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横跨蓝绿,担任蒋经国、李登辉与陈水扁三位总统的国宴御厨,除了有烧菜的真功夫,阿基师还怎样训练自己「读人」的能力?

今天要教大家做的料理是『真可怜』,就是可可粉、豆豉加上鲢鱼,」人称「阿基师」的维多利亚酒店餐饮执行副总经理郑衍基在电视节目「型男大主厨」中眼神专注地处理食材,阿基师诙谐幽默的口条,让现场来宾都笑翻了。

台湾厨艺好的厨师很多,但却只有阿基师红遍半边天,能够担任蒋经国、李登辉与陈水扁三位总统的国宴御厨,举办过上百场国宴的他,连出书《阿基师偷呷步》等四本书都创下百万册的销售量。

「除了专研厨艺,阿基师更懂得走出厨房,主动观察与关心客人的用餐气氛,」拥有二十多年餐饮经验的维多利亚酒店东餐厅经理徐秋香观察,很多客人都冲著阿基师的高知名度,特地到餐厅用餐,阿基师再忙都会拨空满足每一位顾客的拍照要求。

姿态低,积极掌握机会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阿基师在镜头前口若悬河、出口成章的好口才,很难想像他只有初中学历,「十五岁拜师学艺之后,我很清楚知道只有比别人更努力,才有出头的一天,」个头娇小的阿基师深知传统的学徒制,老师傅不懂得教人,只有自己偷偷用心「观察」老师傅的每一个动作,才能学到烧菜的诀窍。

一般人拜师学做菜顶多三年就出师,阿基师却熬了快九年才出师,「心急有什么用,不如花时间多学习师傅不会教的开菜单与菜肴文学,」他拾起厚厚的古代经书、《红楼梦》等小说,研究如何把历史典故、成语变成一道道佳肴。

大部份的厨师只专注精进厨艺,却拙于表达技巧,阿基师为了加强自己「说」料理的能力,宁愿只收厨师收入五分之一的钟点费,在文化大学海外青年专修班教了七年多烹饪课,原本口条不很流利的他,逐渐可以有条不紊表达意见。

二十多年前,阿基师开始有计划地累积电视节目制作经验,当别的厨师开出上电视一道菜五、六千元的天价,他却愿意以十分之一的价格接下通告,「我是去学习电视经验,不能太计较。」

「很多厨师不知道上电视,必须要把勺子正对镜头,不是对厨师,」阿基师笑著说,为体谅摄影师的辛苦,他在烹调每一道菜之前,都会细心地提醒待会的精彩画面,像是热油浇在葱花上的瞬间,吱吱作响,让电视前的观众都感受到这道菜的色香味。

餐饮业的特质就是要比一般人多一份对人的观察,提供主动关怀服务,阿基师发挥到淋漓尽致。

「我的沟通与观察能力,完全来自于很强烈的忧患意识,」阿基师强调,很多人只有六十分哲学,只要稍一闪失就不及格,曾担任国宾饭店行政总主厨的他,每天都要接待政商名流,必须要随时绷紧神经,观察宴会现场的氛围,蓝绿阵营都爱在国宾宴客,他必须与这些官员的随扈沟通好,往往只有一墙之隔,却能巧妙地避免不对盘的政敌见面。

阿基师指出,厨师必须要贴心地为主人著想,像是料理里的蓝、绿色食材都要细心地迎合主人的要求,例如,前总统陈水扁的国宴,就必须要大量使用本土、绿色的食物入菜,减少使用蓝色调的食物。

就算是出大纰漏,阿基师都靠著临机应变与柔软身段化险为夷。

有一次,某位大法官在国宾举办女儿的喜宴,一道原本应该口感扎实的明虾,竟然被阿基师最信赖的副主厨烹煮成软烂不堪,宴席主人的脸色一沉,「就算是要求我从胯下钻过去,我都肯做。」当下他选择到新娘房致歉,重新调整后续的菜肴,陪同新人送客,最后阿基师竟然与这位大法官成为好朋友。

阿基师每天七点多上班后,除了监督五十多位厨师的作业流程,更细心询问订位人员,今天有哪些是庆祝生日,哪些包厢有需要特别照顾的客人?

「我很注重当下的互动,先找出最须要帮助的人,」阿基师点出阅读空气的关键,像是主动帮有高血压的客人调整食材,让客人体验到宾至如归的感受。例如,今天有一桌客人在庆生,大家都想跟阿基师合照,「我会找最弱势的那个人,通常是行动不便的爷爷奶奶,主动走过去与他们拍照,不冷落老人家。」

最近,有一对即将结婚的新人,付了喜宴的订金之后,因为双方起了冲突,临时决定取消喜宴,按照饭店的契约,这种状况不可能退还十多万元的订金,原本不用管这一起纠纷的阿基师站上第一线,主动与新郎与新娘联系,劝和不劝离,希望他们不要意气用事,先帮他们的订金保留下来,不被饭店没收,及时化解掉一场危机。

「做事之前,要懂得弯下腰学习,不得罪人,却又不当滥好人,」阿基师为自己近四十年的厨艺生涯下了注脚,一个顶尖厨师的为人处事就像是他的料理一样,看似充满创意,一咬下却可以体会到对人的细腻关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