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曾经把孩子的成长分为一下几个阶段:0~3岁,建立情感,让孩子有基本人性;3~6岁,养成性格,让孩子有正确观念;6~18岁,培养能力,让孩子有知识头脑;18岁以后,收放自如,让孩子去自我实现。

  在特定的阶段,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要有所转变,比如在3岁左右的年纪,对于孩子的管教是一定要严格的,目的在于让孩子能有正确的观念意识建立,有明辨是非对错的能力。

  古话说“三岁看大,六岁看老”是同一个道理。如果这个时期教育成功,那么对孩子一生的心理健康与习惯养成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教育孩子,无论是圈养还是放养,都是顾此失彼。圈养把孩子禁锢在一个小范围内,没有发展的空间,或者说发展的空间不大;放养就是让孩子自由的发展,但是没有给予指导和管理,两者都不全面。所以说应该把圈养和放养结合起来。

  爱尔兰导演文森特·兰博曾拍摄了一部短片《羁押》。全片仅用30分钟,在毫无血腥镜头的情况下,讲述了两个10岁男孩诱杀一名两岁男童的事件。其实,这是一件真实案件,凶手乔恩是单亲家庭,因为兄妹智力发育欠缺而被忽视;而罗伯特则在一个暴力家庭里备受欺侮。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缺乏管教,被“放养”的孩子。

  北大心理学教授魏坤琳认为,管教孩子、约束孩子是在给孩子讲对错,并没有压制他们的天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