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君每次去医院看完病

  翻看医生写的病历

  面对那一行行龙飞凤舞的字迹

  总是一脸懵

  这写的都是啥呀

  是春天草地发芽吗?

  简直就是天书嘛

  一个字也看不懂

  神奇的是

  下次再去看病

  别的医生却能够看懂

  这份“天书病历”

  并准确复述出你以往的健康状况

  曾经有传言

  医生是故意

  把字迹写得这么潦草

  为了不让你拿着药方

  自己去药店买药

  也有人说

  医生会有专门的课程

  学写一种特殊的字体

  没学过医的人根本看不懂

  难道医生之间真的有一种

  不为大众所知的

  联系密码吗?

  实际上每一位医生

  在医学院都学过一门课程

  “诊断学”

  其中就有关于病历本的标准书写规范

  浙江大学医学院

  诊断学教研室副主任王一红

  告诉好奇君

  医学院从来没有

  学写特殊潦草字的课程

  也不可能教育学生

  故意写让病人看不懂的病历

  国家卫生健康委出台的

  《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中

  明确要求病历书写应

  “文字工整,字迹清晰”

  那么为什么我们看到的

  很多医生书写的病历

  还是这么潦草呢?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是中国的医生实在太忙了

  在一些三甲医院的热门科室

  一位医生一天门诊量

  七八十号病人

  真是再正常不过了

  写病历的时间

  也就几十秒

  很难保证一笔一划地规范书写

  要做到“文字工整,字迹清晰”

  确实有难度

  另处病历和处方

  一般是医生们自己看的

  因此在书写的过程中

  医生为了节省时间

  会采用一些专业医学术语的缩写

  而这些缩写

  往往是英文或拉丁文

  所以病历中

  中文、英文、拉丁文、数字

  夹杂在一起

  让缺乏医学训练的人

  很难理解其中的意思

  无异于“天书”了

  当然很多缩写

  还是有规律的

  其他医生看了之后

  即使不能全部准确辨认

  但根据其中几个特定的关键词

  至少也能八九不离十

  (听起来是不是有点不放心的感觉!)

  而且病历都有标准格式

  第一部分叫作主诉

  就是病人自己告诉医生

  我为什么而来

  哪里不舒服

  医生会记录下来

  接着要描述病人的病史

  以往生过什么病

  接下来就是对病人的检查

  通常用字母PE表示

  医生让你张开嘴看一下

  听筒听一下

  躺床上摸摸肚子疼不疼

  都记录在这一部分

  然后是初步诊断印象

  用英文缩写imp表示

  说白了就是你得了什么病

  最后是处理意见

  用字母Rx来表示

  比方说需不需要做进一步的检查

  或者开了哪些药

  几天之后复诊

  都属于处理意见

  也叫医嘱

  末尾一定要写上医生的签名

  这样就组成了一份完整的病历

  普通患者如果掌握了以上这些规律

  再逐字逐句地去辨认

  想要看懂一份病历

  也并非不可能

  好在这种医生写字看不清的现象

  已经基本快成为历史了

  各大医院现在基本取消了手写处方

  改用电脑打印

  因此不再会发生辨认不清的状况

  但是还有一些小诊所仍然在手写

  希望他们也能紧跟时代步伐

  不要让天书重现了

  (来源:好奇实验室 版权属原作者 谨致谢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