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问:「台湾女性死亡率最高的癌症是哪一种?」大部分的女性可能会回答乳癌或子宫颈癌,但其实肺癌已连续20年蝉联女性癌症死因榜首。根据卫生署的统计资料显示,过去数年来国人男性癌症死亡原因中,肺癌高居第2位,仅次于肝癌,但据最近公布的十大癌症,男性肺癌死亡率已升至第一位;在女性则仍为第一位,是国内女性最主要的癌死亡原因,也因此,肺癌与肝癌并列成为国人健康的两个重大威胁。

肺脏对于人体有多重要?台湾癌症基金会执行长赖基铭表示,肺脏是由一对海绵状的组织所组成的圆锥型对称器官,左右各一,为呼吸系统的重要部分之一。吸气时,肺脏会借由吸入空气,和肺循环内的血液进行气体交换,此外,呼吸道的黏膜纤毛和免疫细胞,也分别能阻止空气中的灰尘、污染粒子、细菌和其他有害微生物进入人体。虽然肺癌的确定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清楚,不过,众多危险因子当中,抽烟绝对是列为头号危险因素。

以往台湾吸烟人口多,香烟当中的尼古丁会影响支气管内的纤毛运动,使它清除废物的能力降低,支气管与肺部容易因刺激而受损,抽烟的人因为香烟焦油中的大粒子不会跑到末端的肺泡区,所污染附著的位置靠近气管或大的支气管等呼吸道与组织黏膜,长期下来就会造成上皮癌症病变。

赖基铭说,抽烟人口多,也就是为何以往肺癌患者中上皮癌的比例居多,但是近年来各项宣导和法令限制,让抽烟人口大幅下降,但受二手烟及其他烟尘之害的比例增加,造成另一现象产生,那就是肺腺癌的比例大幅升高,这当中又以女性占大多数。

9成肺腺癌女性不抽烟

赖基铭进一步表示,医学早已证实肺癌和抽烟有绝对关系,但是全人口当中女性吸烟数只占5%、男性吸烟约占40%,其中却仍旧有许多肺癌患者不抽烟,而得肺癌的女性中也只有1成是抽烟的,有4成确实受到二手烟害,这当中女性8成都是肺腺癌,男性约6成是肺腺癌。许多肺癌患者他们都不抽烟不喝酒,有的人甚至生活作息都非常正常,几年前因肺腺癌过世的年轻舞者罗曼菲是个例子、前法务部长陈定南也是、帽子歌后凤飞飞更是引起歌迷无限追思的个案。

由临床病例显示,罹患肺癌的原因有一半是查不出来的,推断有可能与基因有关,或是工作生活环境……等,不过仔细分析这些平常不抽烟、生活规律的女性患者后,得到的结论也不得不正视其伤害,大约有4成的肺癌患者罹患癌症因素就是「二手烟」的影响!赖基铭表示,女性很多从小就受二手烟害,长大后进厨房,油烟也会增加罹患肺癌的机会。

二手烟是肺部的杀手

一般肺癌防治都是针对吸烟者,提醒吸烟的高危险族群要定期检查,而忽略了其实二手烟对肺部的危害,并不亚于吸烟。赖基铭解释,二手烟是由吸烟者呼出的烟气,其中香烟的粒子较小,所以,会被吸到肺部更深入的地方,到支气管的末端靠近肺泡处。因此,罹患肺腺癌的机率就大大增加,再加上患者对「烟害」认知度不足与自我健康警觉度低,是台湾女性肺癌死亡率持续攀升的重要因素。

起源于肺支气管及肺泡上皮细胞的肺癌,其临床表现与肺癌的部位、大小、是否压迫及侵犯邻近器官,以及有无转移等情况有密切关系。因症状不太表现在初期阶段,而且咳嗽、咳痰、胸痛等症状又近似呼吸道发炎,因此往往让患者不容易察觉,而错失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的良机。

