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动机错误

1 例如:你去商城买一台电脑。有可能是为了自己玩游戏;有可能是为了爷爷奶奶看电影;有可能是为了送女友作为生日礼物;有可能是为了赔偿隔壁老王.....

上述的各种事由的考量对你做出是否购买电脑的意思决定非常重要,然而 不论你买电脑是为了自己玩,还是给爷爷奶奶看电影,或送女友 赔偿隔壁老王等等,

对于店家来说,他无需关心。

这种对于你(表意人)来说,做出是否购买电脑的意思决定有重要意义事实,但对于交易相对方来说,却是无需关心的。这种事实或条件其实就是动机。

而对于电脑的配置 价格 售后服务 是否送货上门等才是你们双方在交易中都需要关心的事实,其实直白说就是买卖合同协商的内容才是彼此都关注的要点,这就是所谓的内容。

2 既然动机只是对于你做出是否购买电脑的意思决定才具有重要意义,相对方根本无需知晓或无需关心,动机完全属于你的支配领域,自然如果对动机判断失误的责任完全该由你负责,因此 动机错误不影响意思表示的效力,则是理所当然(原则上)

直白的说:你自己的事你自己负责(动机就是属于表意人自己的事)

试想:如果是动机错误会影响到意思表示的效力。

如果你作为店家,遇到买家来买东西,一会甲告诉你,他老婆不喜欢(买东西送老婆,老婆不要,动机错误),他要退货。一会乙告诉你,他表妹不喜欢,所以要退货。一会丙告诉你,他XX不喜欢。。。。全都要退货。你肯定会崩溃,火冒三丈:你们买家的八大姑七大姨喜欢与否,与我卖电脑有关系么?

所以 如果动机错误会影响到表意人的意思表示(无效或可撤销),会导致相对方丧失对交易的预测性,有损交易的稳定性。所以 动机错误原则上不影响意思表示效力。

一言概括之:动机属于表意人个人的事,其错误应该由其自行承担责任。不影响意思表示效力,以免危及到交易安全。

3 动机错误的例外-关于当事人资格或物的性质误认。

由于在交易中,选择交易方或选择商品的时候,势必会在心中盘算相对人的商业信誉 支付能力等,商品的性质特征等。从而做出是否与相应人交易的决定,是否购买相应商品的决定,因此 这些也是属于动机。

但是 由于相对人的资格 物的性质完全是与相对人本身也是息息相关,其并不像通常的动机仅为表意人一方的重要事实,因此 法律将相对人资格认识错误及物的性质认识错误,这种错误在交易上也是非常重要的,视为了内容错误,准许表意人可以撤销意思表示。

二 表示错误 与 内容错误

表示错误与内容错误在法律效力上来说,是一致的,可以撤销意思表示,赔偿相对方的信赖利益。

其分类意义仅在事实层面对错误形态进行区分,以便能够将意思表示错误的情形考虑周全。

(1)表示错误-意思存乎人的内心,要外现就必须要通过外部表示行为客观化,表示错误就是表示行为本身出现了错误,有人又称为使用了错误的表示符号。

比如:内心是想2500元买电脑(内心意思),合同上却误写为3500元(合同为表示行为,合同行为本身出现了错误,原本该书写2500元,却写作了3500元)。这就是表示错误。

又如:误说(将内心2500元,通过表示行为口头表达错误说成3500元);又如 内心原本想买柚子,却误以为橘子是柚子,指著橘子(表示行为错误)说,我买这个。

(2)内容错误-表示行为本身没有出错,但却误解了表示行为的含义。

比如:一件古董,标价是20万美元,买家却以为是20万人民币。

标价20万美元(表示行为不存在错误),买家误解了表示行为的含义(将20万美元误解为20万人民币),这就是内容错误。

其实 没有必要去仔细辨析表示错误还是内容错误,其实 有时可能两者界限是模糊的。更重要的在于法律上两者视为相同的情形,可以撤销,赔偿其相对人信赖利益(撤销要求表意人是无过失的)

上面已经说了动机属于表意人个人领域的事务,因此出了差错由表意人自己承担责任,表意人的动机错误并不影响意思表示效力(原则上)。

而表示错误与内容错误,则往往是关于交易双方都注重的事实,因此 在保护相对人对意思表示的合理信赖基础上,尊重人总会犯错的人性,赋予表意人可以撤销,只不过对相对人赔偿信赖利益而已。

当然 撤销也有一定限制条件,撤销要求表意人无过失的,如果表意人有过失,也可以任意撤销,本来意思进入交易领域会影响到他人事务安排,要求表意人必须谨慎做出意思表示,则是理所当然,若承认表意人有过失也可以任意撤销,等于纵容表意人可以恣意率性做出意思表示,自然有损交易安全。

小结:

1 意思表示的核心问题-在于意思与表示不一致

2 体系化角度来看待意思与表示不一致的问题

a 意思形成不自由--欺诈 胁迫

b 意思形成自由,但意思与表示不一致

故意不一致:单方虚伪表示与通谋虚伪表示

非故意不一致:意思表示错误(动机错误 表示错误 内容错误)

3 意思表示权衡因素-表意人自由与交易安全(意思受领人对表示行为的合理信赖)

在揣摩意思瑕疵问题的时候,多从这两个方面去考虑理解。

4 信赖利益与履行利益的概念

信赖利益-原本法律行为不存在可以收获的利益

履行利益-法律行为按照有效完全履行可以收获的利益。

比如:甲与乙签订租房合同,租1个月,租金1200元。甲由于认为乙会租自己的房子(信赖甲乙之间的租房合同会有效),因而拒绝了丙提出租房1个月,租金1000元的条件。结果 甲乙之间的合同没有生效。

履行利益-就是按照甲乙合同有效完全履行可以获取的利益。也就是 1200元租金。

信赖利益-假如甲乙不存在租房合同一事,甲可以收获的利益。如果不存在甲乙租房合同,甲就不会拒绝丙,因此 甲可以收获1000元,这就是信赖利益。

由于时间工作原因,知乎没有与公众号同步更新。

观看更多精彩,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松松论法

微信->添加朋友->公众号->输入 「松松论法」-->搜索关注即可

微信公众号:松松论法 刑法笔记汇总

法考刑法经典笔记整理?

mp.weixin.qq.com
图标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