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确实问得好,大清末年,风雨飘扬。这时候,站在大清的立场,立一个长君或许还有那么一点希望,连张之洞也对慈禧说出了「主少国疑」这样的话。既如此,为什么慈禧铁了心立一个只有几岁的小娃娃呢?

很多人可能认为慈禧纯粹是私心作怪——小孩皇帝,她才好彻底掌权嘛。其实,没这么简单。

慈禧是顶级权谋家,面对满清末年的危局,在确立君主到底是谁时,确实也感到了压力。她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考虑:

第一,与同治皇帝有关

慈禧面对张之洞「主少国疑」的问题,是这样回答的:不为我儿(同治皇帝)立后,终无以对死者。这句话的意思很清楚了,同治皇帝是慈禧的亲儿子,死得早,没有留下后人继承皇位。同治皇帝死的时候,曾考虑找一个后辈(类似侄子一类)过继给他当儿子,继承皇位。这个侄子肯定是溥字辈的,但后来种种原因,立了光绪。光绪是慈禧妹妹的孩子,和同治是一辈的,无法算作同治之后。溥仪好歹是溥字辈,不是载字辈,勉强可以算作同治皇帝的传承。如果当时立载沣,又是同治皇帝的兄弟辈,慈禧担心自己死后没脸见儿子。所以,慈禧立溥仪,作为一个母亲,也确实说得通。

第二,与载沣有关

当时,大清到了危急时刻,内忧外患。这个时候,确实需要一个长君出来收拾局面,尤其是朝中大权落入汉人集团张之洞和袁世凯等人手里,更让满清紧张不安。如果一个孩子当君主,绝对无法制约张、袁这样的人。张之洞老了,或许还会保持忠心,可袁世凯是什么人,慈禧不可能不清楚。因此,需要一个有经验,有一定能力的长君来制约袁世凯,而载沣确实是一个最佳人选。载沣是光绪皇帝的亲弟弟,因为戊戌变法时老袁变节导致光绪被囚,载沣恨死了袁世凯。如果载沣掌权,就不用担心和老袁走得太近。从这个角度考虑,载沣很合适。

三,和慈禧有关

从国家角度看,国赖长君,可从慈禧私人角度说,国不可有长君。原因很简单,慈禧看到过多尔衮的下场。多尔衮活著的时候,身为摄政王,风光无限,一旦身死,落得一个惨淡结局。慈禧的地位和权势丝毫不亚于多尔衮,她同样担心自己死后会被反攻倒算。基于这一点,慈禧放弃了两个不错的长君。一个是载沣,因为载沣毕竟是光绪的亲弟弟,慈禧虽然立了光绪为帝,可毕竟后来因为戊戌变法,又囚禁了光绪。一旦皇位到了载沣手里,载沣要是替哥哥出头,慈禧就麻烦了。所以,载沣不能为帝。第二个合适的人选来头也不小——恭亲王奕䜣的嫡孙、小恭王溥伟。他当时年满18,正是人生最好的年华,而且也有一定的能力,是当时即位候选人里呼声最高的几人之一。但是,慈禧和老恭王之间的恩恩怨怨,时而盟友时而对手的牵绊,导致她无法信任小恭王,最终也放弃了。

这些合适的人选,都因为慈禧自己的私心而没有办法继承大统。而如果是幼君,那就好办了。光绪的皇后隆裕是慈禧的亲侄女,如果立了幼君,那么隆裕作为太后,有绝对的话语权,有自己的亲侄女在,自然不用担心死后被翻盘。可要是立了长君,自己这位亲侄女,就没有任何话语权了。

由此可见,慈禧面临的是一个几乎无解的局面:国家需要长君来面对朝中混乱的局面,可慈禧需要一个幼君来保证自己死后的安全。这可怎么办?慈禧不愧是是顶级权谋家,她拿出了一个方案,几乎解决了所有的问题:立溥仪为皇帝,其父载沣为摄政王,管理朝政,有任何的大事要事则需隆裕太后盖章定夺。这样一来,同治皇帝的后辈问题解决了,对付朝中的汉族大臣有载沣去做,溥仪是他亲儿子,袁世凯和他有仇,他一定会全心全意去维持朝政,最终拍板的是自己的亲侄女,不怕载沣有什么歪心思。慈禧这个决策一举三得,解决了所有的问题,不愧是顶级的权谋家。

