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國各年齡段青少年的近視呈現發病年齡早、進展快、程度深的趨勢。據不完全統計,我國小學生近視發病率約30%、初中生約60%、高中生約80%,而大學生已高達90%。

90%青少年近視!是什麼原因導致問題如此嚴重 新聞 第1張

戶外活動減少、電子產品依賴、課業負擔繁重……隨着當下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近視的發生率正在不斷攀升。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全球約有14億近視人口,其中近半數在中國。如果不採取有效的幹預措施,預計到2020年,中國近視人羣將突破7億人,高度近視人羣將達4000萬~5150萬人。是什麼原因導致我國的青少年近視問題如此嚴重?我們能遏制這種情況蔓延嗎?

1.近視是種現代文明病,全球發生率都在上升

事實上,近視是種現代文明病。“不僅在中國,全球的近視發生率都在上升,且呈現低齡化趨勢。”北京同仁醫院眼科中心斜視與小兒眼科主任付晶指出,過去人們常認為,戴眼鏡是有知識有文化的象徵,可如今,“低頭族”隨處可見,近視人羣日益增多,特別是很多兒童及青少年,早早地加入到“近視大軍”中。

的確,由於科技不斷發展,生活方式發生改變,現代人不可避免地要讀書看報寫字,還要使用各類電子產品,特別是長時間使用手機。過去人們總愛說“玩手機”,隨着移動終端興起,人們看手機的時間越來越長。而且,手機的功能不斷拓展,幾乎涵蓋了娛樂、學習、醫療、訂餐、叫車、購物等方方面面,因而,不誇張地說,手機是多數現代人生活中的“剛需”。“人們對手機依賴的加劇,加之不注意保護視力、過度用眼等,都是導致近視發生率大幅增長的重要因素。”付晶強調,這種狀況對於兒童和青少年來說尤為嚴峻。

近視不僅給生活造成不便,還會降低國民素質,成為公共社會問題。這並不是危言聳聽。據瞭解,無論是徵兵還是招飛行員、消防員等,對視力都有着嚴格的要求。但近視越來越多,符合條件的人才就會越來越少。近年來,在徵兵中因視力不達標被淘汰者大有人在。據悉,由於近視率太高,中國民航招飛只得降格要求。新版民航招飛體檢規範中,不僅放寬了對視力的要求,部分做過近視手術的人也被允許報考。種種問題,均已經顯示出中國作為“近視大國”的現實隱憂。

2.嬰兒出生自帶遠視儲備,但現在很多孩子早早就消耗掉了

人類在進化過程中,已發展出了對抗近視的遠視儲備。嬰兒在出生時,其實都是遠視眼。這種生理性遠視是一種“遠視儲備”。

付晶解釋說,剛剛出生的嬰兒通常都是遠視眼,在未來的生長發育過程中,不僅身體會成長,眼球也會成長,眼軸隨之變長,遠視度數逐漸趨於正常,這個過程稱之為人眼的正視化。但現在很多孩子過早出現了近視,也就是將“遠視儲備”過早地消耗掉了。

付晶說,過去接診的兒童患者中,弱視斜視較多,近視較少,且農村兒童的近視發病率明顯低於城市兒童。但現在,前來就診的兒童多是近視問題,特別是暑期門診時,七成以上都是家長帶孩子來看近視的。不僅如此,過去近視高發多是從小學三四年級開始的,但現在很多幼兒園的小朋友就已經近視了。

“一些只有三四歲的孩子,一檢查居然度數很高。”對此,付晶非常痛心。

3.過早近視的孩子發生高度近視的風險大大增加

除了人數多,近視低齡化、重度化也亟須引起重視。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調查數據顯示,我國青少年近視率為70%,居世界第一;小學生近視率接近40%,而美國的中小學生近視率僅為10%。

很多人會認為,近視並沒什麼大不了,配副眼鏡、做個手術就解決了。付晶說:“過早發生近視,未來出現高度近視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而高度近視又會增加致盲風險。”

據瞭解,隨着近視度數的不斷加深,眼軸會被過度拉長,導致各種眼病高發。調查發現,600度以上的高度近視人羣,發生視網膜脫落、白內障、青光眼、黃斑變性等疾病的風險,比普通人高很多。這些眼病均可導致視力嚴重下降,嚴重的會導致失明。而這些問題,通過戴眼鏡或者手術都不能得到解決。

付晶強調,近視一旦發生就不可逆,這是因為眼軸一旦被拉長就無法再恢復。目前所有的方法,如配鏡、激光手術等,都只能矯正視力而非治癒,任何治癒近視的說法都是不可信的。有些家長給孩子驗配的角膜塑形鏡,除了能起到暫時矯正視力的作用,還能延緩部分近視的進展,但也只是治標不治本的方法。可見,預防近視絕非小事。

90%青少年近視!是什麼原因導致問題如此嚴重 新聞 第2張

資料圖

4.研究表明,陽光或含有保護視力有益成分

怎樣才能保護好兒童及青少年的視力健康,遏制住近視高發的態勢?專家強調,首先是做好預防。

對於預防措施,付晶說,過去普遍認為,除了遺傳因素,近視主要是由於長時間近距離看東西造成的,但最新研究發現,日照不足也容易發生近視。英國劍橋大學的一項調查表明,兒童每週多在戶外玩耍1小時,患近視的風險將降低2%。還有很多研究也證明,戶外活動是近視眼的獨立保護因素,因為陽光裡面有一些物質,可能與眼球發育及抑制近視發生有關,所以晚上戶外活動,是達不到控制近視的效果的。因此,建議兒童及青少年多進行有效戶外活動。這需要幼兒園及學校積極配合,保證兒童及青少年在白天擁有足夠的戶外活動時間,最好保證平均每天兩小時左右。