两大类肺癌

肺癌依其癌细胞来源可分为两大类,即原发肺癌及转移性肺癌,肿瘤若原发于肺脏则称为「原发肺癌」,但若由其他脏器转移而来,则称为「转移性肺癌」。若从病理学角度分类,则有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两大类,其临床表现不同,更重要的是治疗方式也有所差异,不过许多临床个案统计显示,小细胞肺癌病患的预后,普遍比非小细胞肺癌病患差,其后就此两种肺癌多做说明。

◎非小细胞肺癌:
主要包括腺癌、鳞状细胞癌与大细胞癌三种类型,比小细胞肺癌常见,在台湾约占所有肺癌的88%,相对于小细胞肺癌,非小细胞肺癌的生长较缓,转移也较慢。通常治疗以手术切除病灶为主,初期发现的话,有完全根治的机会,当然也不能排除术后仍可能发生转移或复发的情况,只不过大部分非小细胞肺癌病患在发病时,都已经是疾病的晚期。对晚期的非小细胞肺癌病患或是评估不能开刀的病例,则仍可采化学药物及放射线来治疗。目前肺腺癌多一种标靶药物的治疗选择,若表皮生长因子基因(EGFR)有突变,治疗效果相当好,尤其是亚洲人、女性、不抽烟者,是最佳使用对象。

根据2012年最新的肺癌分期,依照国际TNM系统(T指肿瘤,N指淋巴结转移,M指远端转移)分为四期:

《Ⅰ期》:原发肿瘤小于或等于3公分,局限在肺支气管内,没有淋巴结转移,这阶段拥有最佳的预后。

《Ⅱ期》:肿瘤介于3~7公分,侵犯主支气管或离carina(左右支气管分支处)2公分外,可有肺叶塌陷,淋巴转移到同侧肺门内。

《ⅢA期》:肿瘤大于7公分,病灶侵犯胸壁及横膈膜,离carina(左右支气管分支处)2公分内,甚至到心包膜、纵膈腔膜,可有肺叶塌陷,同侧纵膈淋巴结转移,此阶段仍可接受手术治疗。

《ⅢB期》:病灶已侵犯到肋膜腔,有恶性心包膜或肋膜积水,同侧多发性肿瘤,大血管、气管或食道侵犯,或有对侧肺门及纵膈腔淋巴结、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已不建议手术治疗。

《Ⅳ期》:病灶已转移到对侧肺部、返喉神经、纵膈腔淋巴结及肝、脑、骨头或骨髓等器官,目前仍以化学治疗为主,通常第四期肺癌的平均存活率则仅剩一年左右。

◎小细胞肺癌
至于约占所有肺癌12%左右的小细胞肺癌,癌细胞生长快速,而且很快就由淋巴或血液循环系统蔓延至身体其他组织或器官,就算每年都去照X光,也有可能去年肺部X光一切正常,而今年已经是肺癌第四期。可见这种肺癌不但不易被察觉,癌细胞发展的还相当迅速,一般无法以手术切除,不过,对化学治疗及放射治疗的疗效比非小细胞肺癌更好,因此,治疗以全身性的化学药物为主,必要时辅以放射治疗。

小细胞肺癌因为生长快速,依临床分期,只分为局限期(limited stage)及扩散期(extensive stage)两种,其中局限期是指病灶局限於单侧肺部,可能已侵犯到肺门、纵膈腔或锁骨上淋巴结,所有在临床上可发现的病灶,均可完全涵盖在一个胸部放射治疗的照射范围内,且没有恶性肋膜积水或远处转移的迹象。至于扩散期则是病灶已超过局限期的范围,如有恶性肋膜积水或扩展到对侧肺部,以及已有远处转移的情况。

肺癌虽然好发于男性,但却是女性癌症死亡的第一位,赖基铭表示,在认识肺癌之后,维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包括不抽烟、拒绝二手烟害、远离各种烟尘(厨房油烟、工厂或汽车排烟),多吃蔬菜水果,以及透过必要的筛检(例如针对高危险群进行低剂量螺旋电脑断层),才能提早发现,提高治疗效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