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虽长,有音频可以听:

孩子上小学,对你而言意味着什么?

最近几年有了微信,每到一年中的9月至11月,我基本都会被下面这样的微信轰炸:

“Wendy老师,娃上一年级刚三周,我这三周过的是惊心动魄,心情跌宕起伏。就说写个作业,有一天是作业本儿找不到了,原来被同桌拿混了,我们不得不去同学家找本子。还有一天是书找不到了,原来落在了学校桌子肚里。这还不算,作业磨磨蹭蹭,一点点内容写好久,搞得侵占了原本阅读的时间,气死我了。”

“Wendy老师,孩子刚上一年级,不喜欢语文数学课,天天嚷嚷着要回到幼儿园。每天去上学的动力就是体育课可以玩篮球做游戏。她觉得课程不够有意思,我觉得孩子刚上学启蒙老师太重要了!数学老师很严格,语文老师又没活力,可能上课趣味性有限,所以她不喜欢。她现在的状态就是,主观性的拖拉和懒散。虽然我不该给她下定义,只是跟您聊一聊。她知道作业必须写,但就是不想写,并不是无心的忘记写作业。回到家就开始玩,画画,做她喜欢的事,玩到要睡觉了,才硬着头皮去写,还写的很慢。我提醒她啊,就是等一下再写,拖到没办法了不得不写。还有就是上学,明明她知道快迟到了,心里也急,不想迟到被老师批评,但动作表现出来还是龟速,走路还是慢悠悠,就是心里急死了,就是不行动。现在是这种状态。”

还有一位,每天跟孩子的作业较劲,今天孩子累了一点,写的字就歪歪扭扭不能看;明天老师发来微信说孩子上课不好好听讲,总是神游。除此之外,上了小学之后,由于时间安排突然紧张起来了,原本幼儿园不存在的问题成了问题,而且成了大问题。

幼升小,要趁早

如果你以为,这3位妈妈都没有给孩子做幼升小的准备,那就大错特错了。事实上,这3位妈妈教育理念都相对比较先进,对孩子升入小学之后,无论是孩子还是大人所要面临的变化都多少有思想准备。然而,依然在今年9月都经历了一轮崩溃,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完全进入正轨。

因此,Wendy老师在此提醒所有家有3-5岁宝贝的爸爸妈妈,你的孩子距离上小学并没有那么遥远,要想在几年之后不把日子过得一地鸡毛,幼升小一定要趁早。如果是明年9月上小学,那现在着手已经是赶末班车的节奏了。

你一定要知道,2018年的今天和1998年你童年的时代,早已不是同一个世界,你和孩子所面临的竞争环境真是天壤之别——如今的孩子生活条件更好,竞争压力也更大,这大概是他们要历的劫。对于这一代孩子而言,仅仅依赖学校教育,是完全不能满足他们的竞争需求的;借助外力把孩子送去进行补充性的教育很重要,来自你的引导和培养更加重要。

幼升小,做什么?

一提起幼升小,你可能第一反应是上幼小衔接班或者学前班。那我必须义正言辞地告诉你,上幼小衔接班或者学前班只不过是一种形式,而且并不是最好的形式。

那么,给孩子的幼升小准备,到底做哪些事?如果给一个简单的版本,那应该是三件事:

养习惯,注意力集中最重要

拎能力,听力理解能力是关键

学写字,上学之后不愁作业

第一个点,你一定觉得是老生常谈。能够注意力集中,是孩子能够上课认真听讲,课后保质保量完成作业的前提。

虽是老生常谈,对于一个6岁的小人儿,集中注意力很不容易呢!你看,从幼儿园可以随意溜达的放羊状态,隔了一个暑假就要上学了!在学校里,每节课要坐好40分钟——不能随时去洗手间、不能跟小朋友讲话、不能走神要认真听讲、还要随时动笔做老师吩咐的课堂练习。而且,一天居然有至少6节这样的课!不仅如此,回家还要写作业。

如果注意力不集中,别人家的孩子听讲,你家的孩子走神;别人家的孩子写作业,你家的孩子走神;别人家的孩子认真考试,你家的孩子还在走神。更何况,如果一年级就开始落后,孩子受到的心理打击会多大?未来12年小学和中学的时光,4380多天,你打算怎么过?又打算让孩子怎么过?

第二个听力理解力这个概念,有点儿新鲜。只是我要告诉你,优等生和中等生的差异,就是在相同时间内信息处理速度的差异。那么信息传递到人类的大脑有两种形式,要么是听来的,要么是观察或者阅读来的。咱先姑且不论阅读理解力,你在家跟孩子说的话,上课老师说的话,孩子听见了嘛?听懂了嘛?给反馈了嘛?

听讲效率很低,基本上没有可能学习好。

至于第三点学写字,是5岁之后的重点任务。5岁之前小肌肉发育不完全,不建议孩子握笔写字(可以练习空书或者使用蜡笔)。5岁之后,把写字学好非常重要——否则别人家孩子写作业1小时,你家孩子写作业需要4个小时。

相关文章