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四大名陶,是指江蘇宜興紫砂陶、雲南建水五彩陶、廣西欽州坭興桂陶、重慶榮昌安富陶。以其悠久的歷史,卓然不凡的陶瓷品相和深厚的文化內涵,1953年被國家輕工部命名爲“中國四大名陶”。

      4月6日,重慶野玫瑰工作室組織的探訪四大名陶之旅拉開序幕。野玫瑰一行14人興致勃勃的開啓了文化春遊之旅。

        23座的考斯特上,野玫瑰們安逸的聊着天。領隊阿璨問:“你們知道榮昌的特色是什麼嗎?”大家異口同聲的說:“滷微微,豬......”看着阿璨哭笑不得的表情,終於有朵花兒開竅了,說:“柴燒!”

         行車兩小時,來到榮昌安富鎮通安村,拜訪通安小棲。川美畢業的90後小倆口打造的陶文化柴燒窯。


   通安小棲門口有 數株廣柑樹,遠遠嗅到甜香襲人。遙想柑子金黃時......


    回到80年代的大門    


清幽的四合院

   不可居無竹

會成爲網紅打卡點的樹屋

樹屋可容納四人品茗,有種居安與思危間的玄妙

樹屋下管主做的鳥巢

           聽管主娓娓道來柴燒的前世今生


      凡是利用薪柴爲燃料燒成的陶瓷製品,都可稱之爲柴燒。柴燒是一種古老的技藝,燒窯難度相當高。柴燒作品的成敗取決於土、柴、窯、灰之間的共舞。


柴燒成型之一: 自然的饋贈

         土:柴燒專用之陶土考量的是陶土耐溫程度、燒出敦厚溫潤的感覺。通安村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適合柴燒的陶土。所以自宋朝以來,便在此興建了許多陶窯。管主小兩口正是因爲這裏的陶土好,纔來此建窯。


            管主帶我們尋訪宋窯遺址。此圖是四號坑。有耐心走到十號坑的野玫瑰們有神祕收穫喲。(可惜沒有我。此處大哭省略一萬字)


        柴:柴火要求乾柴,以利燃燒。其種類有鬆、樟、青岡等。柴燒通常需要50個小時左右,期間要不斷往裏面添加柴火,所以通常一窯下來的花費都以萬計算。


  柴燒成型之二: 技術的精進。

:柴窯,搭建時要考慮到空氣的進流量、天氣、溼度等等條件。



       柴燒成型之三: 藝術的創造與機緣的巧合。

       灰草木灰是形成柴燒特色的最大助手,所以在燒製前可將土、樹枝、花草等等入窯。當溫度高達1200℃以上時草木灰開始溶融,與陶壞中的鐵結合形成釉,呈現不同的色彩變化。這種方式形成的釉被稱爲“自然落灰釉”,這樣非人力所能掌控的釉彩千變萬化,越看越耐看。

       柴燒的細節呈現了較多偶然性的特徵,作品的品格也因爲這些偶然性的細節而被呈現。這正是柴燒作品的迷人之處。

摺疊


      銀杏葉燒製成的花瓶,色澤金黃,呈現出天然的水墨山水畫般暈染 的圖案。

           

     無極而太極。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陰,靜極復動。


        沉穩內斂之質,玄妙變化之色


    敦厚大氣之型,古拙自然之姿

 柴燒成型之四: 有態度的人,有態度的柴燒。

        90後小夥管永雙和她同是90後的妻子李雲杉熱情的接待了我們。兩人穿着棉麻布料的衣服,女孩素顏,眉清目秀,小兩口給人第一印象便是“佛系”。2014川美畢業的兩人,毅然來到榮昌區,紮根在農村,專心製作陶藝。現在這間“通安小棲”民宿,便是他們與當地通安村一起打造的以陶文化爲主題的民宿。

        開始是在一家制陶廠做設計,一年後有了一些積蓄,小兩口決定到農村租民居,自己造窯做陶。爲了造窯,兩人花光了所有錢,最窘迫的時候,把存錢罐砸了,一角一塊的硬幣加起來,不到100塊錢。
       在父母的幫助下以及向政府申請的大學生創業資金,窯造出來了。他們開始每天做陶、設計、品茶、規劃的生活。在李雲杉看來,做自己喜歡的事,是一種享受。

       是啊,柴燒作品,創作者的執着精神甚於技巧的琢磨,因爲技巧早已被溶解在人與土、窯與柴、火與自然等共鳴的大地交響曲中,浴火重生爲生氣盎然的茶器了。

       執着、熱愛、安然,這是製陶人的態度。


        柴燒茶具的美,不僅存在於外觀,其對茶湯的軟化、對茶湯品質的激發等方面,更是值得肯定。同時,質樸、渾厚的柴燒茶具,還帶給人一種迴歸自然、重回本源的自然美。這種自然美,有如“浴火焚身”之後的“鳳凰涅槃”、令人讚歎。


插花,渾然天成

             

     有瑕疵的柴燒作品,用來養多肉,很搭。


        古樸、自然、 昇華,這是柴燒陶器的態度。

                   


       半天的時間,一場別開生面的“非遺體驗之旅”,不是走馬觀花,而是深度體驗。野玫瑰們在這萬物生長的春天,一起步入通安小棲,步入柴燒的前世今生。站在窯倉門口的時候,我才知道傳統文化、藝術工藝品、非物質文化遺,並不遙遠。

       感受千年陶文化的浸染,體悟自然與人文的智慧,瞭解重慶傳統手工藝,傳承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 

        重慶野玫瑰工作室,精彩活動待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