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这个系列的文章,是对几个月前的一次内部分享课的文字版总结,除了可以给当时参与培训的同学一次温习,也借此机会谈一谈我自己热爱了7年、深耕了7年的产品岗位。我从刚工作开始接触产品工作,那时候还是互联网高速发展时期,产品经理的概念还不像今天这么成熟,更多是一群充满热情的年轻人的思考和摸索。有幸在这个时期,经历了后台、中台、前台、TO B、TO C不同环节、不同条线的产品工作,并提升到了产品条线的规划管理工作。不同状态的切换,让我对产品这个岗位更加有感触。希望通过《构建产品思维》这个主题,跳出产品角色来聊一聊产品管理这件事。

这个系列课因为较长,将会分为三个PART,欢迎大家持续关注。

PART ONE 产品是谁

产品经理的定位、相似岗位的差别、产品岗位的未来

经常看见很多能力不行、但喜欢指点别人的人。比如,一个做不好产品管理工作的产品经理,总想要来给运营、技术提提意见,又或者一个系统架构做不好、bug满天飞的技术非要来给产品提需求。我记得我初入职场的师傅说过这么一句话:你想换工作内容、甚至换岗,前提是你已经完全胜任做好了现在的工作。只可惜,Loser们总是喜欢给别人提意见,对自己却很宽容。

一、BD与PD,BRD、MRD和PRD

产品经理的岗位有三个还算通用的简称:阿里系常用的PD、更为常用的PM、和比较罕见在微软用到的PM(Program Manager)。除了阿里,几乎没有公司会用PD来称呼产品经理了,所以后面我就用PM来代指产品经理。

如果是一位TO B的前台产品经理、行业产品经理,大部分的需求肯定是来自于BD(Business Developer)。初入职场的时候,BD在我心中还是非常厉害的角色,对行业历史、发展脉络、关键人关系搞得一清二楚,深入了解行业都是皮毛,影响、引导行业发展方向才是狠角色。有些BD因为觉得PM对自己的需求理解不到位、速度跟不上,甚至转岗做了产品,那个时代,真是人才辈出。

每个环节需要输出给下一个环节的产出物,也因此不同,作为一名BD,在发起一个大项目时一定要输出BRD,来描述清楚自己项目、需求的背景和商业价值,当BRD评审通过后,产品需要输出MRD来阐述清楚产品的定位,最后才是通过PRD来讲清楚如何实现。可以说,现在大部分公司保留了PRD这个环节,但对于更为重要和关键的BRD和MRD就省略了。当然,我强调的是保留这个环节的思考、评审、把关,而不是为了迎合模板和流程去填写。试问,现在有多少PRD在开工前,真的已经研究清楚了商业价值和产品定位这两件事呢?貌似很多是把demo都做出来了,才开始思考,又反复调整的吧。

一个早期的BRD模板格式

随著越来越多企业采取拍马屁+领导最牛的舔狗式工作方法,BRD自然不重要了,老板一句话就是BRD。PRD现在混用、滥用的也不少,随便写个文档发出来都可以叫PRD,失去了最开始的原则和坚守。当然,这个行业至今也没有什么统一标准,产品经理的岗位会怎么发展也还有待商榷,只是真正懂产品、懂管理产品团队的人太少,让人唏嘘。

二、产品、运营

最容易搞混的还是产品和运营。大部分的公司PM叫产品经理、运营叫运营经理,我个人觉得这个叫法区分度更高、更准确。腾讯的产品和运营都叫PM、都叫产品,只是产品叫产品策划、运营叫产品运营,个人觉得很容易混淆,也不是很通用。

但凡边界模糊的岗位,必然是谁强势就听谁的,所以到底公司里产品说了算还是运营说了算没有定论。但较为不好的是,很多产品爱给运营提意见、很多运营也爱给产品提意见,都觉得自己最懂、对方要听自己的,每每看到这样的场景都觉得有些可爱又好笑。当然,产品和运营的边界也没有客观定论,就像前面讲到的,本来就是在发展中产生的事务,没有什么必然的道理,只是相对来说,会有下图中的区别:

产品和运营的岗位区别

产品和运营的思考方向区别

如果一定要我来说一个核心区别,应该是产品一定要把握好「定位」,而运营一定要懂很多「玩法」。其他的,就让各位产品和运营们去厮杀吧。

三、关联岗位

其他与产品相关的岗位还有很多,但区分度比较高,就不逐一对比了。总的来说,希望世界和平、友好沟通,每个人都对自己要求高一点、对别人宽容一点。更别来什么「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这种著名的错话了。

四、产品的未来在哪里?

发展到今天,产品岗位是越来越乱了,产出评价标准也越来越模糊。有的公司里产品经理变成了项目经理,管起了进度;有的变成传话筒,需求都是业务方定的、设计都是技术去做的;有的公司还将原本一个岗位的产品硬是拆成了两个,业务产品经理与技术产品经理,各自为阵、两两对接……

我看到的乱象总结起来,就是越来越多的人涌了进来,他们以为自己懂、但大部分人不懂,但都在这里互相影响著彼此,带领「产品」这个角色走向不知何方。

若要我来推测,这个岗位我认为会消亡。

随著从0到1的过程越来越没有什么技术性,天下产品一把抄,这个岗位所创造的价值则必然越来越低。产品思维一部分会被前端的BD、运营所吸收,在提出需求时带有一定产品逻辑和思考,另一部分会被后端的技术吸收,在做系统设计时考虑。我所设想的未来流程,是业务运营团队提出带有产品思维的、较为明确的需求 --> 项目经理接收和排期 --> 系统分析进行产品设计 --> 实施过程进度由项目经理把控 --> 最后是技术、测试等。这样不挺好的嘛。

to be continued...

PART TWO 预告:

产品该如何思考 - 产品工作流程、能力提升阶梯、前中后台产品岗位能力区别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