话又说回来,关于摄政王的人选,载沣也不是那么合适。熟悉清史的朋友可能会问:奕劻不是挺合适的人员吗?他是常年操办洋务的总理大臣,还统领过海军衙门,经验丰富。论资历,他是载沣的叔叔辈;论能力,他又多年为官,拥有主持洋务运动和海军的经验;论亲密程度,每次在历史的关键时刻,他都坚定站在自己嫂嫂慈禧一边。这么一个经验丰富,忠心耿耿的老王爷,不是比载沣更适合当摄政王吗?

既如此,奕劻为啥落选?

慈禧不是没考虑过奕劻,但基于两个因素,放弃了奕劻。

第一个因素,奕劻为人太贪。他虽然有一定的能力,但为人太贪。一次七十寿诞,奕劻所得现银达50万两白银之多,礼物价值更达百万两白银以上。主政海军衙门期间,他也没少贪墨。这些事情,慈禧都一清二楚。

第二个因素更重要,因为他和李鸿章走得太近,关系太好,和袁世凯同样也是非常好的朋友。可以想像,如果他来主政,那么袁世凯只要投其所好,多送一些银子给他,他必然会给袁世凯大开绿灯。这一点,是慈禧无法接受的。果然不出慈禧所料,慈禧死后,载沣和小恭王溥伟策划要杀袁世凯,奕劻是满族元老里几乎唯一一个激烈反对的,最后只能不了了之。由此可见,慈禧看人之准。

以上洋洋洒洒两千多字,大致把那段时期慈禧为什么立溥仪为帝,让载沣摄政的原因交代清楚了。大家喜欢那段历史的话,也可以多找一些相关的书籍来参阅,这些只是笔者自己的一点感悟,写出来,与君分享。

参考资料:

1. 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2. 约翰·奥特维·布兰德埃特蒙德·白克浩斯:《慈禧传》

「许述工作室」核心成员查佳峰主答


谢邀。

晚清乱局,朝野都知道要雄主,至少是个明白人来掌权,但真正有决定权的慈禧太后叶赫那拉氏想法不一样。

慈禧太后是晚清最重要的统治者,她选择了爱新觉罗·溥仪,悦史君认为一点都不奇怪,是她的风格。

清朝同治十三年(1874年),同治帝爱新觉罗·载淳去世,没有留下子嗣,慈禧太后面临第一次抉择。

这时,慈禧太后不仅儿子没了,丈夫咸丰帝爱新觉罗·奕𬣞也没有其他儿子可以选择,只能从宗室子弟中挑选。

王公大臣们首先提出给同治帝立嗣,选的是咸丰帝的大哥爱新觉罗·奕纬的嗣孙爱新觉罗·溥伦等,但慈禧太后不同意,否决了溥字辈。

道理很简单,如果溥字辈的当了皇帝,慈禧太后就变成太皇太后了,皇太后就是同治帝的皇后阿鲁特氏,这显然是慈禧太后无法接受的。

接著大臣们又提出和硕恭亲王爱新觉罗·奕䜣的儿子爱新觉罗·载澂,慈禧太后也不同意,一是她和奕䜣不对付,二是载澂年纪大了,她控制没那么方便。

于是,慈禧太后亲自指定和硕醇亲王爱新觉罗·奕𫍽的儿子爱新觉罗·载湉,作为咸丰帝的嗣子,也就是后来的光绪帝。

光绪帝一个才4岁,好控制,二个是亲侄子,三个是亲外甥,实在是慈禧太后控制的好人选,事实证明也是如此。

清朝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光绪帝去世,同样没有留下子嗣,慈禧太后选择了和硕醇亲王爱新觉罗·载沣的儿子溥仪,作为皇帝人选。