5.兩個40很重要:保持40釐米距離,用眼不超過40分鐘

付晶強調,控制用眼時間,特別是持續用眼時間也非常重要。我們一方面要減輕課業負擔,另一方面要科學用眼,讀書寫字,使用電腦時間不要過長,一定要控制時間,注意休息,切忌兒童及青少年長時間近距離用眼。特別是在使用電子產品時,更要注意改變不良用眼習慣。無論是看書、寫作業還是使用電腦、手機,都要保持30~40釐米的距離,每用眼40分鐘左右,應遠眺幾分鐘。

付晶認為,保護兒童視力,關鍵要做好“防”和“控”,進而推動建立科學的近視防控體系。所謂防,是指防止近視的發生,控則是指控制近視的進展,這就需要家庭、幼兒園、學校、醫療機構、社會組織、政府職能部門等各盡其責,齊抓共管,形成合力。

6.一旦發現近視要盡早查明“真”“假”,以便盡早幹預

此外,建議每半年檢查一次視力,從而盡早發現問題,盡早幹預。

付晶解釋,部分兒童的近視是由於睫狀肌過度調節引起,這種過度調節通過放鬆肌肉後有可能恢復,這就是假性近視。而真性近視無法通過任何方式消除,需要及時幹預。例如佩戴度數合適的框架眼鏡、隱形眼鏡,或者使用角膜塑形鏡。

判斷是假性近視還是真性近視,要具體看散瞳驗光以後得出的度數。

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因為孩子的近視度數淺,或者認為戴眼鏡影響美觀,角膜塑形鏡太麻煩等,就放任不管、聽之任之。要知道,長期疲勞用眼會導致近視進展更快。

延伸閱讀

散瞳對眼睛沒有任何傷害 只有檢查準確才能及時配鏡避免近視進展過快

很多被認為可能近視的孩子,到醫院就診時,通常需要先進行散瞳驗光。但很多家長擔心散瞳不安全或有副作用,其實,這種擔心是沒有必要的。

之所以要散瞳,是因為兒童眼部的睫狀肌具有很強的調節能力,不散瞳會使睫狀肌麻痹,真實的屈光度數就可能被掩蓋。通過散瞳,不僅能確診孩子到底是近視、遠視還是散光,還能獲得準確的屈光度數。而且,一般來說,散瞳對眼睛沒有任何傷害,僅有一小部分人羣,因散瞳可能導致眼壓升高,誘發閉角型青光眼,但這部分人多為老年人,在兒童羣體是極少見的。

此外,散瞳分為“快散”和“慢散”。很多家長就會問,到底哪種更好。事實上,這兩種散瞳方式沒有好與不好,要看孩子的年齡、眼部實際情況等來進行選擇。“快散”即快速散瞳,主要適用於大齡兒童及成人驗光人羣。該方法是閉上眼睛靜坐,醫生每隔20分鐘滴一次快速散瞳葯水,連續滴2次後休息40分鐘,之後就可以做初次驗光檢查,散瞳後6~8小時恢復正常,第二天再去復驗。“慢散”即慢速散瞳,適合於年齡偏小的孩子,尤其是遠視、散光及患有斜視、弱視的孩子。一般用阿托品眼藥膏,醫生開葯後,由家長在家裡給孩子點葯,一天兩次,連續三天,第四天來醫院進行初次驗光。從初次驗光的檢查日開始計算,第21天再來醫院復查驗光。慢速散瞳能夠使控制晶狀體調節力的睫狀肌充分麻痹,驗光的結果會更準確。散瞳後需要三週左右的時間恢復正常。

玩手機危害大 短波藍光對兒童傷害更大

電子產品中都含有有害的短波藍光。這是一種具有相對較高能量的光線。短波藍光能夠穿透晶狀體直達視網膜,引起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的萎縮甚至死亡,光敏感細胞的死亡會導致視力下降。但這也並不是說,只要接觸到這種有害藍光就會近視,關鍵因素是照射強度與照射時間。如果長時間盯着電子屏幕,這種短波藍光對所有人都是有害的。

兒童正處於眼睛的發育階段,而且小孩子由於手臂短,拿着手機或ipad通常離眼睛更近,長時間玩手機或ipad,眼部肌肉長時間收縮得不到緩解,就會對眼睛造成雙重傷害,且不可修復。

近視一旦發生 無論什麼措施都不可能使度數降低

很多孩子近視後,家長才認識到護眼的重要性,並希望通過未來注意用眼衛生,使孩子的近視度數降低。但遺憾的是,注意護眼並不能降低近視度數。

隨著兒童的成長發育,近視屈光度數只會增加不會減少。兒童及青少年通常都是軸性近視,隨着眼軸變長,近視度數逐漸增加,一般眼軸長度每增加1毫米,近視度數就會增加300度。多數人成年後,由於眼軸長度不再增長,近視度數纔可穩定在一定範圍內。而任何方法都不能使已經加長的眼軸再變短,所以,護眼也不能降低近視的度數,只能起到一定控制進展的作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