代的四類記載

古代對遊學的定義是神馬,可能和現代人的想像大相徑庭,有四類直觀描寫:遊俠和儒生;從事遊說的人,《史記·秦始皇本紀》里寫道「異時諸侯並爭,厚招遊學」,說的就是蘇秦張儀這樣的專擅合縱連橫的國嘴大咖;離開本鄉到外地求學的人;宴遊與學習的人。泡泡飯局吃吃喝喝也算遊學?可是司馬光點頭說Yes,《資治通鑒·漢元帝建昭四年》里說的明白,「遊學,游謂宴遊,學謂講學」。司馬光都說是,別人就認了吧。

遊學是中國古代比較常見的教學方式,分為教師周遊講學和學生出外遊學兩種。縱觀歷史,儘管歷代對遊學的政策不同,但遊學現象在先秦到清朝的歷代史料中仍有所記載。孔、孟、荀等大教育家都曾在周遊列國中教育學生,戰國時期的權臣養士,士人遊學以結黨盛行一時。西漢經學家鄭玄也是「遊學周秦之都,往來幽、並、兗、豫之地」。對古時各大學派的教育家來說,周遊講學是他們傳播其教育思想的方式之一。從史料來看,遊學在春秋時期到戰國時期就開始盛行,此後各代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遊學的現象。對於文人學者來說,遊學四方可能就成了一張鍍金的名片,一旦擁有,風光得很。

(孔子周遊列國途中講學圖)

2

遊學派巔峰人物非孔子莫屬

古人有個綿延至今的優良學習傳統就是去雲遊四方,拜訪各地知名學者,仆倒行禮,願充門下,或是當面請教不解難題,即便未結師生之緣,也是你來我往,彬彬有禮。等去了許多地方、拜訪了許多有學識的人後,終會學到有用知識。古代學子云游四方非常辛苦,不像現在可以藉助網路,做到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聞。但知識這東西並不是你知道就行,現代人一般不是去探求知識的本源,只是了解知識,未做到融匯貫通,不像古代學子那樣一葉知秋,說明現代人做學問只是堆砌知識,而沒有得到最深的智慧。真正的知識是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與協調,是人與外界的和諧,是真正了解事情本源的東西。耳提面命也是在傳授知識的同時,給了學習者一種對於知識的態度。這一點是需要今天的人學習的。

越是高級的事物,越是會跨越地域、種族,形成全世界共通的標準。像遊學就是世界各國、各民族文明中,最為傳統的一種學習教育方式。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在中國的遊歷,也透露出古代東西方遊學交流中蘊涵的豐富信息。

中國民間自古以來,格外看重遊學對人格養成和知識形成的引導作用,孔子率領眾弟子周遊列國,增進弟子學識,培養弟子品質,開闊眼界,而且在遊學過程中,事事皆有啟發,可謂處處皆為吾師,即便是大儒孔聖,也會遇到「兩小兒辯日」這樣的醍醐灌頂。這樣機緣偶遇的造化,一定是遊學途中才能遇上的幸運。「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孔子率弟子周遊列國,為後世留下傳承至今家喻戶曉的教育古訓,它所帶來的益處是不言而喻的。孔子周遊列國,被視為遊學精神的鼻祖,海外遊學的宣傳冊也時常抬出這位老祖宗,以示源遠流長。但孔子和他的學生們所經歷的艱辛困苦與人生體驗,顯然是走馬觀花式的旅遊型遊學無法望其項背的。孔子在遊歷中體悟人生,並將種種體悟傳遞給追隨他的弟子,興之所至,便在杏樹下開壇講學,杏花紛飛處,漸漸有了《論語》,有了「杏壇」。這幕天席地的課堂,如同佛經中拈花微笑的剎那,當是中華文化的源頭處最富於詩意的一頁。