悦史君认为,慈禧太后是双保险,如果自己不死,溥仪当时才2岁,好控制,他是同治帝的堂侄,光绪帝的侄子,母亲还是慈禧太后的养女苏完瓜尔佳·幼兰,也是亲上加亲。

如果慈禧太后去世,掌权的就是成为皇太后的光绪帝皇后叶赫那拉·静芬,静芬是慈禧太后的侄女,权力还是在叶赫那拉氏手中。

因此,慈禧太后当然不会选择年纪大的载沣,让自己和静芬都靠边站,说到底,悦史君认为,是慈禧太后对权力看得太重,反而清朝倒是其次了。


作者:悦史君(资深媒体人,作家,观止读书会发起人 公众号:历史这样说)

写有趣的历史,讲真实的传奇……

我是悦史君,2018我们一起努力!


选三岁的溥仪继位,让二十六的载沣摄政,这是慈禧最后一次玩弄权术。

站在她的立场,这一安排又是一次机关算尽。

1908年11月15日,慈禧吃过晚饭,突然晕倒,很久才重新醒过来。

自知命不久矣,慈禧在醒来之后立即召见了中枢重臣,交代后事。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据说临终前的慈禧幡然悔悟地说了这么一段话:以后勿再使妇人干预国政,此与本朝家法有违,须严加限制。尤须严防者,不得令太监擅权,明末之事可为殷鉴。

但从事后看,这不过是慈禧临终前的泛泛感慨罢了!比起拒妇人、防太监,在最后的日子里,一辈子热衷权力的慈禧更关心的其实是身后权力的平稳过渡,有效制衡。

而选溥仪继位,让溥仪他爹载沣实际主政,正是她机关算尽后的最好制衡。

在一定程度上,让溥仪继位实际上就是将清廷权柄交到了载沣手里。之所以要做这个安排,因为慈禧知道,在皇族近支里只要让载沣去制衡奕劻,尤其是袁世凯,才是最让她放心的。

在慈禧看来,载沣和袁世凯有不共戴天之仇,他绝不会像奕劻那样与袁世凯同流合污,进而让袁世凯牵著鼻子走。

对袁世凯的权臣之实,慈禧是心知肚明的,但她已无力去斩杀这一潜在的隐患,只能用这种方式去制衡打压。

另一方面,慈禧这一安排也有对权力无限留恋的心理在里面。按理,主少国疑,慈禧该立长君,但她想的是,万一起死回生缓过劲来,并且就此长寿下去了呢?载沣或者其他长君在位,无疑会影响她继续垂帘训政。

既有很现实的考虑,也有很不切实际的幻想。

除此之外,让这对父子这样上位,慈禧还有第三方面的考虑。

当病危中的光绪听到这一消息的时候,极为喜悦,据说他说了这么一句话:立一长君,岂不更好?如此亦不错。

张之洞也有同样的建议:主少国疑,不如径立载沣。

慈禧的回答很大义,很官方:不为穆宗(同治)立后,终无以对死者。今立溥仪,仍令载沣主持国政,是公义私情两无所憾。

慈禧这是真心话不?

既是,也是权利制衡的粉饰。

然而到这里,慈禧权利制衡的思量还没有结束。

如果依照历朝历代的惯例,让溥仪继承同治帝位,那光绪必然就成了尴尬的历史过渡,光绪的后妃自然得从此退居幕后,但实际情况却不是如此,光绪皇后隆裕在后来的政局中不但没有消失,相反话语权甚至还在载沣之上。

这又是怎么回事?

为什么说慈禧把权利制衡玩到了极致呢,不管载沣有没有那个野心,那个实力,既然把他放到了高位上,那对他的制衡也不能少。

考虑到这一环的时候,慈禧立马又站在了奕劻的一边,并接受了奕劻的意见,溥仪可以继同治之统,但要先继光绪之嗣。也就是说,溥仪要管光绪喊爸,管光绪皇后隆裕喊妈。

如此一来,隆裕就升格成了皇太后,成了另一个慈禧。

之所以愿意让隆裕成为另一个自己,那是因为隆裕和慈禧的关系是血亲一家人,其父桂祥是慈禧的亲弟弟,隆裕是慈禧的亲侄女。

而载沣的父亲只是慈禧老公咸丰的弟弟,虽然也是外甥,但说到底,他与慈禧是没有血缘关系的。

为什么说慈禧此前关于妇人不能干政是泛泛感慨呢?

