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先带大家了解白酒的成分:主要是酒精和水,这两样占到白酒的99%;剩下来的1%就是展现白酒香味的物质,其中包括杂醇油、多元醇、甲醇、醛类、酸类和酯类等;这些物质虽少,却是影响这白酒的风味。

在这1%的物质对白酒的风味不是都朝好的方向发展;例如甲醇,它会影响人的视力,摄入量过大会危及生命;还有乙醛,它会增强白酒的辛辣味,摄入一定量会感到头晕;它们的沸点比酒精和水都要低,甲醇的沸点64.7C°,乙醛的沸点21C°;因此就出现了这样一个观点:喝酒之前热一热,可以挥发掉白酒中的有害物质。

在古代,当时的酒大多数都是米酒,没有生产先进的「蒸馏」酒酿造工艺,导致酒中的有害物质较多,将白酒加热到60~70度时就能使甲醇、乙醛等挥发,从而来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随著社会的不断发展,酿酒工艺的不断进步,国家严格的质量管理已将白酒中的有害物质控制在安全范围之内了;所以现在只要符合国家对白酒的质量要求,大多数都不会在热酒去除有害物质了。

如果今天我们也像古人那样加热喝白酒,不但会把酒精蒸发,还会将里面形成白酒风味其他物质(如脂类)给蒸发掉,导致白酒风味变化;这样一瓶好喝的白酒就变得喝起来没有什么滋味了;这也是为什么古人热衷于和热酒,而现在的人很少喝热酒了;还有就是古代没有「温室效应」,冬天天气比较冷,酒的度数也不是很高,加热了的白酒更能够御寒。

当然,如果你想体验一下古人之风或者比较喜欢喝热白酒,把它加热也是没有问题,只是要控制好加热的温度,不然就会改变白酒的风味,变得不好喝了。

推荐阅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