3

宋代樣本分析 遊學中的求知與求仕

宋代是個重文輕武的朝代,其文武失衡的懸殊,在中國歷史上罕有匹敵。遊學在當時是非常流行的講學和求學方式。北宋在部分時期對遊學雖有禁止,卻並未杜絕。南宋時期,遊學一度井噴。趙氏皇帝雖對遊學在部分時期有所限制,但是其「重文」的總方針,吸引庶族地主參政,提高讀書士子的地位,又使得遊學這種教育形式普遍存在並廣為流行。到了南宋,對於遊學活動,官學一般不加以限制。同時,宋代的一些大教育家,民間收徒的學者,條件較好的書院、義塾等也公開接納遊學之士,形成了學者周遊講學和游士出外求學的教育良性大互動。

私學在宋代較為活躍。宋代私學教育具有更大的適應性,可以因時、因地、因人而設,滿足各種不同的要求。這一百花盛開的局面,特別適合於遊學這種教學形式,這也是私學教育在當朝具有強大生命力的原因之一。宋代私學包括私塾、義學、學塾、村塾、冬學、書院等各種學校,其流布範圍遍及全國各地。在兩宋,特別以私人創辦為主的書院為盛,其數量之多,遠非漢唐五代可比。雖然私學規模較官學為小,但因私學收費低廉,所以受貧寒士子青睞,更受各方遊學之士歡迎。宋代許多布衣寒門出身的名臣,如大名鼎鼎的范仲淹,在其青少年時期就曾有過遊學於私塾讀書的經歷。宋代私學興盛,私學的開辦條件簡單,因陋就簡,主要靠主講教師的聲望作號召,他們或因不願入仕,或因在家侍奉老人,或因退休還鄉,或因四方遊歷講學,或因官職升遷,慕名登門造訪的遊學之士絡繹不絕。

宋代文人學子嚮往遊學,其實還有可做不可言、可意會不可挑明的潛規則在裡面。通過學習知識,為以後做官顯達創造條件。宋代各地教育發展是不平衡的,京城和江南地區的教育程度遠高於其它地區,所以各個學生都願意遊學於教育發達地區,學到在鄉間僻壤學不到的知識,結識一些原本見不到的名師碩儒,為以後的援引提攜創造有利條件。因此,京都及江南一帶,成為眾多遊學之士匯聚的中心,官學和民間私學的遊學都普遍流行。

宋儒讀書,多以功名利祿為先念,很多人為了得到出仕的機會,遊歷天下,結交權貴,形成了大規模的遊學之風,這種風氣對遊學產生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求知與求仕的動機一樣,是儒士希望通過遊學改變自身的處境,反映了儒士們對生活、理想的追求。

4

講完遊學中求知與求仕的雙面性,很有必要說說遊學中充滿正能量的古代逸事。

漢魏時期的北海朱虛(臨朐舊稱)人邴原,自小聰明好學。隨著年齡的增長,他深感單從書本上學知識不夠用,於是他想到了到外地遊學來拓寬自己的知識面,順便擴大一下朋友圈。邴原本是個很喜歡喝酒的人,有終日不醉的海量。然自從他開始遊學之後,因為怕嗜酒會耽誤學業,竟整整八九年間滴酒不沾。其間,每當遊學結交的好師友們設宴款待他時,他總是託辭自己不會喝酒。就這樣,通過多年四處求學,他的學識大有長進。在避亂遼東期間,由於他的學識淵博,「一年中往歸原居者數百家,遊學之士,教授之聲不絕。」返回家鄉後,他又設置學堂,「講述禮樂,吟詠詩書」,創立了以品德高潔著稱的邴原學派,並被世人譽為「國之重寶」。後被曹操發現,徵召他為丞相征事,後來又採納別人的建議,批准他「代涼茂為五官將長史」。由此可見,一邊學好知識,一邊堅守情操,不改初衷,才是遊學的至高境界。

另外,這個故事的典故,叫做邴原戒酒。當你和別人談起遊學的歷史,冷不丁冒出一句「邴原戒酒」,非常給力。

來吧,古人都要走四方,你還再等什麼呢?

文章整理至公眾號研學頭條,研學頭條帶你發現研學旅行的樂趣,關注研學頭條的那些人和事兒,每天為你獻上研學旅行的最新消息、政策、行業大事件。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