到了权力制衡的最后一环,慈禧在她遗诏的末尾最终还是加上了这么一条:遇有重大事情,必须请皇太后懿旨。

说到底,到死,慈禧都不愿把权力真正地交给某个人!

这才是她立溥仪,不选载沣或者其他人的根本原因。


慈禧虽为女子,但善于权谋,懂得平衡朝中大臣,大清末年选择溥仪,而不立载沣,原因有三:

直系血脉

溥仪的祖母是慈禧的胞妹,而溥仪的母亲是慈禧的养女,这样算起来溥仪就是慈禧的孙子,相较于其他人选,慈禧就更喜欢溥仪了。而且溥仪年幼,摄政王载沣又是那种懦弱,胸无大志之人,到时候掌权的就是她侄女-隆裕太后。

不能违背纲常

慈禧儿子同治无后,过继过来的儿子光绪(当初慈禧为了掌权,就只能收一个儿子,皇太后的身份干政合乎情理)也无后,当时的载沣已经是醇亲王了,而且膝下有好多儿子,如果再让载沣过继过来成为慈禧的儿子,那么爱新觉罗的纲常全乱套了,嫡系的血脉就断了,再次兄终弟及,恐怕「吴可读尸谏」再现所以将溥仪过继给光绪做子是最后的选择。

平衡朝中势力

当时朝中肱骨大臣都是汉人,如果再这样一下,到时候就是汉人的朝廷了,所以慈禧需要一个人在朝中平衡满汉势力,这个人就是载沣,那载沣当大臣了,必须选择他儿子做皇帝,不然载沣(为人非常顺其自然)就不想争权夺利了,这样子载沣就不得不为他儿子做些事了。

慈禧机关算尽,可惜还是无法阻止大清的灭亡!

尊重历史,方能以史为鉴,我是历史微旅者,欢迎关注点赞留言,一起讨论学习进步!


等到了慈禧统治的年代,大清国已经是积重难返,覆灭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不是一个雄主就能改变问题的。况且从载沣在摄政王的表现来看,载沣并不是一个力挽狂澜的主!

慈禧之所以要选择3岁的溥仪,站在慈禧的角度来说,有著充分的理由。

第一个理由:溥仪是光绪的后辈

中国的皇位继承历来有两种传承方式:父死子继和兄终弟及。在夏商周年代,兄终弟及这种现象还算比较常见,但是自秦始皇建立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开始,父死子继便成为了主流。

这就是为什么朱元璋在皇太子朱标死后要选择朱标的儿子朱允炆当继承人,这就是为什么赵二接替赵大当皇帝之后会引来非议。

慈禧自己就干过兄终弟及这样的事情。慈禧的老公咸丰死后,慈禧的儿子同治即位。慈禧就凭借著同治生母的身份垂帘听政,并最终攫取了统治权。

同治年纪轻轻就挂了,也没留下子嗣。按照正常的做法,应该是在同治的堂兄弟中,找一个儿子的,然后把儿子过继给同治,让这个孩子当皇帝就可以了。

但是慈禧没这么做,因为这样的话慈禧的地位就会很尴尬。这孩子成为皇帝,慈禧就会成为太皇太后,皇后垂帘听政还说的过去,太皇太后再垂帘听政可就不那么好听了。

为了自己能继续掌控权利,慈禧选了同治的堂兄弟载湉当了皇帝,是为光绪,慈禧继续以太后的身份垂帘听政。当然,慈禧的这个行为引来了不少大臣的反抗,最有名的莫过于吴可读的尸谏。

临死之前的慈禧,自然不需要为了权利去选一个光绪同辈的皇帝了。

第二个理由:溥仪一脉是慈禧「自己人」

光绪的堂侄子不少,年纪比溥仪大的肯定存在,但是为什么慈禧要选择溥仪?

第一点,溥仪的父亲载沣是光绪皇帝的同父异母弟弟,从血缘上来说溥仪是离光绪最近的一支了。

第二点,溥仪这一脉是慈禧的自己人,当年慈禧在与八大臣斗争的时候,溥仪的爷爷,光绪和载沣的父亲老醇亲王是站在慈禧一边的;后来慈禧和恭亲王斗争的时候,老醇亲王还是站在慈禧一边的。

在慈禧心中,醇亲王这一脉可以算的是自己人,这也是为什么当年同治死后,慈禧选择了醇亲王的儿子当皇帝,现在再选他的孙子也是名正言顺的。顺便说一句,老醇亲王的嫡福晋叶赫那拉·婉贞,是慈禧的妹妹,光绪的生母。


慈禧在选择溥仪作为皇帝之后,然后又让溥仪的父亲载沣当了摄政王,成为清朝的实际统治者,同时又给予了光绪的皇后(也就是隆裕太后)一定的权利,去制衡载沣。

也许慈禧以为自己的安排已经很完美了,但终究还是挽救不了已经腐朽到了极点的大清帝国。三年后,辛亥革命爆发,终结了清朝的统治!


首先,载沣绝非雄主,实际上也是一个庸才而已。但国有长君社稷之福。当时的满清却是需要一个成人的皇帝。而溥仪继位,标志著满清王朝已经是三代幼主登基了。而尤为重要的是。自慈禧生下唯一的儿子同治皇帝以后,整个爱新觉罗家族皇室嫡亲血脉48年就再也没有降生一个男嗣,而慈禧之所以立溥仪为帝,最重要一点就是为了给自己的儿子留后。慈禧对李莲英道:如不给我儿留后,他日地下我有和面目去见文宗皇帝(咸丰)。

在当时,皇帝只能从溥字辈里选帝嗣。也就是说必须要比载字辈低一辈。而在溥字辈里最有资格的就是溥伟,朝野舆论呼声很高。溥伟是恭亲王奕的孙子,奕为为慈禧是立下汗马功劳的,用他的孙子继承皇位也不为过,况且溥伟当时已经是成年人。但遥想当年,奕?和奕𬣞争帝位不可开交。而如今一甲子之后,帝位转到恭王一脉。这让慈禧是无论如何也无法接受的。如果溥伟登基让慈禧死后如何去见咸丰皇帝。

另一个比较有竞争力的就是溥伦。溥伦仅仅是个贝子,爵位不高,但他是道光皇帝的嫡长孙。但溥伦的血脉和同治与光绪相比,血脉太远了。帝位的继承以离皇帝最近为主,溥伦显然不是恰当人选,说白了就是不算正统。

我们再来看看溥仪。溥仪是道光皇帝的醇贤亲王奕𫍽的孙子、溥仪的父亲是醇亲王载沣。而载沣的嫡母(不是生母),是慈禧太后的妹妹,换句话说,溥仪的嫡奶奶是慈禧太后的亲妹妹。溥仪的嫡母兼生母,是一代权臣荣禄的女儿,更何况醇亲王载沣,是光绪的亲弟弟(同父不同母)。所以,无论是血亲远近还是身份尊贵的程度,溥仪都是当之无愧的。

其实,慈禧看重的是载沣,但从皇家传承以及慈禧要给自己儿子同治留后来看,都不可你能立载沣,而立载沣的儿子在慈禧看来和立载沣也差不多了。可以说如果不是辈分的关系,载沣必然为皇帝。

慈禧死后,溥仪为宣统皇帝,载沣为摄政王。而清初亦有摄政王。满清可以说数以摄政王始。以摄政王终。天道轮回必有此报。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爱新觉罗溥仪,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位皇帝。他两次登上皇位,但都没有独立当过皇帝,没有自由过。最开始是被慈禧太后操控,后来九一八事变再次登上皇位是成为了日本人的傀儡。

直到最后新中国成立,溥仪字1950年从苏联回到了中国。

爱新觉罗·载沣是溥仪的父亲,在宣统年间担任监国摄政王,载沣是第二代醇亲王,也是第一个出使外国的亲王。

等到溥仪继位之后,载沣担任监国摄政王,在辛亥革命爆发之后,载沣辞去了摄政王的职位,开始闭门不出。

在自己儿子投靠日本之时,载沣是非常生气,一度暴怒,在1951年病逝。

到了清朝时期,慈禧太后的统治下,整个清朝都面临亡国的危险。

到了这个时期已经没有多大的仙气可以之臣,最后在选择皇帝的时候,应该是选择一位能够有担当的霸主。

可是当时慈禧只选择了3岁的溥仪当皇帝,他的父亲当了监国。

这时候的慈禧依旧是有私心的,对权利的渴望,选择溥仪当皇帝,自己依旧可以重掌朝政,依旧可以锤炼听政,自己的地位不会失去。

三岁的皇帝是比较好控制,载沣也是比较听话温顺的,慈禧在权利,利益中继续无限留恋,所以就选定了溥仪为皇帝,载沣为监国。

如果反过来,让载沣来当皇帝,自己只能去当太皇太后,就没有主持朝政的份了,载沣已经能够独挡一面。


首先要搞清楚一点,那就是一定要树立一个正确的史观,个人决定不了历史的走向,是时势造英雄,不是英雄造时势!从这个角度来说,无论是载沣当皇帝还是溥仪当皇帝,对于清朝的灭亡都起不到扭转性的作用。

载沣也并不是一个雄才大略,能够力挽狂澜的人

溥仪登基后,作为溥仪的父亲,以及摄政王的载沣实际上已经成为清廷的真正统治者,所有大权都掌握在他的手中,结果大权在握时连袁世凯都收拾不了,更别提重振清王朝了。

载沣能够成为摄政王,并不是依靠能力,还是依靠关系,载沣这一脉和慈禧走的很近,载沣是光绪的胞弟,是慈禧的亲外甥,因此载沣的地位比其他亲王更尊贵,1883年出生,1890年就袭封亲王,在八国联军侵华后,仅仅18岁就被作为头等专使大师到德国去访问,并且向德国道歉,载沣在这件事情上做的还算可以,慈禧很满意。

1906年载沣和慈禧的义女生了溥仪后,慈禧那边就已经定了让溥仪继承大位的想法,在这期间载沣受命管理锐建营,爵位和官职都已经达到很高的地步,1907年授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开始参与到清朝的最高权力,1908年初担任军机大臣。

正常来说都是「母以子为贵」到了载沣这里成立「父以子为贵」。

慈禧和光绪相继死后,在担任摄政王成为大清实际掌舵人仅仅三年,清朝就一命呜呼,可见载沣的政治能力还是不行,在对北洋新军的控制能力上不足,在决心扳倒袁世凯的时候信心不足,在镇压革命运动的时候意念不足,最终只能以「罪己诏」的方式请袁世凯出山主持大局。

由此可见,即使载沣当了皇帝,情况也不会好哪去!

为什么不选择载沣当皇帝,而是选择溥仪

慈禧选择溥仪事实上合乎礼法,合乎利益,是无法选择当中最好的选择。

有两点说明载沣已经错失继承皇位的资格,第一点载沣七岁的时候就已经继承醇亲王的爵位,不能再继承皇位,这属于「旁支夺嫡」,在清朝的历史上是从来没有发生过的。

很多人可能会拿光绪当例子,这就是第二点,载沣是光绪的亲弟弟,载沣继承皇位实际就是兄终弟及,光绪是以过继给咸丰皇帝的身份继承皇位的,虽然犯了兄终弟及的忌讳,但在慈禧为了当太后的情况下,祖制违背也就违背了,到载沣这就不一样了,慈禧马上就死了,不会为了载沣而在此破坏规矩。

实际上慈禧在立光绪为皇帝的时候,也曾表示光绪的儿子也要继承同治之祧,但因为光绪没有后,所以继承皇位的要兼祧同治和光绪,很明显载沣是载字辈的,不可能认自己的哥哥当爹,只能选择溥字辈的。

在溥字辈里面,还是载沣这一支血脉和慈禧最亲,因此在载沣生下溥仪确定是男孩后,基本上就定了,他是最有可能继承大位的人,所以慈禧在晚期不断提拔载沣是要载沣辅佐溥仪。

这个搭配,已经将军国大权交到载沣手上,跟把皇位给了载沣并没有多大区别,慈禧立载沣为摄政王,也希望载沣能够力挽狂澜,清朝历史上除了载沣这个摄政王外还有一个就是多尔衮,多尔衮是带领清军入主中原的人,这个厚望对载沣来说不可谓不沉重。


哦,你说,慈禧为什么不选载沣当皇帝,而选了载沣的儿子――溥仪。

原因大概如下:

1.载沣到欧洲游历过,见识过西方的文明,他知道中国的腐朽与落后。但慈禧是守旧派,他是不会允许任何人威胁到她的权力的。

2.载沣是光绪的亲弟弟,载沣是支持光绪的一系列变法的,如果载沣成皇帝后,不保证载沣不会进行改革,势必会脱离慈禧预计的轨道。

3.溥仪就像光绪一样,年纪小,好操控。溥仪入宫时,也就三岁吧,三岁的小孩子能知道什么,他不知道权力。而那时候慈禧肯定不会认为自己很快就要死了啊,她以为自己的日子还很长,像慈禧这种对权力热衷的女人,肯定不想早早地把权力交出去,这时候溥仪的年龄就有了足够的优势。

另外,因为立溥仪为帝,把载沣封为摄政王,已经够让慈禧头疼的了,怎么会想立他为帝呢?

总之,道不同不相为谋吧,载沣与慈禧的思想完全不一样的。


清朝有一个非常诡异的现象就是清朝自幼主始,从幼主终,在满清入关之前就有所谓叶赫家族将使爱新觉罗家族灭亡的传言,不料传言终究成为事实,自叶赫那拉选择溥仪作为清朝的皇帝的时候,清朝的灭亡已经开始倒计时。

同治帝死的时候,慈禧太后没有遵循清朝立储父死子继的传统,而是让自己的妹妹与醇亲王的儿子载湉入承大统,实际上就是兄终弟及,这在此前清王朝的皇位继承中是没有出现过的。因为同治帝死的时候没有子嗣,所以给同治帝立嗣的呼声自同治帝去世后就一直不断。甚至发生过御史吴可读以尸谏的方式请求慈禧太后为同治帝立嗣的极端事件。光绪帝死后,慈禧太后本可以有一些更好的帝位继承人的选择,但是她还是选择了光绪帝弟弟醇亲王次子载沣的三岁的儿子溥仪继位,至于慈禧太后为什么这么做,这么多年来各种说法不断。

首先是为什么选溥仪,当时的浦字辈中还有一些比较合适的人选,比如小恭王溥伟就是一个比较适合的人选,溥伟在光绪帝去世的时候28岁,而溥仪才3岁,溥伟本人也有做皇帝的野心,但是从血缘亲近关系来讲,溥仪是更亲近于慈禧太后的,溥仪的母亲是慈禧太后的心腹荣禄的女儿,溥仪的奶奶是慈禧太后的妹妹,所以选择溥仪是亲上加亲,慈禧太后一直想让清朝的皇室继承人拥有叶赫那拉家族的血缘。

其次也是争论最多的就是慈禧太后为什么不选择溥仪的父亲载沣而选择才3岁的溥仪。慈禧太后之所以选择这么做是因为她没有忘记给自己的亲生儿子同治皇帝立嗣,慈禧太后晚年,因为她与光绪帝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她的脑海中经常浮现当年吴可读尸谏的场景。所以在光绪去世后,因为光绪帝也没有子嗣,慈禧太后决定从「溥」字辈中选择一个小孩来同时兼祧光绪帝和同治帝,再经过血缘关系的考量后,慈禧太后选择了溥仪。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